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包括腔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盖板、板电极、针电极、以及螺钉,所述腔体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内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的底部外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外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的顶部外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方并密封腔体的顶部,所述板电极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针电极与盖板滑动连接,所述针电极还设有便于调节针电极与板电极间距的第一手柄。本实用新型具有密封性好、便于更换电极、还能调节电极间距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盖板、板电极、针电极、以及螺钉,所述腔体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内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的底部外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外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的顶部外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方并密封腔体的顶部,所述板电极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针电极与盖板滑动连接,所述针电极还设有便于调节针电极与板电极间距的第一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透明圆柱形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盖板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对的定位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电极设有便于针电极与板电极间距读数的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顶端设有环形密封凹槽,所述环形密封凹槽内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盖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密封凹槽套紧的环形密封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顶上设有便于拧松螺钉的第二手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开关柜就是其中常见的输配电设备,在输配电过程中起着控制或保护的作用,开关柜内的空气是由21%的O2、78%的N2以及一些少量的其他气体如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正常情况下,气体成分较为稳定。当发生放电或者过热现象时,空气中的混合气体会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一些含氮化合物(NO2等)、CO等,此外,开关柜中固体绝缘介质(如聚烯烃、硅橡胶、环氧树脂等)在放电过程中会产生CO、CO2等气体。由于开关柜属于半开放设备,产生的空气分解组分积聚于开关柜腔体内部;集聚的空气分解产物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产生酸性化合物,对设备内部金属和绝缘材料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进一步裂化设备的绝缘强度,甚至导致开关柜发生绝缘突发性故障。因此,对开关柜局部放电分解组分进行监测和分析,有效预防和避免开关柜绝缘故障的发生,而现有模拟开关柜的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存在密封性差、更换电极困难、不能调节电极间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密封性差、更换电极困难、不能调节电极间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盖板、板电极、针电极、以及螺钉,所述腔体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内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的底部外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外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的顶部外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方并密封腔体的顶部,所述板电极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针电极与盖板滑动连接,所述针电极还设有便于调节针电极与板电极间距的第一手柄。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为透明圆柱形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盖板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对的定位销。
进一步的,所述针电极设有便于针电极与板电极间距读数的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顶端设有环形密封凹槽,所述环形密封凹槽内放置有橡胶垫圈,所述盖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环形密封凹槽套紧的环形密封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顶上设有便于拧松螺钉的第二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具有第一固定板通过内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的底部外螺纹密封连接,第二固定板通过外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的顶部外螺纹固定连接,盖板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方并密封腔体顶部,这种腔体的密封方式简洁、密封效果好;板电极与第一固定板滑动连接,针电极与盖板滑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便于更换电极;针电极还设有便于调节针电极与板电极间距的第一手柄,达到通过第一手柄便能够调节针电极与板电极之间的距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部分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的分解图。
图中,1为腔体、2为第一固定板、3为第二固定板、4为盖板、5为板电极、 6为针电极、7为螺钉、8为第一手柄、9为定位孔、10为定位销、11为环形密封凹槽、12为橡胶垫圈、13为环形密封凸台、14为第二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考图1,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包括腔体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盖板4、板电极5、针电极6、以及螺钉7,所述腔体1的底部和顶部均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板2通过内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1的底部外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通过外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1的顶部的外螺纹固定连接,所述盖板4通过螺钉7固定在第二固定板3上方并密封腔体1的顶部,所述板电极5与第一固定板2滑动连接,所述针电极6 与盖板4滑动连接,所述针电极6还设有便于调节针电极6与板电极5间距的第一手柄8。
腔体1用于模拟实验的密闭容器,第一固定板2用于固定并密封腔体1 的底部;第二固定板3用于固定腔体1,并与盖板4配合密封腔体1顶部;螺钉7用于将盖板4与第二固定板3拧紧;板电极5和针电极6为模拟实验的放电电极;第一手柄8便于调节针电极6与板电极5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1为透明圆柱形体结构,腔体1采用透明圆柱形结构设计便于观察针电极6与板电极5放电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顶面设有若干个定位孔9,所述盖板4 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孔9配对的定位销10。
进一步的,所述针电极6设有便于针电极6与板电极5间距读数的刻度,通过刻度可以清楚的知道针电极6与板电极5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1的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固定板2通过内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1的底部外螺纹密封连接;第二固定板3通过外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1 的顶部外螺纹固定连接,通过拧紧螺钉7将盖板4紧压在第二固定板3上方,起到密封腔体1顶部的作用;密封好腔体1后,对腔体1内的板电极5与针电极6进行放电;板电极5与第一固定板2采用滑动连接,针电极6与盖板4采用滑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便于更换板电极5和针电极6;通过调节第一手柄8达到改变针电极6与板电极5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腔体1顶端设有环形密封凹槽11,所述环形密封凹槽11内放置有橡胶垫圈12,所述盖板4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环形密封凹槽11套紧的环形密封凸台13,通过环形密封凹槽11内放置橡胶垫圈12再与环形密封凸台13配合使腔体1的顶部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螺钉7顶上设有便于拧松螺钉7的第二手柄14,第二手柄14能够方便直接用手松开螺钉7,将盖板4从第二固定板3上拆卸下来,便于对腔体1内进行清洁,免去用工具松开螺钉7的繁琐。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首先,将第一固定板2通过内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1的底部外螺纹密封连接;第二固定板3通过外螺纹加密封胶后与腔体 1的顶部外螺纹固定连接,通过拧紧螺钉7将盖板4紧压在第二固定板3上方,起到密封腔体1顶部的作用;密封好腔体1后,对腔体1内的板电极5 与针电极6进行放电;板电极5与第一固定板2采用滑动连接,针电极6与盖板4采用滑动连接,这种连接方式便于更换板电极5和针电极6;通过调节第一手柄8达到改变针电极6与板电极5之间的距离;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通过环形密封凹槽11内放置橡胶垫圈12再与环形密封凸台13配合使腔体1的顶部密封性更好;在螺钉7顶上设有便于拧松螺钉7的第二手柄14,第二手柄14能够方便直接用手松开螺钉7,将盖板4从第二固定板3上拆卸下来,便于对腔体1内进行清洁,免去用工具松开螺钉7的繁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一种空气放电分解气室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