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中,包括:主机箱,其设置于一绝缘杆的上端;侧机座,其左端与主机箱的上部连接;钳口开合丝杆,其设置于侧机座内,其由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左钳体,其设置于侧机座的左端;右钳体,其设置于侧机座的右部,其上端与一钳口开合螺母连接,钳口开合螺母与钳口开合丝杆啮合连接;磨料夹爪,两个磨料夹爪套设于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上端,两个磨料夹爪分别与两个夹紧弹簧连接;以及测试夹片,两个测试夹片分别设置于两个钳体上,当夹紧弹簧未被压缩时,磨料夹爪的爪面凸出的距离大于测试夹片的夹持面凸出的距离。本发明能够对外接引线去除氧化层,且在夹持时具有自锁功能,以保证试验过程的稳定和准确。
权利要求
1.一种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箱,其设置于一绝缘杆的上端;
侧机座,其左端与所述主机箱的上部固定连接;
钳口开合丝杆,其设置于所述侧机座内;该钳口开合丝杆由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
左钳体,其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机座的左端;
右钳体,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侧机座的右部,该右钳体的上端与一钳口开合螺母连接,所述钳口开合螺母与所述钳口开合丝杆啮合连接;
磨料夹爪,其爪面设置有磨料;两个该磨料夹爪分别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相对地套设于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上端,且该两个磨料夹爪分别与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内的夹紧弹簧连接;以及
测试夹片,两个该测试夹片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上,当所述两个夹紧弹簧未被压缩时,所述两个磨料夹爪的爪面向外凸出的距离大于该两个测试夹片的夹持面向外凸出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平行于所述侧机座的升降杆,该两个升降杆的左端分别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前后两个侧面上,且该两个升降杆由一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上部的第一驱动轴;一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圆柱齿轮;一与所述钳口开合丝杆的左端连接的冠齿轮,该冠齿轮与所述圆柱齿轮啮合连接;以及一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进行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升降丝杆;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升降杆的左端连接的升降螺母,该两个升降螺母分别与所述两个升降丝杆啮合连接;一位于所述两个升降丝杆的中间的第二驱动轴,该第二驱动轴设置有一升降齿轮;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升降丝杆上的传动齿轮,该两个传动齿轮共同与所述升降齿轮啮合连接;以及一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轴进行转动的第二动力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所述绝缘杆,所述绝缘杆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下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轴进行转动;
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中部的挡板,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上端活动穿过该挡板;一离合器,该离合器的离合器上体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下端连接,该离合器的离合器下体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上端连接;以及一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上部且夹设于所述离合器下体与所述挡板之间的复位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还包括一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包括:一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上端连接的制动丝杆,该制动丝杆的上部套设于一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上部的制动套管内;一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制动套管内的中部的上制动滑台,所述制动丝杆的上部活动穿过该上制动滑台;一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制动套管的下端的下制动滑台,该下制动滑台开设有一用于与所述制动丝杆的下部进行啮合连接的螺孔;以及一夹设于所述上制动滑台与所述制动套管的顶端之间的增强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销轴,所述两个测试夹片的中部分别通过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两个销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箱的下端低于所述左钳体的下端,且所述主机箱的下端设置有一向上倾斜延伸至所述左钳体的下端的导向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和监测的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空接线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许多电气设备的外接引线位置较高,因此在对这些电气设备进行电气试验时,工作人员需乘坐升降车或者使用梯子才能完成试验装置与电气设备的外接引线的连接。这种接线方法操作复杂、工作效率低,工作人员在接线过程中存在摔伤或触电的危险。现在,工作人员也开始使用一些高空接线装置进行辅助接线,以提高高空接线的安全性。这些高空接线装置一般包括一与试验装置连接的线夹和一举升杆,线夹通过卡槽连接机构安装在举升杆的上端,举升杆为伸缩式绝缘杆。利用举升杆将线夹举至电气设备的外接引线处,再通过夹口机构控制线夹的开合,以使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就可以完成试验装置与电气设备的外接引线的连接。但是,由于电气设备的外接引线长久地裸露在空气中,其表面容易形成氧化层,现有的高空接线装置的线夹没有去除外接引线表面的氧化层的功能,因此容易导致试验装置的试验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对电气设备的检修或监测。且由于现有的高空接线装置的线夹缺乏自锁功能,故线夹的夹口与外接引线的连接不稳定,外接引线容易松脱,从而影响试验过程。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接线夹持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高空接线装置的线夹缺乏去除氧化层功能和自锁功能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中,包括:主机箱,其设置于一绝缘杆的上端;侧机座,其左端与所述主机箱的上部固定连接;钳口开合丝杆,其设置于所述侧机座内;该钳口开合丝杆由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左钳体,其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侧机座的左端;右钳体,其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侧机座的右部,该右钳体的上端与一钳口开合螺母连接,所述钳口开合螺母与所述钳口开合丝杆啮合连接;磨料夹爪,其爪面设置有磨料;两个该磨料夹爪分别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相对地套设于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上端,且该两个磨料夹爪分别与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内的夹紧弹簧连接;以及测试夹片,两个该测试夹片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上,当所述两个夹紧弹簧未被压缩时,所述两个磨料夹爪的爪面向外凸出的距离大于该两个测试夹片的夹持面向外凸出的距离。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两个平行于所述侧机座的升降杆,该两个升降杆的左端分别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前后两个侧面上,且该两个升降杆由一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升降。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上部的第一驱动轴;一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驱动轴上的圆柱齿轮;一与所述钳口开合丝杆的左端连接的冠齿轮,该冠齿轮与所述圆柱齿轮啮合连接;以及一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轴进行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升降丝杆;两个分别与所述两个升降杆的左端连接的升降螺母,该两个升降螺母分别与所述两个升降丝杆啮合连接;一位于所述两个升降丝杆的中间的第二驱动轴,该第二驱动轴设置有一升降齿轮;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升降丝杆上的传动齿轮,该两个传动齿轮共同与所述升降齿轮啮合连接;以及一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轴进行转动的第二动力机构。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为所述绝缘杆,所述绝缘杆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下端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轴进行转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主机箱内的中部的挡板,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上端活动穿过该挡板;一离合器,该离合器的离合器上体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下端连接,该离合器的离合器下体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上端连接;以及一套设于所述第二驱动轴的上部且夹设于所述离合器下体与所述挡板之间的复位弹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还包括一制动装置,该制动装置包括:一下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轴的上端连接的制动丝杆,该制动丝杆的上部套设于一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机箱的上部的制动套管内;一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制动套管内的中部的上制动滑台,所述制动丝杆的上部活动穿过该上制动滑台;一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制动套管的下端的下制动滑台,该下制动滑台开设有一用于与所述制动丝杆的下部进行啮合连接的螺孔;以及一夹设于所述上制动滑台与所述制动套管的顶端之间的增强弹簧。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左钳体和右钳体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销轴,所述两个测试夹片的中部分别通过间隙配合设置于所述两个销轴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机箱的下端低于所述左钳体的下端,且所述主机箱的下端设置有一向上倾斜延伸至所述左钳体的下端的导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通过两个磨料夹爪对外接引线去除氧化层,且右钳体通过丝杆螺母副来控制开合,以在两个测试夹片对外接引线进行夹持时具有自锁功能,保持夹持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试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本发明能够通过两个升降杆来把外接引线调整至与磨料夹爪或测试夹片对应的位置,从而提高操作的灵活性。
3、本发明的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合成一个整体,并由手工操作绝缘杆来控制右钳体的开合或升降杆的升降,其结构简单,操作便利。
4、本发明的第一动力机构上设置有制动装置,从而在通过绝缘杆向上举起主机箱的过程中防止第一驱动轴转动,以保持整个装置上升时的稳定性。
5、本发明设置有导向杆,以方便快速地把外接引线卡入左钳体和右钳体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高空接线夹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磨料夹爪与左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主机箱内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图4的放大图I。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套管与制动丝杆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图6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套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上制动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主机箱,11-套管;2-侧机座;3-左钳体;4-右钳体,41-钳口开合螺母;5-磨料夹爪,51-爪面,52-夹紧弹簧;6-测试夹片,61-销轴;7-钳口开合丝杆,71-第一驱动轴,72-圆柱齿轮,73-冠齿轮,74-挡板,75-复位弹簧,76-离合器下体,77-离合器上体,78-制动丝杆,781-下制动滑台,782-上制动滑台;79-增强弹簧;8-升降杆,81-升降丝杆,82-升降螺母,83-第二驱动轴,84-升降齿轮,85-传动齿轮;9-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实施例为:一种高空接线夹持装置,其包括主机箱1、侧机座2、左钳体3、右钳体4、钳口开合丝杆7、磨料夹爪5以及测试夹片6,其中:
如图1和图2所示,主机箱1设置于一绝缘杆(图未视)的上端,工作人员通过绝缘杆来举升主机箱1,以把主机箱1举起到与外接引线对应的位置。侧机座2的左端与主机箱1的上部固定连接,钳口开合丝杆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侧机座2内,钳口开合丝杆7由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进行转动。优选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轴71、圆柱齿轮72、冠齿轮73以及第一动力机构,第一驱动轴7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主机箱1内的上部,圆柱齿轮72固定套设于第一驱动轴71上,冠齿轮73与钳口开合丝杆7的左端固定连接,且冠齿轮73与圆柱齿轮72啮合连接,第一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第一驱动轴71转动,从而驱使钳口开合丝杆7进行转动。
如图2所示,左钳体3的上端固定设置于侧机座2的左端,右钳体4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侧机座2的右部,右钳体4的上端与一钳口开合螺母41固定连接,钳口开合螺母41与钳口开合丝杆7啮合连接。磨料夹爪5的爪面51设置有磨料,磨料可以为不锈钢钢丝球或砂布等。两个磨料夹爪5分别以能够左右滑动的方式套设于左钳体3和右钳体4的上端,这两个磨料夹爪5相对设置,如图3所示,左钳体3上的磨料夹爪5与一设置于左钳体3内的夹紧弹簧52连接,夹紧弹簧52套设于左钳体3的上端的内部,磨料夹爪5的左端与夹紧弹簧52的右端连接,当磨料夹爪5被挤压时,其克服夹紧弹簧52的弹性力而伸入到左钳体3的上端的内部,右钳体4上的磨料夹爪5以同样的方式设置于右钳体4的上端。两个测试夹片6相对地设置于左钳体3和右钳体4上,当两个夹紧弹簧52未被压缩时,两个磨料夹爪5的爪面51向外凸出的距离大于两个测试夹片6的夹持面向外凸出的距离。测试夹片6的夹持面呈波浪状,以能够夹紧外接引线。第一驱动机构驱动钳口开合丝杆7进行正反转时,钳口开合螺母41便带动右钳体4进行左右移动,以实现左钳体3和右钳体4之间的闭合或张开。
使用时,向右移动右钳体4以张开钳口,然后通过绝缘杆把主机箱1升起,且使待测电气设备的外接引线位于两个磨料夹爪5之间,然后向左移动右钳体4使两个磨料夹爪5闭合以夹持外接引线,并通过绝缘杆晃动主机箱1,使两个磨料夹爪5的爪面51摩擦外接引线的表面,以去除外接引线表面的氧化层。去除氧化层后,再向右移动右钳体4以使两个磨料夹爪5松开外接引线,并调整主机箱1的高度,使外接引线位于两个测试夹片6之间,接着向左移动右钳体4以完全闭合钳口,使两个磨料夹爪5分别克服两个夹紧弹簧52的弹性力而伸入到左钳体3和右钳体4的上端的内部,同时通过两个测试夹片6夹紧外接引线,试验装置便可以开始进行试验工作。本发明能够通过两个磨料夹爪5对外接引线去除氧化层,且右钳体4通过丝杆螺母副来控制与左钳体3的开合,能够使两个测试夹片6在对外接引线进行夹持时具有自锁功能,保持对外接引线夹持的稳定性,以确保试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优选地,如图2所示,左钳体3和右钳体4的中部分别设置有两个销轴61,两个测试夹片6的中部分别通过间隙配合设置于两个销轴61上,从而使两个测试夹片6能够分别相对于两个销轴61稍微进行摆动,当两个测试夹片6夹紧外接引线后,通过绝缘杆能够较省力地晃动两个测试夹片6,以能够通过两个测试夹片6的夹持面进一步清除外接引线的氧化层。
优选地,如图2所示,主机箱1的下端低于左钳体3的下端,且主机箱1的下端设置有一向上倾斜延伸至左钳体3的下端的导向杆9,在通过绝缘杆举升主机箱1时,先使电气设备的外接引线靠在导向杆9上,再向下移动主机箱1,使外接引线能够沿着导向杆9滑入左钳体3和右钳体4之间,以保证外接引线能够快速准确地进入左钳体3和右钳体4之间,其操作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还包括两个平行于侧机座2的升降杆8,主要箱1的前后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滑槽,两个升降杆8的左端分别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于主机箱1的前后两个侧面的滑槽上,且两个升降杆8由一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进行升降。当把外接引线导入到左钳体3和右钳体4之间后,整个高空接线夹持装置通过两个升降杆8挂设于电气设备的外接引线上,工作人员就不再需要用力举着绝缘杆,只需扶稳即可。同时可通过两个升降杆8下压外接引线来控制外接引线在钳体3和右钳体4之间的高度,故本发明能够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两个升降杆8进行升降来把外接引线调整至与磨料夹爪5或测试夹片6对应的位置,从而提高操作的灵活性,并使本发明的磨料夹爪5或测试夹片6能够准确地夹持外接引线。
优选地,如图4所示,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升降丝杆81、升降螺母82、第二驱动轴83以及第二动力机构,两个升降丝杆81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主机箱1内,两个升降螺母82分别与两个升降杆8的左端连接,且两个升降螺母82分别与两个升降丝杆81啮合连接,第二驱动轴83位于两个升降丝杆81的中间,且第二驱动轴8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主机箱1内,第二驱动轴83上设置有一升降齿轮84,两个升降丝杆81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传动齿轮85,这两个传动齿轮85共同与升降齿轮84啮合连接,第二动力机构用于驱动第二驱动轴83进行正反方向转动,以使两个升降丝杆81通过两个升降螺母82带动两个升降杆8进行升降。
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可以为电机或马达等动力源,也可以通过人工来进行手动操作,本发明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动力机构为绝缘杆,绝缘杆与第二驱动轴83的下端连接以驱动第二驱动轴83进行转动,当外接引线位于左钳体3和右钳体4之间时,通由于主机箱1在外接引线的阻挡下不能转动,过手动转动绝缘杆,绝缘杆便能带动第二驱动轴83相对于主机箱1进行转动。且如图4至图5所示,第一动力机构包括挡板74、离合器以及复位弹簧75,挡板74设置于主机箱1内的中部,第二驱动轴83的上端活动穿过挡板74,离合器的离合器上体77与第一驱动轴71的下端连接,离合器的离合器下体76与第二驱动轴83的上端连接,复位弹簧75套设于第二驱动轴83的上部且夹设于离合器下体76与挡板74之间。在初始状态下,复位弹簧75使离合器下体76与离合器上体77啮合,此时离合器下体76与第二驱动轴83上移,使升降齿轮84脱离两个传动齿轮85,此时如果转动绝缘杆,则第二驱动轴83通过离合器带动第一驱动轴71转动,从而实现右钳体4的移动。当工作人员下拉绝缘杆时,第二驱动轴83下移,离合器下体76脱离离合器上体77,此时在钳口开合丝杆7和钳口开合螺母41的自锁作用下,右钳体4的位置保持稳定。同时升降齿轮84与两个传动齿轮85啮合,保持下拉绝缘杆的同时转动绝缘杆,则第二驱动轴83便会驱动两个升降丝杆81转动,以实现两个升降杆8的升降,当把两个升降杆8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重新松开绝缘杆,则在复位弹簧75的作用下,离合器下体76重新上移与离合器上体77啮合,并使升降齿轮84重新脱离两个传动齿轮85,在升降丝杆81与升降螺母82自锁的作用下,两个升降杆8的位置保持稳定。因此本发明能够通过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把外接引线稳定准确地夹紧于磨料夹爪5或测试夹片6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6至图7所示,第一动力机构还包括一制动装置,制动装置包括制动丝杆78、上制动滑台782、下制动滑台781以及增强弹簧79,如图6所示,制动丝杆78的下端与第一驱动轴71的上端固定连接,制动丝杆78的上部套设于一固定设置于主机箱1的上部的制动套管11,上制动滑台782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套设于制动套管11内的中部,且制动丝杆78的上部活动穿过上制动滑台782,如图8所示,制动套管11的内腔中沿周向设置有若干个导向槽,如图9所示,上制动滑台782的表面沿周向对应地设置有若干个凸起,上制动滑台782通过若干个凸起活动卡嵌于制动套管11的若干个导向槽内。下制动滑台781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设置于制动套管11的下端,如图6和图7所示,制动套管11的下端设置有两个滑杆,下制动滑台781的下端对应地凸设有两个连接台,这两个连接台活动套设于两个滑杆上,以使下制动滑台781能够进行上下滑动。制动丝杆78的下部与下制动滑台781连接,下制动滑台781设置有螺孔以与制动丝杆78进行啮合连接。增强弹簧79夹设于上制动滑台782与制动套管11的顶端之间。本发明通过设置锁紧装置,在举起主机箱1前,先转动绝缘杆使第二驱动轴83带动第一驱动轴71转动,在右钳体4向右移动张开钳口的同时,制动丝杆78带动下制动滑台781向上移动,下制动滑台781上升到其上端与上制动滑台782的下端贴合后,下制动滑台781便会推动上制动滑台782向上移动以压缩增强弹簧79,当停止转动绝缘杆时,在增强弹簧79的反作用力下,上制动滑台782的下端紧密贴合于下制动滑台781的上端,两者之间会存在较大的摩擦力,因此使主机箱1与第一驱动轴71和绝缘杆连成一个整体,以在通过绝缘杆举起主机箱1的过程中,避免主机箱1在自重的作用下相对于绝缘杆和第一驱动轴71转动,以保持左钳体3和右钳体4的稳定,从而能够快速准确地对外接引线进行定位。当需要夹持外接引线时,在转动绝缘杆的过程中,由于主机箱1在外接引线的阻挡下不能转动,从而能够使第一驱动轴71进行转动,以使右钳体4向左移动闭合钳口,且下制动滑台781向下移动,以离开上制动滑台782,从而脱离制动状态。
本发明能够在对电气设备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方便容易地实现高空接线,其能够有效地去除外接引线表面的氧化层,且在夹持外接引线时自锁可靠性好,以保证试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利的特点。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高空接线夹持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