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钳子。该钳子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第一钳头的中部与第二钳头的中部铰接;第一钳头上远离第一钳口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把手,第二钳头上远离第二钳口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把手;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使钳子在闭合状态和张开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把手与第一钳头可转动连接,第二把手与第二钳头可转动连接;第一钳头和第一把手的连接处、第二钳头和第二把手的连接处上均设置有一锁紧件,锁紧件用于将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锁止在相应的位置。需要使用钳子作业时,操作人员能够旋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并通过锁紧件锁止在相应的位置,增加了钳子的操作方向和使用范围,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钳子,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与所述第二钳头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钳头的中部与所述第一钳头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钳头上设置有第一钳口部,所述第二钳头上设置有第二钳口部,所述钳子具有所述第一钳口部与所述第二钳口部相接触的闭合状态和所述第一钳口部与所述第二钳口部相分离的张开状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钳头上远离所述第一钳口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钳头上远离所述第二钳口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之间形成有移动空间,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使所述钳子在闭合状态和张开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钳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二钳头可转动连接;以及
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一把手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钳头和所述第二把手的连接处上均设置有一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锁止在相应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头上远离所述第一钳口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钳头上远离所述第二钳口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钳头的平面内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为螺纹轴,所述第一、第二把手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转轴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蝶形螺母,所述蝶形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转轴上,所述蝶形螺母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第二把手的外壁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锁止部,位于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一把手的连接处的所述锁紧件上的锁止部与所述第一把手螺纹连接,所述锁止部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把手并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轮廓相抵;位于所述第二钳头和所述第二把手的连接处的所述锁紧件上的锁止部与所述第二把手螺纹连接,所述锁止部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把手并与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轮廓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还包括手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把手之间形成的移动空间与所述第一、第二钳头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一、第二把手能够旋转至与所述第一、第二钳头平行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口部和所述第二钳口部上均设置有锯齿部和剪切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钳子。
背景技术
钳子,是一种用于夹持、固定加工工件或者扭转、弯曲、剪断金属丝线的手工工具。钳子的外形呈V形,通常包括手柄、钳腮和钳嘴三个部分。钳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两根杠杆,在中部的一个点上,用销子交叉连接在一起,使两端能够相对活动,只要用手操作尾端,就可使另一端夹捏物件。
现有技术中的钳子的手柄和钳腮固定为一体式结构,在空间较小的地方,钳嘴能够夹持住工件,但手柄和钳腮的一体式结构限制了手柄的操作方向,造成手柄施力不便,限制了钳子的使用范围,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把手能够根据操作需要旋转至相应位置的钳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钳子,第一、第二把手能够相对第一、第二钳头旋转,便于在空间不大的地方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钳子,包括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钳头与所述第二钳头交叉设置,所述第二钳头的中部与所述第一钳头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钳头上设置有第一钳口部,所述第二钳头上设置有第二钳口部,所述钳子具有所述第一钳口部与所述第二钳口部相接触的闭合状态和所述第一钳口部与所述第二钳口部相分离的张开状态,所述第一钳头上远离所述第一钳口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钳头上远离所述第二钳口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之间形成有移动空间,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使所述钳子在闭合状态和张开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钳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二钳头可转动连接;以及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一把手的连接处、所述第二钳头和所述第二把手的连接处上均设置有一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用于将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锁止在相应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头上远离所述第一钳口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钳头上远离所述第二钳口部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把手与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转轴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能够在垂直于所述第一钳头的平面内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为螺纹轴,所述第一、第二把手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转轴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为蝶形螺母,所述蝶形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第二转轴上,所述蝶形螺母的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第二把手的外壁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包括锁止部,位于所述第一钳头和所述第一把手的连接处的所述锁紧件上的锁止部与所述第一把手螺纹连接,所述锁止部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把手并与所述第一转轴的外轮廓相抵;位于所述第二钳头和所述第二把手的连接处的所述锁紧件上的锁止部与所述第二把手螺纹连接,所述锁止部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把手并与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轮廓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还包括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把手之间形成的移动空间与所述第一、第二钳头相匹配,以使所述第一、第二把手能够旋转至与所述第一、第二钳头平行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钳口部和所述第二钳口部上均设置有锯齿部和剪切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把手和第一钳头可转动连接,第二把手和第二钳头可转动连接,锁紧件将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锁止在相应的位置。需要使用钳子作业时,操作人员能够旋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并通过锁紧件锁止在相应的位置,增加了钳子的操作方向和使用范围,便于在空间不大的地方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相向或背向移动,以使钳子在闭合状态和张开状态之间切换,以夹持工件进行相应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钳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钳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钳子的旋转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钳子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钳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中钳子处于锁紧状态时锁紧件、第一把手和第一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100-钳子,101-第一钳头,102-第二钳头,103-第一钳口部,104-第一转动部,105-第一连接部,106-第二钳口部,107-第二转动部,108-第二连接部, 109-销轴,110-第一转轴,111-第二转轴,112-第一把手,113-第二把手,114- 旋转部,115-锁紧件,116-旋转孔,117-锯齿部,118-剪切刃,119-移动空间;
200-钳子,201-第一钳头,202-第二钳头,210-第一转轴,211-第二转轴, 212-第一把手,213-第二把手,214-旋转部,215-锁紧件,216-旋转孔,220- 锁止部,221-卡紧部,222-手柄,223-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解释以下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上”、“下”、“左”、“右”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结构起限定作用。
【实施例一】
图1-图6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中的钳子1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钳子100,包括第一钳头101和第二钳头102,第一钳头101和第二钳头102交叉设置,第二钳头102的中部通过销轴109与第一钳头101的中部铰接,以使第一钳头101和第二钳头102能够相对转动。具体的,第一钳头101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钳口部103、第一转动部104和第一连接部105,第二钳头102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二钳口部106、第二转动部107和第二连接部108,第一转动部104的中心位置和第二转动部107的中心位置穿设有一销轴109。第一转动部104和第二转动部107的厚度之和与第一、第二钳口部103、106的厚度一致,且第一转动部104和第二转动部107的厚度之和与第一、第二连接部105、108的厚度一致;第一钳头101和第二钳头102组装完后,第一钳头101的上端面与第二钳头102的上端面平齐,第一钳头101的下端面与第二钳头102的下端面平齐,以便于第一钳头101和第二钳头102均匀受力,便于操作。
钳子100具有第一钳口部103与第二钳口部106相接触的闭合状态和第一钳口部103与第二钳口部106相分离的张开状态,当钳子100处于闭合状态时,能够夹持或操作工件,当钳子100处于张开状态时,能够松开夹持的工件,进行下一操作。
第一钳头101上远离第一钳口部10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把手112,第二钳头102上远离第二钳口部106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把手113;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之间形成有移动空间119,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能够相向或背向移动,以使钳子100在闭合状态和张开状态之间切换。操作人员通过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配合形成对第一钳头101和第二钳头102的握持力,即形成对工件的夹持力。
第一把手112和第一钳头101上的第一连接部105可转动连接,第二把手 113与第二钳头102上的第二连接部108可转动连接;以及
第一钳头101上的第一连接部105和第一把手112的连接处、第二钳头102 上的第二连接部108和第二把手113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一锁紧件115,该锁紧件 115用于将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锁止在相应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把手112和第一钳头101可转动连接,第二把手 113和第二钳头102可转动连接,锁紧件115将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锁止在相应的位置。需要使用钳子100作业时,操作人员能够旋转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并通过锁紧件115锁止在相应的位置,增加了钳子100的操作方向和使用范围,便于在空间不大的地方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钳头101的第一连接部10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 110,其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第一把手112的端部设置有旋转部114,该旋转部114内设置有旋转孔116,该旋转孔116与第一转轴110相匹配,第一转轴110 穿设在该旋转孔116内,使第一把手112的旋转部114与第一转轴110可转动连接;第二钳头102的第一连接部10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转轴111,其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第二把手113与第一把手112的内部结构均相同,第二把手113和第二转轴111的连接方式与上述第一把手112和第一转轴110的连接方式相同,以使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能够相对第一钳头101、第二钳头102转动。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转轴110的延伸方向和第二转轴111的延伸方向相反,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能够在垂直于第一钳头101的平面内旋转,以使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能够绕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旋转360°,增加了钳子100的使用范围。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转轴110和第二转轴111为螺纹轴,第一把手112 和第一转轴110螺纹连接,第二把手113和第二转轴111螺纹连接,相对增加了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转动的平稳性。
如图1和图4所示,旋转部114的端面为平面。锁紧件115为蝶形螺母,相应的蝶形螺母螺纹连接在第一转轴110或第二转轴111上,蝶形螺母的一端面与第一把手112或第二把手113上的旋转部114的外端面相抵。
如图5所示,第一钳口部103和第二钳口部106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锯齿部 117和剪切刃118,能够夹持工件进行操作或对电线等进行剪切,相对增加了钳子100的使用范围。
如图6所示,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之间形成的移动空间119与第一钳头101、第二钳头102相匹配,以使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能够旋转至与第一钳头101和第二钳头102平行的位置,钳子100不使用时可以将钳子100 旋转至折叠状态便于携带。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使用钳子100作业时,操作人员旋松蝶形螺母,转动第一把手112至所需位置,旋紧蝶形螺母;重复上述操作,将第二把手113转动并锁止在与第一把手112相应的位置,即可握紧第一把手112和第二把手113使第一钳头101和第二钳头102相向或背向移动进行操作。
【实施例二】
图7-图9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中钳子200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钳子200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钳子200具有不同的锁紧件215。因此,以下重点对本实施例中的锁紧件215进行说明。省略对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似的要素的说明。
如图7-9所示,第一转轴210和第二转轴211为非螺纹杆状,第一转轴210 或第二转轴211穿过第一把手212或第二把手213上的旋转孔216。
如图8和图9所示,锁紧件215包括锁止部220、卡紧部221和手柄222,锁止部220、卡紧部221和手柄222依次固定连接。锁止部220与第一把手212上的旋转部214螺纹连接,当旋转完第一把手212时,锁止部220的端部穿过旋转部 214并与第一转轴210的外轮廓相抵,卡紧部221朝向锁止部220的一侧抵在旋转部214的侧面上,以锁止第一把手212在相应的位置。第二把手213和锁紧件 215的连接方式与第一把手212和锁紧件215的连接方式相同,以锁止第二把手 213在相应的位置。通过设置手柄222增加锁紧件215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优选的,如图7所示,第一转轴210和第二转轴211背向第一把手212、第二把手213的端部设置有限位部223,限位部223的直径大于旋转孔216的直径,避免旋转过程中第一把手212、第二把手213从第一转轴210或第二转轴211上滑落。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使用钳子200作业时,操作人员旋转锁紧件215的手柄222,使锁止部220的端部脱离第一转轴210的外轮廓,转动第一把手212至所需位置,旋紧锁紧件215,使锁止部220的端部与第一转轴210的外轮廓相抵;重复上述相应的操作,将第二把手213转动并锁止在与第一把手212相应的位置,即可握紧第一把手212和第二把手213使第一钳头201和第二钳头202相向或背向移动进行操作。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钳子,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做出任何改造、修饰以及变动。本实用新型包括上述具体实施方案及其任何等同形式。
一种钳子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