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

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

IPC分类号 : E01B1/00,E01B2/00,E01B3/00

申请号
CN202020139774.3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1-21
  • 公开号: 211713525U
  • 公开日: 2020-10-20
  • 主分类号: E01B1/00
  • 专利权人: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包括至少两块的复合轨道单元、填充层、调整层、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设置于复合轨道单元上表面且垂直复合轨道单元轴线,复合轨道单元纵向排布,调整层设置于硬质基础上表面,填充层设置于填充层设置于调整层上表面,复合轨道单元下部设置于填充层内部且复合轨道单元下表面接设置于述调整层上表面,复合轨道单元为预制的整体式结构。对固化道床及轨枕单元进行工厂化预制,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结构质量,实现轨道结构的室内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式施工及伤损后单元化维修。

权利要求

1.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块的复合轨道单元(1)、填充层(2)、调整层(3)、第一钢轨(4)和第二钢轨(5),所述第一钢轨(4)和所述第二钢轨(5)设置于所述复合轨道单元(1)上表面且垂直所述复合轨道单元(1)轴线,所述复合轨道单元(1)纵向排布,所述调整层(3)设置于硬质基础上表面,所述填充层(2)设置于所述调整层(3)上表面,所述复合轨道单元(1)下部设置于所述填充层(2)内部且所述复合轨道单元(1)下表面设置于所述调整层(3)上表面,所述复合轨道单元(1)为预制的整体式结构;所述复合轨道单元(1)包括轨枕(11)、第一固化道床(12)、第二固化道床(13)、第一扣件(14)和第二扣件(15),所述第一固化道床(12)和所述第二固化道床(13)分别相对设置于所述调整层(3)上表面,所述轨枕(11)两端下表面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化道床(12)和所述第二固化道床(13)上表面,所述第一钢轨(4)通过所述第一扣件(14)设置于所述轨枕(11)一端上表面,所述第二钢轨(5)通过所述第二扣件(15)设置于所述轨枕(11)另一端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2)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钢轨(4)最低点和第二钢轨(5)最低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2)为功能性填充碎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道床(12)和所述第二固化道床(13)均为聚氨酯固化碎石道砟道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11)和所述第一固化道床(12)之间、所述轨枕(11)和所述第二固化道床(13)之间均为可拆卸的预制一体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11)两侧的所述填充层(2)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固化道床(12)高度和第二固化道床(13)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道床(12)包括第一固化道床本体(121)和第一安装槽(122),所述第一固化道床本体(121)为立方体,所述第一安装槽(12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化道床本体(121)上表面,所述第一安装槽(122)在所述第一固化道床本体(121)两相邻表面开口,所述轨枕(11)一侧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2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化道床(13)包括第二固化道床本体(131)和第二安装槽(132),所述第二固化道床本体(131)为立方体,所述第二安装槽(132)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化道床本体(131)上表面,所述第二安装槽(132)在所述第二固化道床本体(131)两相邻表面开口,所述轨枕(11)另一侧端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132)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轨道单元(1)之间非接触设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床轨道系统。

背景技术

聚氨酯固化道床是一种新型轨道结构,它是在已经达到稳定的有砟道床内,浇注由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等组成的混合料,并在道砟间完成发泡、膨胀和凝固,使泡沫状聚氨酯弹性材料挤满道砟间的空隙,并牢固粘结道砟颗粒,形成弹性整体道床结构。

该项技术兼备了有砟轨道和无砟轨道的优点,具有弹性及弹性保持能力好、累积变形孝稳定性好、养护工作量小等特点,解决了有砟轨道桥隧区段养护维修困难的技术难题,同时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功能,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了一种合适的轨道结构形式,是对既有轨道结构技术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虽然现阶段我国已在聚氨酯固化道床技术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聚氨酯固化道床依然存在着造价偏高,浇注条件及工艺要求较为严格等问题,制约了聚氨酯固化道床的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现需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可以实现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结构质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造价偏高,浇注条件及工艺要求较为严格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通过对固化道床及轨枕单元进行工厂化预制,从而达到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结构质量的目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包括至少两块的复合轨道单元、填充层、调整层、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设置于复合轨道单元上表面且垂直复合轨道单元轴线,复合轨道单元纵向排布,调整层设置于硬质基础上表面,填充层设置于调整层上表面,复合轨道单元下部设置于填充层内部且复合轨道单元下表面设置于调整层上表面,复合轨道单元为预制的整体式结构;复合轨道单元包括轨枕、第一固化道床、第二固化道床、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第一固化道床和第二固化道床分别相对设置于调整层上表面,轨枕两端下表面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化道床和第二固化道床上表面,第一钢轨通过第一扣件设置于轨枕一端上表面,第二钢轨通过第二扣件设置于轨枕另一端上表面。

可实现轨道结构的室内工厂化预制,道砟清洁度密实度等参数可以得到精确控制;碎石道砟采用柔性固化材料进行固化,道床弹性及刚度不会随列车荷载发生较大变化。

底部调整层可依据线路情况采用级配碎石或自密实混凝土。在工厂内对复合轨道单元进行预制,其中固化道床骨料由指定级配的碎石道砟组成,通过聚氨酯材料进行发泡粘结,将散体碎石道砟与轨枕固化成整体的复合轨道单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填充层高度低于第一钢轨最低点和第二钢轨最低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填充层为功能性填充碎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作为优选方式,第一固化道床和第二固化道床均为聚氨酯固化碎石道砟道床。

聚氨酯固化道床不再是散粒体结构,而是固结的整体结构。在列车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能极大程度上减少由道砟颗粒之间的相对错动所引起的道床残余变形,又因碎石颗粒之间的空隙被处于压缩状态的膨化聚氨酯所填充,减小了碎石颗粒接触点(面)上的应力,延缓了道砟颗粒的破碎和粉化,从而道床绝对累积变形仅为普通碎石道床的十分之一。聚氨酯固化道床中挤入道砟颗粒之间的聚氨酯具有弹性,使道砟颗粒之间的联结为柔性联结,因此,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内部结构可以沿聚氨酯挤压层撕开,而不会造成道砟颗粒的破坏,能够保证聚氨酯固化道床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呈现出良好的弹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作为优选方式,轨枕和第一固化道床之间、轨枕和第二固化道床之间均为可拆卸的预制一体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作为优选方式,轨枕两侧的填充层高度大于等于第一固化道床高度和第二固化道床高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作为优选方式,第一固化道床包括第一固化道床本体和第一安装槽,第一固化道床本体为立方体,第一安装槽设置于第一固化道床本体上表面,第一安装槽在第一固化道床两相邻表面开口,轨枕一侧端部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作为优选方式,第二固化道床包括第二固化道床本体和第二安装槽,第二固化道床本体为立方体,第二安装槽设置于第二固化道床本体上表面,第二安装槽在第二固化道床两相邻表面开口,轨枕另一侧端部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

由于轨下道砟颗粒之间的孔隙被聚氨酯材料所填充,并采用了增设排水垫层的方式进行排水,因此在增强道床排水力学性能的同时,杜绝了传统道床由外部侵入粉尘所引发的道床脏污。因而无需日常捣固、清筛等养护维修作业。不仅极大程度上节省了轨道的养护维修开支,还避免了捣固、清筛作业对道砟颗粒所带来的二次伤损。起到了延长道床使用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复合轨道单元之间非接触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其施工分为如下步骤:

S1.将预制成型的复合轨道单元运输至施工现场,采用装配式工法将道床轨枕单元沿线路纵向按照预定间隔摆放在下部基础上;

S2.将第一扣件、第二扣件安装在轨枕上,通过第一扣件和第二扣件安装第一钢轨和第二钢轨;

S3.通过复合轨道单元底部的调整层进行线路精调,使轨道几何尺寸达到要求。

S4.在轨枕中间及单元侧边填筑功能性级配碎石道砟。

当线路后期发生病害需要养护维修时,先通过扣件进行调整维修,当超出扣件调整量后,通过复合轨道单元底部的调整层进行调整,当扣件及调整层均无法调整时,直接更换不同道床厚度的复合轨道单元。

预制块之间设置一定间隔,以确保后期轨道结构的可维修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对固化道床及轨枕单元进行工厂化预制,降低综合成本,提高结构质量,实现轨道结构的室内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式施工及伤损后单元化维修;

(2)采用整体化结构,结构整体性强、无需日常养护维修、伤损后易修复、技术经济性突出;

(3)增强了固化道床对轨枕的侧向包裹,从而增加了结构稳定性;

(4)相邻的复合轨道单元之间设置一定间隔,以确保后期轨道结构的可维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竖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俯视示意图;

图3为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复合轨道单元示意图;

图4为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第一固化道床示意图;

图5为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第二固化道床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复合轨道单元;11、轨枕;12、第一固化道床;121、第一固化道床本体;122、第一安装槽;13、第二固化道床;131、第二固化道床本体;132、第二安装槽;14、第一扣件;15、第二扣件;2、填充层;3、调整层;4、第一钢轨;5、第二钢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包括至少两块的复合轨道单元1、填充层2、调整层3、第一钢轨4和第二钢轨5,第一钢轨4和第二钢轨5设置于复合轨道单元1上表面且垂直复合轨道单元1轴线,复合轨道单元1纵向排布,调整层3设置于硬质基础上表面,填充层2设置于调整层3上表面,复合轨道单元1下部设置于填充层2内部且复合轨道单元1下表面接设置于述调整层3上表面,复合轨道单元1为预制的整体式结构。填充层2高度低于第一钢轨4最低点和第二钢轨5最低点。填充层2为功能性填充碎石。复合轨道单元1之间非接触设置。

如图3所示,复合轨道单元1包括轨枕11、第一固化道床12、第二固化道床13、第一扣件14和第二扣件15,第一固化道床12和第二固化道床13分别相对设置于调整层3上表面,轨枕11两端下表面分别设置于第一固化道床12和第二固化道床13上表面,第一钢轨4通过第一扣件14设置于轨枕11一端上表面,第二钢轨5通过第二扣件15设置于轨枕11另一端上表面。第一固化道床12和第二固化道床13均为聚氨酯固化碎石道砟道床。轨枕11和第一固化道床12之间、轨枕11和第二固化道床13之间均为可拆卸的预制一体式。轨枕11两侧的填充层2高度大于等于第一固化道床12高度和第二固化道床13高度。

如图4所示,第一固化道床12包括第一固化道床本体121和第一安装槽122,第一固化道床本体121为立方体,第一安装槽122设置于第一固化道床本体121上表面,第一安装槽122在第一固化道床121两相邻表面开口,轨枕11一侧端部设置于第一安装槽122内。

如图5所示,第二固化道床13包括第二固化道床本体131和第二安装槽132,第二固化道床本体131为立方体,第二安装槽132设置于第二固化道床本体131上表面,第二安装槽132在第二固化道床131两相邻表面开口,轨11枕另一侧端部设置于第二安装槽132内。

聚氨酯道床和轨枕11之间的协调工作状态和碎石道床类似,轨枕11和第一固化道床12、第二固化道床13之间不是一种完全固结的关系。利用道床的弹性,可以防止轨底和道床顶面之间的夯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装配式固化道床轨道系统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