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

一种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

IPC分类号 : C07C11/24,C07C1/00,B01D53/81,B01D53/62

申请号
CN201410137926.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4-04-08
  • 公开号: 103936543A
  • 公开日: 2014-07-23
  • 主分类号: C07C11/24
  • 专利权人: 昆明理工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属于工业碱基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以及低碳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铝(Al2O3)或氢氧化铝(Al(OH)3)或九水合硝酸铝(Al(NO3)3·9H2O)与电石、水同时加入到乙炔发生器中充分反应后,将获得的电石渣浆混合物进行脱水后煅烧得到二氧化碳吸收剂。本发明充分利用电石水解法生产乙炔的工艺特点,通过添加适量氧化铝或氢氧化铝或九水合硝酸铝物料,并经过简单的干燥及煅烧过程即可以获得吸收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对低碳环保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石水解制乙炔所产碱基固体废弃物电石渣的新型处理与处置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铝、氢氧化铝、九水合硝酸铝中的一种与电石、水同时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氧化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7:100-15:100,氢氧化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10:100-20:100,九水合硝酸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50:100-100:100,水与电石的质量比为350:100-1000:100,充分反应后得到电石渣浆混合物;

(2)将步骤(1)获得的电石渣浆混合物进行脱水后干燥得到固态电石渣;

(3)将步骤(2)获得的固态电石渣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即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电石渣浆混合物脱水后的干燥条件为:在100-110 ℃下恒温干燥12-24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煅烧的煅烧条件为:850-900 ℃下恒温煅烧1-2 h。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属于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以及低碳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作为最重要的人为温室气体,其排放总量在1970年至2004年期间增加了约80%。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从而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二氧化碳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提供资料显示:全球固定源(二氧化碳年排放规模≥0.1 Mt)二氧化碳年均排放总量为13.47 Gt,其中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40%。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2009年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约占70%,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升高到70.32%),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列居全球第二。一方面,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依赖,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短期内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3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美国;另一方面,我国又面临巨大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我国政府已于2009年11年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因此,在我国积极开展二氧化碳控制技术研究既有助于缓解因二氧化碳导致的气候变化问题,同时又有助于提升我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履约能力。二氧化碳控制措施主要包括:(1)提高能源转化率与利用率。(2)推广使用核能、风能和水力能等低碳能源。(3)利用森林、土壤和海洋等生态系统增强二氧化碳的自然汇。(4)实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dioxide Capture & Sequestration,CCS)。相比其他三种控制措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该技术具有降低温室气体减排成本以及提高温室气体减排灵活性的潜力。据报道,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能够削减未来全球范围内能源行业排放的20%的二氧化碳。2005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组织的“CCS技术的特别报道”专题活动列举了世界范围内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研究成果,并认为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防御全球变暖的“受欢迎”技术,最终该技术在第12次缔约方会议(COP12)上被采纳。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首先通过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将工业和有关能源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再通过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将其输送并封存到海底或特定的地质圈闭。因此,研发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成功实施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前提。二氧化碳捕集方法主要包括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深冷分离法。其中,国内外学者对以煅烧/碳酸化反应原理为基础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如附图1所示,该技术使用氧化钙(CaO)基吸收剂参与碳酸化反应(CaO+CO2=CaCO3)捕集烟气中的二氧化碳,然后在特定温度下对反应产物碳酸钙(CaCO3)进行煅烧分解(CaCO3=CaO+CO2),从而获得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于后续封存或资源化利用,同时实现氧化钙基吸收剂的再生并进入下一个碳酸化反应周期。目前研究报道的氧化钙基吸收剂主要包括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方解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CO3·MgCO3)。石灰石及白云石等天然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将导致地质、水文和地表资源等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同时,由于氧化钙基吸收剂的再生依赖于高温环境,研究已证实高温烧结现象会削弱吸收剂的孔隙发达程度,因此将导致氧化钙基吸收剂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而不断衰减。文献报道:利用天然石灰石经过1000次循环捕集二氧化碳反应后,其剩余的转化率仅为3.5%。因而上述缺点极大地限制了石灰石等天然氧化钙基矿石在脱除二氧化碳方面的应用前景。此外,利用石灰石等天然氧化钙基矿石在首次煅烧过程中会发生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从而额外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碳酸钙含量为90%计算,煅烧1 t石灰石将产生0.396 t二氧化碳),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石灰石等天然氧化钙基吸收剂捕集二氧化碳的环境效益。

为了弥补天然氧化钙基吸收剂的不足,必须寻求一种环境友好且反应活性优于天然石灰石等天然吸收剂的替代品。通过调研与氧化钙物料相关的工业过程可知,电石水解法制乙炔工艺过程中排放的电石渣(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Ca(OH)2))、造纸工艺过程中排放的白泥(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均可以作为捕集二氧化碳的氧化钙基吸收剂来源。其中,乙炔生产行业排放的电石渣的主要组分为氢氧化钙,文献已证实氢氧化钙循环吸收二氧化碳的活性明显优于碳酸钙,因此未经任何处理的电石渣样品本身已具有捕集二氧化碳的潜力,但为了以电石渣物料为基础获得更具优良循环反应活性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电石渣进行修饰,从而进一步改善其吸收二氧化碳的循环稳定性。

电石渣是以电石为原料生产乙炔的固体副产物,主要组分为氢氧化钙,伴有硅、铁、铝、镁、硫、磷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据报道,我国电石渣总产量达到1800万吨/年,约占全球电石渣生产量的1:3。目前电石渣的处理与处置方式主要包括:(1)填海、填沟有规则堆放;(2)自然沉降后出售;(3)电石废渣代替石灰石制水泥;(4)生产生石灰作为电石原料;(5)生产轻质砖;(6)电石废渣用作化工原料。目前将电石渣填海、填沟有规则堆放的处理与处置方式将会侵占大量土地,污染浅层地下水并导致土壤盐碱化,上述措施不能将电石渣这一工业废弃物进行有效利用与治理,因此资源化利用是电石渣最为科学合理的处理与处置方式。截至目前,电石渣资源化利用途径有:专利号为ZL200710148467.0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利用电石渣浆制取高效固体脱硫剂的方法;专利号为ZL200610124541.0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电石渣生产氯化钙的方法;专利号为ZL201010615521.X的中国发明专利介绍了一种用电石渣生产硝酸钙的方法。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应用,主要人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引发的全球变暖问题日趋严峻,因此国际社会在温室气体减排领域进行了政策、法规和技术层面的深入合作和广泛研究。对于技术人员,研发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二氧化碳减排技术是核心任务。综合上述利用石灰石等天然氧化钙基吸收剂循环吸收二氧化碳方法存在环境效益低、吸收剂衰减系数大以及电石渣作为工业废弃物给环境带来污染而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本发明以综合治理,提高环境效益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种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弥补电石渣吸收二氧化碳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该方法一方面能便捷、高效地获得优良反应活性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石渣高效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实现了工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目标。

本发明所述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铝、氢氧化铝、九水合硝酸铝中的一种与电石、水同时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氧化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7:100-15:100,氢氧化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10:100-20:100,九水合硝酸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50:100-100:100,水与电石的质量比为350:100-1000:100,充分反应后得到电石渣浆混合物;

(2)将步骤(1)获得的电石渣浆混合物进行脱水,然后在100-110 ℃下恒温干燥12-24 h得到固态电石渣;

(3)将步骤(2)获得的固态电石渣置于马弗炉中在850-900 ℃下恒温煅烧1-2 h煅烧,即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

本发明利用X射线衍射(XRD)表征发现煅烧含有氧化铝或氢氧化铝或九水合硝酸铝的干燥电石渣物料的过程生成了七铝酸十二钙(Ca12Al14O33)。

本发明的反应原理为:

加入氧化铝时:Ca(OH)2=CaO+H2O

其中一部分CaO与氧化铝发生反应:12CaO+7Al2O3=Ca12Al14O33

加入氢氧化铝时:Ca(OH)2=CaO+H2O

其中一部分CaO与氢氧化铝发生反应:12CaO+14Al(OH)3=Ca12Al14O33+21H2O

加入九水合硝酸铝时:Ca(OH)2=CaO+H2O

其中一部分CaO与九水合硝酸铝发生反应:

24CaO+28Al(NO3)3·9H2O=2Ca12Al14O33+21O2+84NO2+252H2O

因此通过步骤(3)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物质组成为氧化钙及七铝酸十二钙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所述的步骤(1)中,在乙炔发生器中投加的氧化铝或氢氧化铝或九水合硝酸铝的量能够保证步骤(3)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中氧化钙与七铝酸十二钙两者质量之比处于65:35-85:15的最佳范围内。

本发明提出的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由于电石渣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因而在煅烧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氢氧化钙分解反应,相比利用石灰石、方解石或白云石等原料的首次煅烧,煅烧含氧化铝或氢氧化铝或九水合硝酸铝的固态电石渣的过程不会释放二氧化碳,针对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对二氧化碳吸收性能测定发现,七铝酸十二钙作为惰性组分,其自身并不参与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但是其作为分散介质能够有效抑制或者缓解氧化钙晶粒间的烧结,因此极大程度上改善了通过本发明获得的新型氧化钙基二氧化碳吸收剂的循环稳定性。

本发明利用电石水解法生产乙炔的工艺特性,通过加入适量氧化铝或氢氧化铝或九水合硝酸铝并经脱水和煅烧等简单步骤即可获得高效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因而有效弥补了目前利用石灰石等天然氧化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二氧化碳过程中吸收效率衰减较快的不足。同时,利用本发明提出的工艺制备二氧化碳吸收剂避免了开采天然氧化钙基矿石所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并且避免了石灰石等吸收剂在煅烧过程中产生的额外二氧化碳问题。本发明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含二氧化碳烟气,遵循以废治废的理念,体现出鲜明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分别利用微量热天平、固定床和流化床三种反应器实施了本发明提出的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的二氧化碳吸收性能的考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的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其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制备高效二氧化碳吸收剂,降低了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2)本发明提供了对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可有效弥补利用石灰石等天然矿石捕集二氧化碳的不足,本发明不管对于烟气中二氧化碳的有效脱除还是针对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碳吸收剂是氧化钙及七铝酸十二钙的混合物,在煅烧:碳酸化循环捕集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七铝酸十二钙是不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惰性物质,其作为介质分散于氧化钙晶粒之间,因此,相比于常规的石灰石、白云石等二氧化碳吸收剂,七铝酸十二钙能够有效抑制氧化钙在循环捕集二氧化碳过程中的烧结,提高吸收剂的二氧化碳循环吸收活性;

(4)氧化铝或氢氧化铝或九水合硝酸铝能够改善固体物料的分散性能,因此在电石水解制乙炔的同时,加入氧化铝或氢氧化铝或九水合硝酸铝能够提高电石颗粒的分散性,从而强化电石与水之间的固液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乙炔的生成速率和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氧化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二氧化碳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如图2所示:

(1)将氧化铝与电石、水同时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氧化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7:100,水与电石的质量比为350:100,充分反应后得到电石渣浆混合物;

(2)将步骤(1)获得的电石渣浆混合物进行脱水,然后在100 ℃下恒温干燥24 h得到固态电石渣;

(3)将步骤(2)获得的固态电石渣置于马弗炉中在850 ℃下恒温煅烧2 h煅烧,即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

和现有的用电石制备乙炔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乙炔产率提高了7.35%。

如图1所示,利用微量热天平反应器对比了依据本发明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与市售分析纯氢氧化钙的二氧化碳循环吸收性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吸收剂制备为粒径60-80 目,煅烧反应温度840-900 ℃,煅烧时间10-20 min,煅烧气氛为体积分数99.95%的二氧化碳;碳酸化反应温度650-700 ℃,碳酸化时间20 min,碳酸化气氛为体积分数15%的二氧化碳配以85%氮气的模拟烟气,总共考查60次循环捕集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注:利用吸收剂中的氧化钙转化率表征二氧化碳吸收效率)。

结果表明:(1)第60次煅烧:碳酸化循环末,本发明获得的吸收剂与市售分析纯氢氧化钙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分别为62.53%和23.18%;(2)在60次循环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本发明获得的吸收剂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并未发生明显衰减,然而市售分析纯氢氧化钙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却由第1次的63.13%衰减至第60次的23.18%,衰减幅度为63.28%。

因而表明:以微量热天平反应器为二氧化碳吸收性能测试平台,本发明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相比市售分析纯氢氧化钙,既具有优良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又具备优良的循环反应活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所述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氧化铝与电石、水同时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氧化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15:100,水与电石的质量比为1000:100,充分反应后得到电石渣浆混合物;

(2)将步骤(1)获得的电石渣浆混合物进行脱水,然后在110 ℃下恒温干燥12 h得到固态电石渣;

(3)将步骤(2)获得的固态电石渣置于马弗炉中在900 ℃下恒温煅烧1 h煅烧,即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

和现有的用电石制备乙炔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乙炔产率提高了6.28%。

利用微量热天平反应器对比了依据本发明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与市售分析纯碳酸钙的二氧化碳循环吸收性能。吸收剂粒径:60-80 目,煅烧反应温度840-900 ℃,煅烧时间10-20 min,煅烧气氛为体积分数99.95%的二氧化碳;碳酸化反应温度650-700 ℃,碳酸化时间20 min,碳酸化气氛为体积分数15%的二氧化碳配以85%氮气的模拟烟气。总共考查60次循环捕集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注:利用吸收剂中的氧化钙转化率表征二氧化碳吸收效率)。

结果表明:(1)第60次煅烧:碳酸化循环末,本发明获得的吸收剂与市售分析纯碳酸钙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分别为62.53%和16.18%;(2)在60次循环吸收二氧化碳过程中,本发明获得的吸收剂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并未发生明显衰减,然而市售分析纯碳酸钙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却由第1次的68.27%衰减至第60次的16.18%,衰减幅度为76.30%。

因而表明:以微量热天平反应器为二氧化碳吸收性能测试平台,本发明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相比市售分析纯碳酸钙,既具有优良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又具备优良的循环反应活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所述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氧化铝与电石、水同时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氢氧化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20:100,水与电石的质量比为350 :100,充分反应后得到电石渣浆混合物;

(2)将步骤(1)获得的电石渣浆混合物进行脱水,然后在102 ℃下恒温干燥14 h得到固态电石渣;

(3)将步骤(2)获得的固态电石渣置于马弗炉中在860 ℃下恒温煅烧1.2 h煅烧,即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

和现有的用电石制备乙炔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乙炔产率提高了6.57%。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比了本发明获得的吸收剂与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循环吸收性能。吸收剂粒径:60-80 目,煅烧反应温度900-940 ℃,煅烧时间 5-10 min,煅烧气氛为体积分数99.95%的二氧化碳;碳酸化反应温度700 ℃,碳酸化时间20 min,碳酸化气氛为体积分数15%的二氧化碳配以85%氮气的模拟烟气。总共考查40次循环捕集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注:利用吸收剂中的氧化钙转化率表征二氧化碳吸收效率)。

结果表明:(1)40次循环末,本发明所得吸收剂与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分别为58.93%和22.37%;(2)40次循环捕集过程中,本发明所得吸收剂未出现明显衰减,然而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却由第1次的69.52%衰减至第40次的22.37%,衰减幅度为67.82%。

因而表明:以固定床反应器为二氧化碳吸收性能测试平台,本发明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相比市售石灰石,既具有优良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又具备优良的循环反应活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氢氧化铝与电石、水同时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氢氧化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10:100,水与电石的质量比为1000 :100,充分反应后得到电石渣浆混合物;

(2)将步骤(1)获得的电石渣浆混合物进行脱水,然后在104℃下恒温干燥16 h得到固态电石渣;

(3)将步骤(2)获得的固态电石渣置于马弗炉中在880 ℃下恒温煅烧1.4 h煅烧,即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

和现有的用电石制备乙炔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乙炔产率提高了5.73%。

利用流化床反应器对比了本发明获得的吸收剂与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循环吸收性能。吸收剂粒径:120-140 目,煅烧反应温度900 ℃,煅烧时间 5 min,煅烧气氛为体积分数99.95%的二氧化碳;碳酸化反应温度700 ℃,碳酸化时间10 min,碳酸化气氛为体积分数15%的二氧化碳配以85%氮气的模拟烟气。总共考查60次循环捕集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注:利用吸收剂中的氧化钙转化率表征二氧化碳吸收效率)。

结果表明:(1)60次循环末,本发明所得吸收剂与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分别为56.47%和18.28%;(2)60次循环捕集过程中,本发明所得吸收剂未出现明显衰减,然而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却由第1次的60.83%衰减至第60次的18.28%,衰减幅度为69.95%。

因而表明:以流化床反应器为二氧化碳吸收性能测试平台,本发明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相比市售石灰石,既具有优良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又具备优良的循环反应活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所述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九水合硝酸铝与电石、水同时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九水合硝酸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50:100,水与电石的质量比为350 :100,充分反应后得到电石渣浆混合物;

(2)将步骤(1)获得的电石渣浆混合物进行脱水,然后在108 ℃下恒温干燥18 h得到固态电石渣;

(3)将步骤(2)获得的固态电石渣置于马弗炉中在900 ℃下恒温煅烧1.8 h煅烧,即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

和现有的用电石制备乙炔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乙炔产率提高了6.18%。

利用流化床反应器对比了本发明获得的吸收剂与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循环吸收性能。吸收剂粒径:120-140 目,煅烧反应温度900 ℃,煅烧时间 5 min,煅烧气氛为体积分数99.95%的二氧化碳;碳酸化反应温度700 ℃,碳酸化时间10 min,碳酸化气氛为体积分数15%的二氧化碳配以85%氮气的模拟烟气。总共考查60次循环捕集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注:利用吸收剂中的氧化钙转化率表征二氧化碳吸收效率)。

结果表明:(1)60次循环末,本发明所得吸收剂与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分别为55.28%和18.28%;(2)60次循环捕集过程中,本发明所得吸收剂未出现明显衰减,然而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却由第1次的60.83%衰减至第60次的18.28%,衰减幅度为69.95%。

因而表明:以流化床反应器为二氧化碳吸收性能测试平台,本发明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相比市售石灰石,既具有优良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又具备优良的循环反应活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所述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九水合硝酸铝与电石、水同时加入到反应器中,其中,九水合硝酸铝与电石的质量比为1:1,水与电石的质量比为1000 :100,充分反应后得到电石渣浆混合物;

(2)将步骤(1)获得的电石渣浆混合物进行脱水,然后在108 ℃下恒温干燥18 h得到固态电石渣;

(3)将步骤(2)获得的固态电石渣置于马弗炉中在900 ℃下恒温煅烧1.8 h煅烧,即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

和现有的用电石制备乙炔方法相比,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乙炔产率提高了5.28%。

利用流化床反应器对比了本发明获得的吸收剂与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循环吸收性能。吸收剂粒径:120-140 目,煅烧反应温度900 ℃,煅烧时间 5 min,煅烧气氛为体积分数99.95%的二氧化碳;碳酸化反应温度700 ℃,碳酸化时间10 min,碳酸化气氛为体积分数15%的二氧化碳配以85%氮气的模拟烟气。总共考查60次循环捕集二氧化碳的吸收效率(注:利用吸收剂中的氧化钙转化率表征二氧化碳吸收效率)。

结果表明:(1)60次循环末,本发明所得吸收剂与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分别为54.93%和18.28%;(2)60次循环捕集过程中,本发明所得吸收剂未出现明显衰减,然而市售石灰石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却由第1次的60.83%衰减至第60次的18.28%,衰减幅度为69.95%。

因而表明:以流化床反应器为二氧化碳吸收性能测试平台,本发明获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相比市售石灰石,既具有优良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又具备优良的循环反应活性。

一种伴随乙炔生产同步获得二氧化碳吸收剂的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