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它由三脚架、下圆管、上圆管、槽形板组成;三脚架通过橡胶脚置于车顶或地面上,下圆管插入三脚架中央位置的孔内,上圆管插入下圆管孔内,上圆管的上部焊接槽形板;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则放入槽形板内;这样,由于有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就可以使后面的小车早早地看到前面发生了什么交通状况,就可以提前换道或绕道,这样就不会产生交通阻塞,保证道路的顺畅;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三脚架(2)、下圆管(3)、上圆管(4)、槽形板(7)组成;三脚架(2)以橡胶脚(1)作为支撑并置于小车顶(8)或地面上,下圆管(3)插入三脚架(2)中央位置的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脚架(2)是由3个长条形构成的结构并互成120°,中央位置有一个深为h1、直径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圆管(3)的上端焊有一截连接管(6),其长度为E3,连接管(6)内径等于下圆管(3)外径,焊接配合长度为E3-F3,F3为露出下圆管(3)的长度;下圆管(3)的下端插入三脚架(2)中央部位的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圆管(4)的下端有一截插入连接管(6)孔内并被下圆管(3)顶端托住,插入深度为F3,上圆管(4)下端的有公差要求的长度F4大于或等于连接管(6)管孔长度F3,即F4>=F3;上圆管(4)上端焊接有槽形板(7)。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脚架(2)、下圆管(3)、上圆管(4)以及槽形板(7)采用塑料制作,或采用金属制作,橡胶脚(1)材料为橡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事故警示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
背景技术
在城市道路交通中,开车的司机都有这样的经历:前面出现了交通事故,后面的司机并不知道,不知道前面在什么位置发生了交通事故,以至于后面排着长长的车队,影响交通的流畅性;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呢,因为一般来说,出交通事故后司机会把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放在车尾的路上,因为位置低,后面的司机是看不到的;所以,如果将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放在比较高的位置,比如说放在司机自己小车的车顶上,后面的司机很远就可以看得到,就可以提前换道或绕道,这样就不会产生交通阻塞,保证道路的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交通事故警示装置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简单方便的交通事故警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三脚架、下圆管、上圆管、槽形板组成;三脚架以橡胶脚作为支撑并置于小车顶或地面上,下圆管插入三脚架中央位置的孔Øb内,上圆管插入下圆管上端的连接管孔内,上圆管的上部与槽形板焊接成一体;(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则放入槽形板内(见图1-图10)。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脚架是由3个长条形构成的结构并互成120°,中央位置有一个深为h1、直径为Øb的不透圆孔;3个长条形结构的端部下面各有一个孔,用来安装圆柱形橡胶脚,圆柱形橡胶脚直径Øa,插深h2(见图1、图2、图3);Øa 孔内有3个宽度为t,径向深度为1mm的均匀分布的槽(见图4),以便装入橡胶脚1时排气;3个长条形结构的截面尺寸W和h可以调节,3个长条形结构各处的壁厚要尽量均匀(见图3)。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圆管的上端焊有一截较大直径的连接管,其长度为E3(见图5),连接管内径等于下圆管外径,焊接配合长度为E3-F3,F3为露出下圆管的长度; 下圆管的下端插入三脚架中央部位的孔Øb, 两者为间隙配合即ØbH11/f11;下圆管长度H3可以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圆管的下端有一截插入连接管孔内并被下圆管顶端托住,插入深度为F3(见图5、图6、图9、图10),上圆管下端的有公差要求的长度F4大于或等于连接管管孔长度F3,即 F4>=F3(见图6和图10); 上圆管上端焊接有槽形板(见图6、图7和图8);(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和槽形板的关系可参见图6、图7、图8;上圆管总高度H4(见图6)可以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脚架、下圆管、上圆管(含槽形板)采用塑料制作,或采用金属制作,橡胶脚材料为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脚架、下圆管、上圆管(含槽形板)使用完后,分拆,然后装入收纳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三脚架、下圆管、上圆管、槽形板组成;三脚架通过橡胶脚置于车顶或地面上,下圆管插入三脚架中央位置的孔内,上圆管插入下圆管孔内,上圆管的上部焊接槽形板;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则放入槽形板内;这样,由于有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就可以使后面的小车早早地看到前面发生了什么交通状况,就可以提前换道或绕道,这样就不会产生交通阻塞,保证道路的顺畅;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B旋转剖视图;
图4为图3中X向视图;
图5为件3的结构图;
图6为件4(含件7)的结构图;
图7为图6中的C向视图(即件7的俯视图)
图8为图6中的D向视图(即件7的左视图);
图9为图1中的K放大图;
图10为件3、件4装配关系图;
图中:1、橡胶脚(数量:3个);2、三脚架(数量:1个);3、下圆管;4、上圆管;5、(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6、连接管;7、槽形板;8、汽车车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三脚架2、下圆管3、上圆管4、槽形板7组成;三脚架2以橡胶脚1作为支撑并置于小车顶8或地面上,下圆管3插入三脚架2中央位置的孔Øb内,上圆管4插入下圆管3上端的连接管6孔内,上圆管4的上部与槽形板7焊接成一体;(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5则放入槽形板7内(见图1-图10)。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脚架2是由3个长条形构成的结构并互成120°,中央位置有一个深为h1、直径为Øb的不透圆孔;3个长条形结构的端部下面各有一个孔,用来安装圆柱形橡胶脚1,圆柱形橡胶脚1直径Øa,插深h2(见图1、图2、图3);Øa 孔内有3个宽度为t,径向深度为1mm的均匀分布的槽(见图4),以便装入橡胶脚1时排气;3个长条形结构的截面尺寸W和h可以调节,3个长条形结构各处的壁厚要尽量均匀(见图3)。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圆管3的上端焊有一截较大直径的连接管6,其长度为E3(见图5),连接管6内径等于下圆管3外径,焊接配合长度为E3-F3,F3为露出下圆管3的长度; 下圆管3的下端插入三脚架2中央部位的孔Øb, 两者为间隙配合即ØbH11/f11;下圆管3长度H3可以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圆管4的下端有一截插入连接管6孔内并被下圆管3顶端托住,插入深度为F3(见图5、图6、图9、图10),上圆管4下端的有公差要求的长度F4大于或等于连接管6管孔长度F3,即F4>=F3(见图6和图10); 上圆管4上端焊接有槽形板7(见图6、图7和图8);(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5和槽形板7的关系可参见图6、图7、图8;上圆管4总高度H4(见图6)可以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脚架2、下圆管3、上圆管4(含槽形板7)采用塑料制作,或采用金属制作,橡胶脚1材料为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脚架2、下圆管3、上圆管4(含槽形板7)使用完后,分拆,然后装入收纳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其特征在于:它由三脚架、下圆管、上圆管、槽形板组成;三脚架通过橡胶脚置于车顶或地面上,下圆管插入三脚架中央位置的孔内,上圆管插入下圆管孔内,上圆管的上部焊接槽形板;红色三角形交通事故警示牌则放入槽形板内;这样,由于有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就可以使后面的小车早早地看到前面发生了什么交通状况,就可以提前换道或绕道,这样就不会产生交通阻塞,保证道路的顺畅;本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很显然,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列举的实例,任何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一种置于小车顶上的交通事故警示牌支架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