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

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

IPC分类号 : E04H14/00,E03B3/02,E03F5/10,A01G9/02

申请号
CN202010863229.3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8-25
  • 公开号: 111962960B
  • 公开日: 2020-11-20
  • 主分类号: E04H14/00
  • 专利权人: 湖北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它包括养殖筒柱,在养殖筒柱的外侧壁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养殖池,养殖池设有与养殖筒柱连接的连通口,在养殖筒柱内设有养殖土体,养殖池内设有养殖土区,养殖土区通过连通口与养殖土体连通。所述的养殖筒柱的高度跨越构建物的多个楼层;构建物的各层通过连接道与养殖筒柱或养殖池连接。通过设置的养殖筒柱、养殖池和连通口的结构,为种植在养殖池内的乔木开拓了根系的拓展空间,乔木的根系能够通过连通口发育到养殖筒柱的养殖土体内,从而提高了乔木汲取营养的空间,提高乔木与整个构建物的结合力,提高乔木的抗风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其特征是:它包括养殖筒柱(1),所述的养殖筒柱(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养殖筒柱(1)直接与地面土壤连通;

所述的养殖筒柱(1)的高度跨越构建物(9)的多个楼层;

构建物(9)的各层通过连接道(10)与养殖筒柱(1)或养殖池(7)连接;

在养殖筒柱(1)的外侧壁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养殖池(7),养殖池(7)设有与养殖筒柱(1)连接的连通口(6),在养殖筒柱(1)内设有养殖土体(2),养殖池(7)内设有养殖土区(71),养殖土区(71)通过连通口(6)与养殖土体(2)连通;

所述的连通口(6)的直径被设置为足够乔木的部分根系穿入;

所述的连通口(6)的底部高于养殖池(7)的底部,以将连通口(6)的底部作为溢流位置,以使养殖池(7)从上到下分为养殖土区(71)和外蓄水区(72);

养殖土区(71)和外蓄水区(72)通过多孔混凝土板或者透水混凝土板隔开;

在养殖筒柱(1)的内壁还设有内蓄水池(101),内蓄水池(101)位于连通口(6)的下方,内蓄水池同时作为养殖池(7)和其他附属设施的配重;

在养殖筒柱(1)内设有透水管(4),透水管(4)从上到下贯通整个养殖筒柱(1)并与地面土壤连通,透水管(4)的外壁设有多个透水孔,透水管(4)内填充有透水支撑层(3),所述的透水支撑层(3)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或者在养殖筒柱(1)内填充有透水支撑层(3),所述的透水支撑层(3)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或者在养殖筒柱(1)内设有钢筋笼,钢筋笼内填充有透水支撑料,所述的透水支撑层(3)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透水管(4)、透水支撑层(3)或钢筋笼与内蓄水池(101)的边缘接触,内蓄水池(101)的边缘设有浇注体,浇注体伸入到透水管(4)或透水支撑层(3)内构成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其特征是:养殖池(7)沿着养殖筒柱(1)的外壁交错布置,在同一侧,上下两个养殖池(7)之间的高度至少超过构建物(9)单层的层高;

在水平投影面上,各个养殖池(7)之间设有空隙,以便于光线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其特征是:在养殖池(7)的外围设有螺旋道(8),螺旋道(8)的一侧与各个养殖池(7)的边缘连接,另一侧与构建物(9)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园林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高层构建物的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

背景技术

生态园林建筑是能够将植物与建筑物共生的构建物。能够极大的改善高层建筑物人群的居住环境。并且还能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但是现有的高层建筑物很难实现1米以上的养殖土层。当土层较薄的情形下,通常仅能在高层建筑物种植高度不超过1米的灌木和草,从而导致整个园林生态不够完整。而种植绿化乔木,又存在乔木根系发育不充分,乔木抗风能力差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106088496 A记载了一种建筑物及其高层建筑绿化单元,虽然结构非常复杂,但是仍不能实现用于乔木的种植。中国专利文献CN101849483B记载了一种绿化装置,虽然其在说明书中声称,能够用于种植枫树等中木,但是从图5~7、图12~17中,仍可以看出,树木的根系发育受到土层厚度的限制,其生长空间受到限制,在该状态下,树木的抗风能力很弱,容易出现涉及高空落物的危险。容易想到的解决方案中,如果增大了土层的厚度,涉及到构建物承重的进一步改进,还涉及到土壤蓄水后重量增加,以及防旱、防涝、生产建造成本以及后期维护难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能够有效拓展乔木的生长空间,能够解决乔木的抗风性较差的问题,并能够方便地解决土壤的蓄水、排水、生产建造和后期维护出现的问题。能够方便的在高层建筑上实现包括乔木、灌木和花草复合的园林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高层建筑物人群的居住环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它包括养殖筒柱,在养殖筒柱的外侧壁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养殖池,养殖池设有与养殖筒柱连接的连通口,在养殖筒柱内设有养殖土体,养殖池内设有养殖土区,养殖土区通过连通口与养殖土体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养殖筒柱的高度跨越构建物的多个楼层;

构建物的各层通过连接道与养殖筒柱或养殖池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通口的底部高于养殖池的底部,以将连通口的底部作为溢流位置,以使养殖池从上到下分为养殖土区和外蓄水区。

优选的方案中,养殖土区和外蓄水区通过多孔混凝土板或者透水混凝土板隔开。

优选的方案中,在养殖筒柱的内壁还设有内蓄水池,内蓄水池位于连通口的下方。

优选的方案中,在养殖筒柱内设有透水管,透水管从上到下贯通整个养殖筒柱并与地面土壤连通,透水管的外壁设有多个透水孔,透水管内填充有透水支撑层,所述的透水支撑层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或者在养殖筒柱内填充有透水支撑层,所述的透水支撑层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或者在养殖筒柱内设有钢筋笼,钢筋笼内填充有透水支撑料,所述的透水支撑层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透水管、透水支撑层或钢筋笼与内蓄水池的边缘接触,内蓄水池的边缘设有浇注体,浇注体伸入到透水管或透水支撑层内构成支撑结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养殖筒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养殖筒柱直接与地面土壤连通;

在养殖筒柱内设有透水管,透水管从上到下贯通整个养殖筒柱并与地面土壤连通,透水管的外壁设有多个透水孔,透水管内填充有透水支撑层,所述的透水支撑层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或者在养殖筒柱内填充有透水支撑层,所述的透水支撑层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或者在养殖筒柱内设有钢筋笼,钢筋笼内填充有透水支撑料,所述的透水支撑料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连通口的直径被设置为足够乔木的部分根系穿入。

优选的方案中,养殖池沿着养殖筒柱的外壁交错布置,在同一侧,上下两个养殖池之间的高度至少超过构建物单层的层高;

在水平投影面上,各个养殖池之间设有空隙,以便于光线通过。

优选的方案中,在养殖池的外围设有螺旋道,螺旋道的一侧与各个养殖池的边缘连接,另一侧与构建物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通过设置的养殖筒柱、养殖池和连通口的结构,为种植在养殖池内的乔木开拓了根系的拓展空间,乔木的根系能够通过连通口发育到养殖筒柱的养殖土体内,从而提高了乔木汲取营养的空间,提高乔木与整个构建物的结合力,提高乔木的抗风能力。养殖筒柱内储存的养殖土体能够很好的积蓄水源,吸收和利用雨水资源,避免大量的水集聚到城市硬化路面形成内涝,对城市的抗涝具有有益的效果。设置的透水管能够以较为适当的速率排出养殖土体内积蓄的过多水分,进入到构建物下方的原土层中,进一步提高对降雨的引流和再利用效果。设置的反滤层结构,能够利用和消纳建筑废料,并能够对土体提供足够的支撑效果,反滤层与内蓄水池的组合结构,能够避免土体累积压力被过于压实,使各层位置的土体能够保持疏松,便于乔木根系的生长。养殖池的排列方式,能够给乔木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也能够确保足够的采光效果。设置的螺旋道,便于构建物的住户方便的到达任意一层的养殖池,欣赏任意一层养殖池的风景。本发明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和较为便利的实施工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克服了乔木生长的空间限制,解决了高层建筑物园林生态圈不完整,解决了抗风、给水、排水以及土体膨胀等技术问题。且施工工艺简单,后继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养殖筒柱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养殖筒柱1,内蓄水池101,养殖土体2,透水支撑层3,透水管4,乔木5,连通口6,养殖池7,养殖土区71,外蓄水区72,螺旋道8,构建物9,连接道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中,一种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它包括养殖筒柱1,在养殖筒柱1的外侧壁从上到下设有多个养殖池7,优选的,各个养殖池7为大致水平的结构,养殖池7设有与养殖筒柱1连接的连通口6,在养殖筒柱1内设有养殖土体2,养殖池7内设有养殖土区71,养殖土区71通过连通口6与养殖土体2连通。由此结构,给养殖池7内的乔木5留出了足够的根系拓展空间,乔木5的根系能够通过连通口6进入到养殖土体2内,而且收集的多余雨水也能够通过养殖池7、连通口6进入到养殖土体2内,从而能够积蓄更多的雨水,避免雨水落入到城市硬化地面导致内涝,并可以通过积蓄的雨水部分的解决后继植株灌溉的问题,减少植株的后继维护成本。还能够减少水的蒸发量。

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养殖筒柱1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养殖筒柱1直接与地面土壤连通。由此结构,养殖筒柱1内的积水能够导入到地面土壤中,优选的,养殖筒柱1直接与原土层连通,从而能够将积水导入到原土层中,进而拓展吸纳能力。

优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养殖筒柱1的高度跨越构建物9的多个楼层;构建物9的各层通过连接道10与养殖筒柱1或养殖池7连接。由此结构,实现在构建物9的各层均可连通至养殖池7,能够在高层建筑物上观赏包括乔木、灌木和花草的组合生态园林,利于形成共生的微生态群落。并且能够享受到由植物群落生产的氧气和负氧离子。尤其是能够利用组合生态园林降低和吸附灰尘。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连通口6的底部高于养殖池7的底部,以将连通口6的底部作为溢流位置,以使养殖池7从上到下分为养殖土区71和外蓄水区72。由此结构,使养殖池7自身也能够蓄积部分的水资源,便于生态园林使用。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养殖土区71和外蓄水区72通过多孔混凝土板或者透水混凝土板隔开,图中未示出。通过蒸发和植株的根须能够利用外蓄水区72的存水,又能够避免乔木烂根,同时也能够便于形成微生态群落。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在养殖筒柱1的内壁还设有内蓄水池101,内蓄水池101位于连通口6的下方。内蓄水池101是较为有效的蓄水构件,能够确保过多的水通过空隙沉降到养殖筒柱1的下方,使水分在养殖筒柱1内分布均匀,确保干旱天气中的乔木也能够汲取到水分,进一步降低乔木的维护成本。进一步优选的,内蓄水池101与最接近的养殖池7作为整体构件浇筑为一体做成装配式构件。内蓄水池同时作为养殖池7和其他附属设施的配重。由此结构,大幅提高整个养殖筒柱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连通口6的直径被设置为足够乔木的部分根系穿入。由此结构,使乔木的根系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从而具有较高的营养吸取空间,具备足够的抗风能力。

可选的方案如图3中,在养殖筒柱1内还设有透水管4,透水管4从上到下贯通整个养殖筒柱1并与地面土壤连通,透水管4的外壁设有多个透水孔。设置的透水管4能够辅助养殖土体2的排水,避免养殖土体2内的水分含量过高。优选的,透水管4内填充有透水支撑层3,所述的透水支撑层3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透水支撑层3同时构成对透水管4的支撑结构。

另一可选的方案如图1中,所述的透水管4的结构为:透水混凝土柱,在透水混凝土柱内设有钢筋笼;或者透水管4的结构为带孔塑料管内填充有石块;由此结构,避免透水管4被养殖土体2挤压变形而影响排水。在透水管4之外设有透水支撑层3,透水支撑层3由废弃混凝土或/和级配石块构成。设置的透水支撑层3能够避免透水管4被堵塞,且透水支撑层3自身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排水效果。

另一可选的方案如图3中,在养殖筒柱1内填充有透水支撑层3,所述的透水支撑层3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另一可选的方案如图3中,在养殖筒柱1内设有钢筋笼,钢筋笼内填充有透水支撑料,所述的透水支撑料由粒径大于5cm小于20cm的建筑废料或石块骨料组成。

透水管4、透水支撑层3或钢筋笼与内蓄水池101的边缘接触。由此结构,能够内蓄水池101能够起到一定承压的效果,避免土体累积受压导致板结。优选的,内蓄水池101的边缘设有浇注体,浇注体伸入到透水管4或透水支撑层3内构成支撑结构。在浇注体内设有钢筋,浇注体的钢筋与内蓄水池101配筋直接连接,构成受力整体。由此结构提高内蓄水池101承压能力。而且能够改善养殖筒柱1的受力结构。

优选的方案如图1~3中,养殖池7沿着养殖筒柱1的外壁交错布置,在同一侧,上下两个养殖池7之间的高度至少超过构建物9单层的层高;由此结构,能够增大乔木向上的生长空间,在高空中获得适于乔木生长的空间。

在水平投影面上,各个养殖池7之间设有空隙,以便于光线通过,以提供植株生长的光源;

优选的方案中,在养殖池7的外围设有螺旋道8,螺旋道8的一侧与各个养殖池7连接,另一侧与构建物9连接。由此结构,便于各层的住户都能够到达各个养殖池7观赏。优选的还设有连接道10便于中间的住户到达养殖池7。在螺旋道8和连接道10设有排水沟,排水沟与构建物9的排水管连接,用于收集雨水至养殖池7和养殖土体2。优选的,螺旋道8和连接道10与构建物9和养殖池7之间为柔性连接,具体为:螺旋道8和连接道10与构建物9和养殖池7各个部分之间留有可变的缝隙,缝隙采用聚氨酯弹性填充。由此结构,以适应不同构建物之间的细微沉降变形。

实施例2:

以改造的方案为例,进一步加以说明。如图1中,对某小高层公寓楼加以改进,本例中所称的高层是指3层以上的建筑物,本发明的方案也能够适用于更高的,例如10层、20层以及33层的建筑物。某小高层公寓楼为5层结构,每层层高5.4米,每层的住户在室内设有隔断上下分隔为一组复式结构。该小高层公寓楼为两栋,两栋公寓楼之间间距为25米。在两栋公寓楼之间建设养殖筒柱1,基坑穿透至原土层,在养殖筒柱1的基坑底部打入多根钢管桩落在基岩上,或者压力浇注使侧摩擦阻力大于养殖筒柱1的沉降压力,养殖筒柱1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设置底层圆筒形钢筋笼,在钢筋笼的位置预留在近场整体浇筑的养殖池7和内蓄水池101的安装空间,交替浇筑养殖筒柱1并安装养殖池7和内蓄水池101装配式构件总成,养殖池7做聚氨酯防水层施工。优选的,整个养殖筒柱1和养殖池7的外接圆直径为15米。养殖筒柱1的壁厚为80cm。在浇筑过程中随浇筑高度同时填充透水支撑层3和养殖土,其中透水支撑层3成圆柱状结构,位于整个养殖筒柱1的中间,养殖土位于靠近养殖筒柱1侧壁的位置。将内蓄水池101边缘的浇注体填埋在透水支撑层3内,通常浇注体为2~3个,沿着浇注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布置,填埋时,确保透水支撑层3具有足够的沉降时间,为内蓄水池101提供足够的支撑。在养殖池7的外缘 预留用于安装螺旋道8和连接道10的牛腿结构,在公寓楼外墙通过预埋落螺栓设置悬挑梁结构,并在悬挑梁的位置开设通行门。待整个养殖筒柱1浇筑完成后,等待沉降到位。大致沉降到位后,安装分块浇筑的螺旋道8和连接道10。施工完成后,安装相应的排水沟、管路和其他配套设施,例如,护栏、景观灯和照明灯等。即完成了养殖筒柱1的施工,在养殖池7和养殖筒柱1的顶部种植包括乔木、灌木和花草配置的植株,构成在构建物9各层均可欣赏的立体生态园林。各层之间能够观赏到高低错落的园林构成的奇特景观,而且能够起到制造氧气、负氧离子和吸附灰尘的效果。与其他的立体生态园林相比,由于乔木的加入,使本申请的景观更加美观,养殖土体2、外蓄水区72和内蓄水池101的结构,能够大幅延长管理人员浇水灌溉的间隔频次,大幅降低维护费用。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生态园林式高层构建物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