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包括电器箱本体,所述电器箱本体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安装有360°全景摄像头,所述电器箱本体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无线发射天线,所述电器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船舶识别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数据编码模块、单片机和无线发射模块,且船舶识别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数据编码模块、单片机和无线发射模块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采用了物联网的技术,可以对航道内的船舶进行计量,可以通过船舶的计量来实时管理航道内船舶的流量,可以避免同一航道内的船舶数量过多而照成航道内拥挤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船舶行驶的安全性,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
1.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包括电器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箱本体(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安装有360°全景摄像头(5),所述电器箱本体(1)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无线发射天线(6),所述电器箱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船舶识别模块(7)、图像采集模块(8)、数据编码模块(9)、单片机(10)和无线发射模块(11),且电器箱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船舶识别模块(7)、图像采集模块(8)、数据编码模块(9)、单片机(10)和无线发射模块(1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箱本体(1)前端面上设置有密封门(2),所述密封门(2)前端面一侧上设置有安全锁(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箱本体(1)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上开设有(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60°全景摄像头(5)的输出端与船舶识别模块(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船舶识别模块(7)的输出端与图像采集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模块(8)的输出端与数据编码模块(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编码模块(9)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10)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模块(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11)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天线(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天线(6)的输出端与物联网(12)的输入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物联网(12)的输出端与无线接收天线(13)的输入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天线(13)的输出端与无线接收模块(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14)的输出端与数据解码模块(15)电性连接,所述数据解码模块(15)的输出端与船舶数据对比模块(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船舶数据对比模块(16)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库(17)和计算机(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计算机(18)的输出端与计量器(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道船舶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航道的狭义理解等同于航槽。因为航道应当有尺度标准和设标界限,航道位置可以随河床演变或水位变动而随时移动,航道尺度也可以随季节与水位变化以及治理工程的实施而有所调整。除了运河、通航渠道和某些水网地区的航道以外,航道宽度总是小于河槽的宽度。在天然河流、湖泊、水库内,航道的设定范围总是只占水面宽度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用航标标示出的可供船舶航行利用的这一部分水域,受到客观自然条件的制约。在天然条件下,不同水位期能供船舶安全通航的那一部分水域,既有尺度要求,也有水流条件的要求。在某些特定的航段内,还受到过河建筑物如桥梁、过江管道、缆线的限制。因此,狭义的航道是一个在三维空间尺度上既有要求、又有限制的通道。
但是目前不能对航道内的船舶进行计数,也就不清楚某个航道内的船舶具体数量,若同一个航道内的船舶数量过多的话,会照成这个航道的拥堵,有可能造成两个船舶之间的碰撞,安全性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包括电器箱本体,所述电器箱本体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安装有360°全景摄像头,所述电器箱本体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无线发射天线,所述电器箱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船舶识别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数据编码模块、单片机和无线发射模块,且船舶识别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数据编码模块、单片机和无线发射模块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电器箱本体前端面上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前端面一侧上设置有安全锁。
优选的,所述电器箱本体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360°全景摄像头的输出端与船舶识别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船舶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编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编码模块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发射模块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天线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发射天线的输出端与物联网的输入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物联网的输出端与无线接收天线的输入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无线接收天线的输出端与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数据解码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解码模块的输出端与船舶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船舶数据对比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库和计算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计算机的输出端与计量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360°全景摄像头、无线发射天线、船舶识别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数据编码模块、单片机、无线发射模块、物联网、无线接收天线、无线接收模块、数据解码模块、船舶数据对比模块、数据库、计算机和计量器的配合设置,360°全景摄像头可以实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拍摄,船舶识别模块对360°全景摄像头拍摄的内容进行实时船舶识别,并将识别的数据发送给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对图像数据内的船舶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好的数据发送给数据编码模块进行编码,数据编码模块将编码好的数据发送给单片机,单片机将数据发送给无线发射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无线发射天线,无线发射天线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物联网将数据发送给无线接收天线,无线接收天线将收据发送给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数据解码模块,数据解码模块对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的数据发送给船舶数据对比模块,船舶数据对比模块将数据库内的各种船舶图像进行对比,若对比的结果属于船舶,计算机控制计量器进行进数,从而本实用信息可以对航道内的船舶进行计量,可以通过船舶的计量来实时管理航道内船舶的流量,可以避免同一航道内的船舶数量过多而照成航道内拥挤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船舶行驶的安全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器箱本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流程框图。
图中:1、电器箱本体;2、密封门;3、安全锁;4、固定板;401、固定孔;5、360°全景摄像头;6、无线发射天线;7、船舶识别模块;8、图像采集模块;9、数据编码模块;10、单片机;11、无线发射模块;12、物联网;13、无线接收天线;14、无线接收模块;15、数据解码模块;16、船舶数据对比模块;17、数据库;18、计算机;19、计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包括电器箱本体1,电器箱本体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处安装有360°全景摄像头5,电器箱本体1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无线发射天线6,电器箱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船舶识别模块7、图像采集模块8、数据编码模块9、单片机10和无线发射模块11,且船舶识别模块7、图像采集模块8、数据编码模块9、单片机10和无线发射模块11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电器箱本体1前端面上设置有密封门2,密封门2前端面一侧上设置有安全锁3,电器箱本体1的两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板4,固定板4上开设有401,360°全景摄像头5的输出端与船舶识别模块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船舶识别模块7的输出端与图像采集模块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图像采集模块8的输出端与数据编码模块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数据编码模块9的输出端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单片机10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模块1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无线发射模块11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天线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无线发射天线6的输出端与物联网12的输入端无线信号连接,物联网12的输出端与无线接收天线13的输入端无线信号连接,无线接收天线13的输出端与无线接收模块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无线接收模块14的输出端与数据解码模块15电性连接,数据解码模块15的输出端与船舶数据对比模块1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船舶数据对比模块16的输出端分别与数据库17和计算机1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计算机18的输出端与计量器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航道两侧的岸边,或者安装到桥梁底下,接通外部电源,通过360°全景摄像头5、无线发射天线6、船舶识别模块7、图像采集模块8、数据编码模块9、单片机10、无线发射模块11、物联网12、无线接收天线13、无线接收模块14、数据解码模块15、船舶数据对比模块16、数据库17、计算机18和计量器19的配合设置,360°全景摄像头5可以实时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拍摄,船舶识别模块7对360°全景摄像头5拍摄的内容进行实时船舶识别,并将识别的数据发送给图像采集模块8,图像采集模块8对图像数据内的船舶图像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好的数据发送给数据编码模块9进行编码,数据编码模块9将编码好的数据发送给单片机10,单片机10将数据发送给无线发射模块11,无线发射模块11将数据发送给无线发射天线6,无线发射天线6将数据发送给物联网12,物联网12将数据发送给无线接收天线13,无线接收天线13将收据发送给无线接收模块14,无线接收模块14将数据发送给数据解码模块15,数据解码模块15对数据进行解码并将解码的数据发送给船舶数据对比模块16,船舶数据对比模块16将数据库17内的各种船舶图像进行对比,若对比的结果属于船舶,计算机18控制计量器19进行进数,从而本实用信息可以对航道内的船舶进行计量,可以通过船舶的计量来实时管理航道内船舶的流量,可以避免同一航道内的船舶数量过多而照成航道内拥挤的情况发生,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船舶行驶的安全性,实用性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一种航道船舶用流量计量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