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C12M1/38I,C12M1/36I,C12M1/34I,C12M1/26I,C12Q1/24I,C12Q1/06I,C12Q3/00I
专利摘要
一种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及方法,应用于临近空间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包括:采集检测模块,用于对临界空间的空气进行自动采样和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发光检测,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当对所述微生物进行生物发光检测时,检测并调节采集检测模块内部的温度,流量监测模块,用于采集空气时,测量空气的流量,中央控制器,用于控制采集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流量监测模块工作,并根据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计算微生物的数量,电源模块,用于为采集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流量监测模块、中央控制器供电。本公开可实现在轨完成临界空间的微生物采样及检测,有效解决现阶段无法实现在临界空间对微生物同时进行采样并检测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检测模块,用于对临界空间的空气进行自动采样和对所述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发光检测;
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当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时,检测并调节所述采集检测模块内部的温度;
流量监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空气时,测量所述空气的流量;
中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采集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流量监测模块工作,并根据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计算所述微生物的数量;
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采集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流量监测模块、中央控制器供电;
其中,所述采集检测模块包括:
气体通路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空气;
液体通路模块,用于输入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的试剂和输出所述试剂的废液;
两用膜,设置于所述气体通路模块和所述液体通路模块的连接处,一方面用于在流经所述气体通路模块中过滤空气,以采集所述微生物,一方面用于在所述液体通路模块中接收所述生物发光检测的试剂和排出所述试剂的废液,一方面用于采集所述微生物完毕后,作为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的容器;光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并将所述荧光光强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器。
所述气体通路模块包括:
进气通路,用于作为采集所述空气的进气通道;
连接通路,与所述进气通路连接且与所述进气通路呈45°夹角,其中,所述两用膜设置于所述连接通路与所述进气通路之间;
第一气体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气通路中,用于控制所述进气通路的通断;
第二气体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连接通路中,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通路的通断;
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控制阀门与所述第二气体控制阀门关闭时,所述第一气体控制阀门与所述第二气体控制阀门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使所述两用膜处于气体不流通的环境,以便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
光学透镜,设置于所述进气通路中,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控制阀门和所述两用膜之间,用于将所述两用膜上的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聚集到所述光电检测模块;
出气通路,与所述连接通路连接;
气体泵,设置于所述连接通路与所述出气通路连接处;
第三气体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出气通路中,用于控制所述气体通路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通路模块包括:
试剂加载部分,包括:第一液体管道,一端与所述两用膜连接;第一试剂存放罐、第二试剂存放罐、第三试剂存放罐,均与所述第一液体管道的另外一端连接;第一液体控制阀、第二液体控制阀、第三液体控制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试剂存放罐、第二试剂存放罐、第三试剂存放罐的罐口;液体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液体管道中;第四液体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液体管道中,位于所述液体泵与所述两用膜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试剂存放罐、第二试剂存放罐、第三试剂存放罐,所述第一试剂存放罐用于存放裂解剂,第二试剂存放罐用于存放中和剂,第三试剂存放罐用于存放发光试剂;
废液处理部分,包括:第二液体管道,与所述第一液体管道连接;废液池,设置于所述第二液体管道末端;第五液体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液体管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模块包括:
光电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
屏蔽器,用于屏蔽外界杂散光对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的干扰及电磁噪声对所述光电检测器工作性能的影响;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光电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进行放大,并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所述中央控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用膜采用明胶做材料,孔径为1-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采用12伏特锂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器采用可在-60摄氏度工作的单片机。
7.一种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进行自动采样检测,包括:
S1,进行临近空间的空气采样,使所述空气中的微生物富集在两用膜上;
S2,检测采集检测模块内部的温度,使所述采集检测模块内部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S3,对所述两用膜上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发光检测;
S4,根据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计算所述微生物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包括:
S301,抽取裂解剂注入所述两用膜,使所述两用膜上的微生物裂解并释放三磷酸腺苷;
S302,抽取中和剂注入所述两用膜,以中和所述两用膜上的裂解剂;
S303,抽取发光试剂注入所述两用膜,使所述发光试剂与所述两用膜上富集的微生物释放出的三磷酸腺苷发生反应释放荧光;
S304,检测所述荧光光强,将所述荧光光强进行放大并转换为电信号,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气微生物采集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临近空间是指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其环境与早期地球和火星环境条件最为相近,因此研究临近空间中的微生物对于揭示地球人类生命起源和宇宙生命来源具有重要启示。由于临近空间环境恶劣,现阶段缺乏相应的在轨探测技术,目前对在临近空间中不同高度存在的生物量仍存在很大争议。
在现有研究技术中,主要的临近空间生物量检测方法是先从平流层取样,然后将样品带回地面进行检测研究。例如,意大利研制了Duster采样装置,采用滤膜法在临近空间进行微生物取样,等返回地面后用扫描电镜对取样进行研究。从临界空间取样再将样品带回地面检测的方示存在较大局限性,例如将临界空间的取样带回地面检测容易使样品受到污染、由于环境变化使很多细菌无法培养等。目前对样品中生物量的检测方法也存在缺陷,例如荧光染色和培养计数法无法实现对细胞存活率探测、DNA测序技术复杂且只能鉴定种类。专利200710179864.4给出了一种基于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简称ATP)生物发光法的细菌总数快速检测方法,但是该方法不含微生物采样的内容。
上述方法不能同时实现在临时空间内实时取样并检测临近空间生物量的功能,因此,开发一种临近空间在轨自动采样检测装置,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及方法,可实现在一个装置上自动完成微生物采样、富集、检测等功能。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包括:采集检测模块,用于对临界空间的空气进行自动采样和对所述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发光检测;温度控制模块,用于当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时,检测并调节所述采集检测模块内部的温度;流量监测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空气时,测量所述空气的流量;中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采集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流量监测模块工作,并根据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计算所述微生物的数量;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采集检测模块、温度控制模块、流量监测模块、中央控制器供电。
可选的,所述采集检测模块包括:气体通路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空气;液体通路模块,用于输入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的试剂和输出所述试剂的废液;两用膜,设置于所述气体通路模块和所述液体通路模块的连接处,一方面用于在流经所述气体通路模块中过滤空气,以采集所述微生物,一方面用于在所述液体通路模块中接收所述生物发光检测的试剂和排出所述试剂的废液,一方面用于采集所述微生物完毕后,作为对所述微生物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的容器;光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并将所述荧光光强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所述中央控制器。
可选的,其所述气体通路模块包括:进气通路,用于作为采集所述空气的进气通道;连接通路,与所述进气通路连接且与所述进气通路呈45°夹角,其中,所述两用膜设置于所述连接通路与所述进气通路之间;第一气体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进气通路中,用于控制所述进气通路的通断;第二气体控制阀门,设置于所述连接通路中,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通路的通断;其中,所述第一气体控制阀门与所述第二气体控制阀门关闭时,所述第一气体控制阀门与所述第二气体控制阀门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使所述两用膜处于气体不流通的环境,以便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光学透镜,设置于所述进气通路中,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控制阀门和所述两用膜之间,用于将所述两用膜上的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聚集到所述光电检测模块;出气通路,与所述连接通路连接;气体泵,设置于所述连接通路与所述出气通路连接处;第三气体控制阀,设置于所述出气通路中,用于控制所述气体通路的通断。
可选的,所述液体通路模块包括:试剂加载部分,包括:第一液体管道,一端与所述两用膜连接;第一试剂存放罐、第二试剂存放罐、第三试剂存放罐,均与所述第一液体管道的另外一端连接;第一液体控制阀、第二液体控制阀、第三液体控制阀,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试剂存放罐、第二试剂存放罐、第三试剂存放罐的罐口;液体泵,设置于所述第一液体管道中;第四液体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液体管道中,位于所述液体泵与所述两用膜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试剂存放罐、第二试剂存放罐、第三试剂存放罐,所述第一试剂存放罐用于存放裂解剂,第二试剂存放罐用于存放中和剂,第三试剂存放罐用于存放发光试剂;废液处理部分,包括:第二液体管道,与所述第一液体管道连接;废液池,设置于所述第二液体管道末端;第五液体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液体管道中。
可选的,所述光电检测模块包括:光电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屏蔽器,用于屏蔽外界杂散光对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的干扰及电磁噪声对所述光电检测器工作性能的影响;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光电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进行放大,并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所述中央控制器。
可选的,所述两用膜采用明胶做材料,孔径为1-5微米。
可选的,所述电源模块采用12伏特锂电池。
可选的,所述中央控制器采用可在-60摄氏度工作的单片机。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方法,采用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进行自动采样检测,包括:S1,进行临近空间的空气采样,使所述空气中的微生物富集在两用膜上;S2,检测采集检测模块内部的温度,使所述采集检测模块内部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S3,对所述两用膜上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发光检测;S4,根据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计算所述微生物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包括:S301,抽取裂解剂注入所述两用膜,使所述两用膜上的微生物裂解并释放三磷酸腺苷;S302,抽取中和剂注入所述两用膜,以中和所述两用膜上的裂解剂;S303,抽取发光试剂注入所述两用膜,使所述发光试剂与所述两用膜上富集的微生物释放出的三磷酸腺苷发生反应释放荧光;S304,检测所述荧光光强,将所述荧光光强进行放大并转换为电信号,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本公开将空气微生物采样和微生物总数ATP生物发光检测法相结合,建立临近空间在轨自动采样检测的装置,在一个装置上完成微生物的采样和检测,不需要其他的分析设备,大大方便了使用者。
(2)本公开采用一个两用膜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于采样时,实现对微生物的捕获;另一方面用于检测时,作为微生物ATP生物发光反应的的容器。采用这种设计无需要其他的能动部件,简化了设备的结构,稳定性高,成本低。
(3)本公开在气体采样通路中设计了多个阀门,不进行检测时阀门关闭,避免了空气中其他微生物对检测可能带来的干扰,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势,现在将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采样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气体通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液体通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包括:采集检测模块1,温度控制模块2,流量监测模块3,中央控制器4,电源模块5。
具体的,采集检测模块1,用于对临界空间的空气进行自动采样和对该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发光检测;
温度控制模块2,用于当对该微生物进行该生物发光检测时,检测并调节该采集检测模块内部的温度;
流量监测模块3,用于采集该空气时,测量该空气的流量;
中央控制器4,用于控制该采集检测模块1、温度控制模块2、流量监测模块3工作,并根据该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计算该微生物的数量;
其中,该中央控制器4采用可在-60摄氏度工作的单片机。
电源模块5,用于为该采集检测模块1、温度控制模块2、流量监测模块3、中央控制器供电4;
其中,该电源模块5采用12伏特锂电池。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采样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采样检测模块1包括:气体通路模块11,液体通路模块12,两用膜13,光电检测模块14。
具体的,气体通路模块11,用于采集该空气。
液体通路模块12,用于输入进行该生物发光检测的试剂和输出该试剂的废液。
两用膜13,设置于该气体通路模块11和该液体通路模块12的连接处,一方面用于在流经该气体通路模块11中过滤空气,以采集该微生物,一方面用于在该液体通路模块12中接收该生物发光检测的试剂和排出该试剂的废液,一方面用于采集该微生物完毕后,作为对该微生物进行该生物发光检测的容器;
其中,该两用膜13采用明胶做材料,孔径为1-5微米。
本公开实施例利用该两用膜13既可以过滤空气又可以过滤液体的特点,使用该两用膜13将该气体通路模块11和该液体通路模块12连接。由于空气中的微生物直径大于5μm,该两用膜13的孔径在1-5μm,因此当该采集检测模块1采集该空气时该空气中的微生物无法通过该两用膜13,使该微生物被截留在该两用膜13上。然后利用该液体通路模块12中试剂加载部分将试剂依次注入该两用膜13,使该微生物与试剂发生生物发光反应,并且通过废液处理部分将多余的试剂回收。
光电检测模块14,用于检测该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并将该荧光光强转换为电信号并发送给该中央控制器4。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气体通路模块11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气体通路模块11包括:进气通路1101,连接通路1102,第一气体控制阀门1103,第二气体控制阀门1104,光学透镜1105,出气通路1106,气体泵1107,第三气体控制阀1108。
具体的,进气通路1101,用于作为采集该空气的进气通道;
为了防止进气通路1101在临界空间中受到破坏,进气通路1101采用金属结构;
连接通路,与该进气通路1101连接且与该进气通路1101呈45°夹角,其中,该两用膜13设置于该连接通路1102与该进气通路之间1101;
第一气体控制阀门1103,设置于该进气通路1101中,用于控制该进气通路1101的通断;
当所述第一气体控制阀门1103关闭时,外界空气无法流入该气体通路模块11,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该气体通路模块11内部污染内部空气;当该第一气体控制阀门1103打开时,该空气可从该进气通路1101流入;
第二气体控制阀门1104,设置于该连接通路1102中,用于控制该连接通路1102的通断;
其中,该第一气体控制阀门1103与该第二气体控制阀门1104关闭时,该第一气体控制阀门1103与该第二气体控制阀门1104之间形成密闭的空间,使该两用膜13处于气体不流通的环境,以便进行该生物发光检测;
光学透镜1105,设置于该进气通路1101中,位于该第一气体控制阀门1103和该两用膜13之间,用于将该两用膜13上的该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聚集到该光电检测模块14;
该光学透镜1105一面对着两用膜13,另一面正对着光电检测模块14;
出气通路1106,与该连接通路1102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该流量检测模块3设置于气体通路模块11的出气口,用于测量采集到的空气的总体积;
气体泵1107,设置于该连接通路1102与该出气通路1106连接处;
该气体泵1107作用是抽气,用于将该空气从该进气通路1101抽入,使该空气流经该两用膜13后将该空气中的微生物被截留在该两用膜13上:
第三气体控制阀1108,设置于该出气通路1106中,用于控制该气体通路模块11的通断;
当该第三气体控制阀门1108关闭时,外界空气无法流入该气体通路模块11,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该气体通路模块11内部污染内部空气。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液体通路模块12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液体通路模块12包括:试剂加载部分121和废液处理部分122。
具体的,试剂加载部分121包括:第一液体管道1211,一端与该两用膜13连接;第一试剂存放罐1212、第二试剂存放罐1213、第三试剂存放罐1214,均与该第一液体管道1211的另外一端连接;第一液体控制阀1215、第二液体控制阀1216、第三液体控制阀1217,分别设置于该第一试剂存放罐1212、第二试剂存放罐1213、第三试剂存放罐1214的罐口;液体泵1218,设置于该第一液体管道1211中;第四液体控制阀1219设置于该第一液体管道1211中,位于该液体泵1218与该两用膜13之间;
其中,该第一试剂存放罐1212、第二试剂存放罐1213、第三试剂存放罐1214,该第一试剂存放罐1212用于存放裂解剂,第二试剂存放罐1213用于存放中和剂,第三试剂存放罐1214用于存放发光试剂;
该第一液体控制阀1215打开时,可以通过该液体泵1218抽取裂解剂;该第一液体控制阀1215关闭时,该液体泵1218无法抽取裂解剂;该第二液体控制阀1216打开时,可以通过该液体泵1218抽取中和剂;该第二液体控制阀1216关闭时,该液体泵1218无法抽取中和剂;该第三液体控制阀1217打开时,可以通过液体泵1218抽取发光试剂;该第三液体控制阀1217关闭时,该液体泵1218无法抽取发光试剂;该第四液体控制阀1219打开时,该裂解剂、中和剂、发光试剂才能注入该两用膜13。
具体的,废液处理部分122包括:第二液体管道1221,与该第一液体管道1211连接;废液池1222,设置于该第二液体管道1221末端;第五液体控制阀1223设置于该第二液体管道1221中。
该第五液体控制阀1223打开时,可以通过液体泵1218使该裂解剂、中和剂、发光试剂的废液从该两用膜13流出;该第五液体控制阀1223关闭时,该裂解剂、中和剂、发光试剂的废液无法流出该两用膜13。
光电检测模块14包括光电检测器,屏蔽器,信号处理电路。
具体的,光电检测器,用于检测该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屏蔽器,用于屏蔽外界杂散光对该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的干扰及电磁噪声对该光电检测器工作性能的影响;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该光电检测器检测到的该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进行放大,并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入至该中央控制器4。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S1,进行临近空间的空气采样,使该空气中的微生物富集在两用膜上13。
在开始采样前,先关闭该关闭气体泵1107、液体泵1218和所有气体控制阀门(1103,1104,1108)和所有液体控制阀(1215,1216,1217,1219,1223)。
进行空气采样时,先打开所述第一气体控制阀门1103、第二气体控制阀门1104、第三气体控制阀门1108,然后打开所述气体泵1107开始抽气,使该空气经过该气体通路模块11流过所述两用膜13,使所述微生物富集在所述两用膜13上。抽气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为0.5、1、2小时。结束空气采样时,先关闭所述气体泵1107,然后关闭所述第一气体控制阀门1103、第二气体控制阀门1104、第三气体控制阀1108。
S2,检测采集检测模块1内部的温度,使所述采集检测模块1内部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
33-38℃为生物发光反应最适合的温度,因此在进行所述生物发光检测时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需检测所述采集检测模块1内部的温度,如果所述采集检测模块1内部的温度不在33-38℃范围内,所述温度控制模块2将调节所述采集检测模块1内部的温度达到该温度范围。
S3,对所述两用膜13上的微生物进行生物发光检测。
S301,抽取裂解剂注入所述两用膜13,使所述两用膜13上的微生物裂解并释放三磷酸腺苷。
先打开所述第一液体控制阀1215、第四液体控制阀1219、第五液体控制阀1223,然后打开所述液体泵1218从所述第一试剂存放罐1212中抽取裂解剂注入所述两用膜13,所述裂解剂会与所述两用膜13上的微生物发生反应,释放出微生物体内的ATP。
关闭所述液体泵1218,关闭所述第一液体控制阀1215。
S302,抽取中和剂注入所述两用膜13,以中和所述两用膜13上的裂解剂。
打开所述第二液体控制阀1216,然后打开所述液体泵1218,从所述第二试剂存放罐1213中抽出中和剂注入所述两用膜13,中和所述两用膜13上的裂解剂。
关闭所述液体泵1218,然后关闭所述第二液体控制阀1216。
S303,抽取发光试剂注入所述两用膜13,使所述发光试剂与所述两用膜13上富集的微生物释放出的三磷酸腺苷发生反应释放荧光。
在注入所述发光试剂之前,先打开所述光电检测模块14,开始进行光强检测。
打开所述第三液体控制阀1217,打开所述液体泵1218,从所述第三试剂存放罐1214中抽出发光试剂注入所述两用膜13,所述发光试剂和所述两用膜13上的微生物释放出的ATP反应释放荧光。
关闭液体泵1218,关闭所述第三液体控制阀1217。
S304,检测所述荧光光强,将所述荧光光强进行放大并转换为电信号,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中央控制器4。
所述光学透镜1105将所述发光试剂和所述两用膜13上的微生物释放出的ATP反应释放的荧光聚焦到所述光电检测模块14;所述光电检测模块14将收到的光信号根据光强大小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然后将所述电信号传输给所述中央控制器4进行处理。
S4,根据所述生物发光检测过程中产生的荧光光强计算所述微生物的数量。
所述中央控制器4根据收到的由所述荧光光强转换的电信号的大小,分析所述微生物的数量。
本公开将空气微生物采样和微生物总数ATP生物发光检测法相结合,建立临近空间在轨自动采样检测的装置,在一个装置上完成微生物的采样和检测,不需要其他的分析设备,大大方便了使用者;本公开采用一个两用膜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用于采样时,实现对微生物的捕获;另一方面用于检测时,作为微生物ATP生物发光反应的的容器;采用这种设计无需要其他的能动部件,简化了设备的结构,稳定性高,成本低;本公开在气体采样通路中设计了多个阀门,不进行检测时阀门关闭,避免了空气中其他微生物对检测可能带来的干扰,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或/或结合,即使这样的组合或结合没有明确记载于本公开中。特别地,在不脱离本公开精神和教导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或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特征可以进行多种组合和/或结合。所有这些组合和/或结合均落入本公开的范围。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临近空间自动采样检测装置及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