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

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

IPC分类号 : A61L2/22,A61L2/26,D06F69/00

申请号
CN202010395543.3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5-12
  • 公开号: 111407914A
  • 公开日: 2020-07-14
  • 主分类号: A61L2/22
  • 专利权人: 陈太兰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包括主框架,控制显示屏,隔离门,第一收集筐,第一开口,动力机构,褶皱抚平机构,内消毒机构,外消毒机构,第二收集筐和第二开口;褶皱抚平机构右顶部与内消毒机构相连接,并且内消毒机构中顶部与主框架相连接。本发明达到了完成对防护服内外的全面消毒工作,得到了不含病菌的防护服,能够简化防护服后续的回收处理工序,在疫情期间,能够有效缓解废弃防护服的堆积问题,避免了病菌通过防护服进行传播。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包括主框架,控制显示屏,隔离门,第一收集筐和第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褶皱抚平机构,内消毒机构,外消毒机构,第二收集筐,第二开口,废液舱;主框架内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主框架前端左部设置有隔离门;主框架内底端前左部设置有第一收集筐;主框架内右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主框架内顶端中左部与褶皱抚平机构相连接;主框架内右底部设置有第二收集筐;第一收集筐中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褶皱抚平机构右顶部与内消毒机构相连接,并且内消毒机构中顶部与主框架相连接;内消毒机构顶部与外消毒机构相连接,并且外消毒机构顶部与主框架相连接,而且外消毒机构顶部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内消毒机构底端通过螺母与废液舱进行螺栓连接,并且废液舱底端与主框架相连接,而且废液舱顶端右部与外消毒机构相连接;第二收集筐中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连接板,第二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传动轮和第一连接架;电机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电机底端通过螺母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一连接板右端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左侧与外消毒机构相连接;第一连接架右端与主框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褶皱抚平机构包括第四传动轮,第一圆棍,第二连接板,柔性连接条,粘性球,第五传动轮,L型连接板,第三锥齿轮和第六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圆棍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棍左端中部设置有柔性连接条;柔性连接条左部与粘性球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后端中部与L型连接板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后上方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顶端与主框架相连接;L型连接板顶端与主框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右侧与内消毒机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消毒机构包括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一平齿轮,第二平齿轮,第一转盘,第一挂钩,第二挂钩,第三挂钩,第一消毒液存放舱,第一进料口,第一软管,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排污管,电动推杆,第三连接板,钢管,雾化接头,第二软管,气泵和第四连接板;第七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左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转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盘底端左部通过螺母与第一挂钩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盘底端中前部通过螺母与第二挂钩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盘底端右部通过螺母与第三挂钩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盘底端下方设置有第一消毒液存放舱;第一消毒液存放舱前端左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消毒液存放舱底端中右部设置有第一软管;第一消毒液存放舱左端与第一支撑板进行焊接;第一消毒液存放舱右端与第二支撑板进行焊接;第一支撑板右端中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第二支撑板底部右下方设置有第一排污管;电动推杆右端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第三连接板底部与钢管进行焊接,并且钢管顶端中左部与第一软管相连接;钢管右端设置有雾化接头;钢管底端左部与第二软管相连接;第二软管左中部与气泵相连接;气泵底端通过螺母与第四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四连接板左端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第七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右侧与外消毒机构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左侧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第二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底端与废液舱相连接;第二支撑板底端与废液舱相连接;第一排污管外表面顶部与废液舱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消毒机构包括第八九传动轮,第三平齿轮,第四平齿轮,第十传动轮,第二转盘,第四挂钩,第二消毒液存放舱,第二进料口,第一雾化喷头,第三消毒液存放舱,第三进料口,第二雾化喷头,第二连接架,矩形集水板和第二排污口;第八九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左部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转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盘底端中部通过螺母与第四挂钩进行螺栓连接;第二转盘底端左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消毒液存放舱;第二转盘底端右部下方设置有第三消毒液存放舱;第二消毒液存放舱中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消毒液存放舱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消毒液存放舱;第三消毒液存放舱中顶部设置有第三进料口;第三消毒液存放舱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二雾化喷头;第三消毒液存放舱底端与第二连接架进行焊接,并且第二连接架顶端左部与第二消毒液存放舱;第二连接架顶端与矩形集水板进行焊接;第二连接架中右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第八九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八九传动轮右侧与第三传动轮;第十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左侧与第七传动轮相连接;第二连接架底端与废液舱相连接;第二排污口外表面底部与废液舱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液舱左端底部设置有一排污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齿轮只有前端中部设置有齿,且为第一平齿轮周长四分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转盘底端中后部设置有一挂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平齿轮半径是第三平齿轮半径的两到三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雾化喷头共设置有六组,等距安装在第二消毒液存放舱右端,第二雾化喷头共设置有六组,等距安装在第三消毒液存放舱左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防护服是指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外界因素伤害,保护人体的工作服,除满足高强度高耐磨等穿用要求之外,常因防护目的、防护原理不同而有差异,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

中国专利CN108653759A针对已有的现有的消毒柜,在消毒之后,被消毒的物品温度很高且散热很慢,使消毒柜的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了,在消毒完成之后还需要等待大量的时间的问题,公开了一种传染病科防护服专用消毒柜,其通过操作方便,通过叶片带动室外的空气,达到快速散热的效果的方式,克服了现有的消毒柜,在消毒之后,被消毒的物品温度很高且散热很慢,使消毒柜的工作效率大大的降低了,在消毒完成之后还需要等待大量的时间的问题,但未对防护服进行内部消毒。

医用防护服在使用完后,其外表面通常都会附着很多的病菌,脱下来时,其内部也会进入部分的病菌,现有技术中防护服在使用完后未对防护服上的病菌进行消毒处理,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病菌的传播,尤其在传染病期间,防护服的使用量大,回收处理效率低,防护服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病菌传播的问题更加严重,因此,需要一种研发能够对防护服进行内外全面消毒的装置来克服防护服堆积易造成病菌传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防护服在使用完后未对防护服上的病菌进行消毒处理,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病菌的传播,尤其在传染病期间,防护服的使用量大,回收处理效率低,防护服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病菌传播的问题更加严重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包括主框架,控制显示屏,隔离门,第一收集筐,第一开口,动力机构,褶皱抚平机构,内消毒机构,外消毒机构,第二收集筐,第二开口,废液舱;主框架内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主框架前端左部设置有隔离门;主框架内底端前左部设置有第一收集筐;主框架内右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主框架内顶端中左部与褶皱抚平机构相连接;主框架内右底部设置有第二收集筐;第一收集筐中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褶皱抚平机构右顶部与内消毒机构相连接,并且内消毒机构中顶部与主框架相连接;内消毒机构顶部与外消毒机构相连接,并且外消毒机构顶部与主框架相连接,而且外消毒机构顶部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内消毒机构底端通过螺母与废液舱进行螺栓连接,并且废液舱底端与主框架相连接,而且废液舱顶端右部与外消毒机构相连接;第二收集筐中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更进一步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连接板,第二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传动轮和第一连接架;电机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电机底端通过螺母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传动轮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一锥齿轮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二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相连接;第一连接板右端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左侧与外消毒机构相连接;第一连接架右端与主框架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褶皱抚平机构包括第四传动轮,第一圆棍,第二连接板,柔性连接条,粘性球,第五传动轮,L型连接板,第三锥齿轮和第六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圆棍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棍左端中部设置有柔性连接条;柔性连接条左部与粘性球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后端中部与L型连接板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后上方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顶端与主框架相连接;L型连接板顶端与主框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右侧与内消毒机构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内消毒机构包括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一平齿轮,第二平齿轮,第一转盘,第一挂钩,第二挂钩,第三挂钩,第一消毒液存放舱,第一进料口,第一软管,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排污管,电动推杆,第三连接板,钢管,雾化接头,第二软管,气泵和第四连接板;第七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左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转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盘底端左部通过螺母与第一挂钩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盘底端中前部通过螺母与第二挂钩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盘底端右部通过螺母与第三挂钩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盘底端下方设置有第一消毒液存放舱;第一消毒液存放舱前端左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消毒液存放舱底端中右部设置有第一软管;第一消毒液存放舱左端与第一支撑板进行焊接;第一消毒液存放舱右端与第二支撑板进行焊接;第一支撑板右端中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第二支撑板底部右下方设置有第一排污管;电动推杆右端与第三连接板相连接;第三连接板底部与钢管进行焊接,并且钢管顶端中左部与第一软管相连接;钢管右端设置有雾化接头;钢管底端左部与第二软管相连接;第二软管左中部与气泵相连接;气泵底端通过螺母与第四连接板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四连接板左端与第一支撑板相连接;第七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右侧与外消毒机构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左侧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第二平齿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一支撑板底端与废液舱相连接;第二支撑板底端与废液舱相连接;第一排污管外表面顶部与废液舱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外消毒机构包括第八九传动轮,第三平齿轮,第四平齿轮,第十传动轮,第二转盘,第四挂钩,第二消毒液存放舱,第二进料口,第一雾化喷头,第三消毒液存放舱,第三进料口,第二雾化喷头,第二连接架,矩形集水板和第二排污口;第八九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左部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十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转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盘底端中部通过螺母与第四挂钩进行螺栓连接;第二转盘底端左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消毒液存放舱;第二转盘底端右部下方设置有第三消毒液存放舱;第二消毒液存放舱中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消毒液存放舱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消毒液存放舱;第三消毒液存放舱中顶部设置有第三进料口;第三消毒液存放舱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二雾化喷头;第三消毒液存放舱底端与第二连接架进行焊接,并且第二连接架顶端左部与第二消毒液存放舱;第二连接架顶端与矩形集水板进行焊接;第二连接架中右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第八九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八九传动轮右侧与第三传动轮;第十传动轮顶端中部与主框架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左侧与第七传动轮相连接;第二连接架底端与废液舱相连接;第二排污口外表面底部与废液舱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废液舱左端底部设置有一排污管。

更进一步的,第一平齿轮只有前端中部设置有齿,且为第一平齿轮周长四分之一。

更进一步的,第一转盘底端中后部设置有一挂钩。

更进一步的,第四平齿轮半径是第三平齿轮半径的两到三倍。

更进一步的,第一雾化喷头共设置有六组,等距安装在第二消毒液存放舱右端,第二雾化喷头共设置有六组,等距安装在第三消毒液存放舱左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服在使用完后未对防护服上的病菌进行消毒处理,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病菌的传播,尤其在传染病期间,防护服的使用量大,回收处理效率低,防护服堆积在一起容易造成病菌传播的问题更加严重的问题,设计了动力机构,褶皱抚平机构,内消毒机构和外消毒机构,在使用时,通过褶皱抚平机构将防护服表面的褶皱抚平,通过内消毒机构对防护服完成防护服内表面的消毒工作,然后人工将防护服从内消毒机构中取出并放入外消毒机构中,之后外消毒机构完成对防护服外表面的消毒工作,消毒完成后将其取出并通过第二开口放入第二收集筐中,动力机构在装置运行时,给装置提供正常运行的动力,达到了完成对防护服内外的全面消毒工作,得到了不含病菌的防护服,能够简化防护服后续的回收处理工序,在疫情期间,能够有效缓解废弃防护服的堆积问题,避免了病菌通过防护服进行传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褶皱抚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消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外消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X区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框架,2-控制显示屏,3-隔离门,4-第一收集筐,5-第一开口,6-动力机构,7-褶皱抚平机构,8-内消毒机构,9-外消毒机构,10-第二收集筐,11-第二开口,12-废液舱,601-电机,602-第一传动轮,603-第一连接板,604-第二传动轮,605-第一锥齿轮,606-第二锥齿轮,607-第三传动轮,608-第一连接架,701-第四传动轮,702-第一圆棍,703-第二连接板,704-柔性连接条,705-粘性球,706-第五传动轮,707-L型连接板,708-第三锥齿轮,709-第六传动轮,801-第七传动轮,802-第八传动轮,803-第一平齿轮,804-第二平齿轮,805-第一转盘,806-第一挂钩,807-第二挂钩,808-第三挂钩,809-第一消毒液存放舱,8010-第一进料口,8011-第一软管,8012-第一支撑板,8013-第二支撑板,8014-第一排污管,8015-电动推杆,8016-第三连接板,8017-钢管,8018-雾化接头,8019-第二软管,8020-气泵,8021-第四连接板,901-第八九传动轮,902-第三平齿轮,903-第四平齿轮,904-第十传动轮,905-第二转盘,906-第四挂钩,907-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8-第二进料口,909-第一雾化喷头,9010-第三消毒液存放舱,9011-第三进料口,9012-第二雾化喷头,9013-第二连接架,9014-矩形集水板,9015-第二排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主框架1,控制显示屏2,隔离门3,第一收集筐4,第一开口5,动力机构6,褶皱抚平机构7,内消毒机构8,外消毒机构9,第二收集筐10,第二开口11,废液舱12;主框架1内左端中部设置有控制显示屏2;主框架1前端左部设置有隔离门3;主框架1内底端前左部设置有第一收集筐4;主框架1内右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6;主框架1内顶端中左部与褶皱抚平机构7相连接;主框架1内右底部设置有第二收集筐10;第一收集筐4中顶部设置有第一开口5;褶皱抚平机构7右顶部与内消毒机构8相连接,并且内消毒机构8中顶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内消毒机构8顶部与外消毒机构9相连接,并且外消毒机构9顶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而且外消毒机构9顶部与动力机构6相连接;内消毒机构8底端通过螺母与废液舱12进行螺栓连接,并且废液舱12底端与主框架1相连接,而且废液舱12顶端右部与外消毒机构9相连接;第二收集筐10中顶部设置有第二开口11。

在使用本装置时,将装置水平安装在要使用的地方,接通电源,加入消毒水,人工穿好防护用品打开隔离门3,将要进行消毒处理的防护服通过第一开口5放入第一收集筐4中,打开控制显示屏2控制装置的运行,拿出一件防护服,将防护服放入内消毒机构8中,通过褶皱抚平机构7将防护服表面的褶皱抚平,通过内消毒机构8对防护服完成防护服内表面的消毒工作,然后人工将防护服从内消毒机构8中取出并放入外消毒机构9中,之后外消毒机构9完成对防护服外表面的消毒工作,消毒完成后将其取出并通过第二开口11放入第二收集筐10中,动力机构6在装置运行时,给装置提供正常运行的动力,达到了完成对防护服内外的全面消毒工作,得到了不含病菌的防护服,能够简化防护服后续的回收处理工序,在疫情期间,能够有效缓解废弃防护服的堆积问题,避免了病菌通过防护服进行传播。

其中,动力机构6包括电机601,第一传动轮602,第一连接板603,第二传动轮604,第一锥齿轮605,第二锥齿轮606,第三传动轮607和第一连接架608;电机601前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602进行转动连接;电机601底端通过螺母与第一连接板603进行螺栓连接;第一传动轮602顶端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6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604前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6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604后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608相连接;第一锥齿轮605前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606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606顶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608相连接;第二锥齿轮606顶端中部与第三传动轮60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三传动轮607底端中部与第一连接架608相连接;第一连接板603右端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607顶端中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三传动轮607左侧与外消毒机构9相连接;第一连接架608右端与主框架1相连接。

在装置运行时,电机601逆时针转动,进而电机601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一传动轮602转动,第一传动轮602通过皮带带动其顶端上方第二传动轮604转动,进而第二传动轮604带动其前端中部的第一锥齿轮605转动,第一锥齿轮605带动与其前端顶部啮合的第二锥齿轮606转动,第二锥齿轮606带动其顶端中部的第三传动轮607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轮607通过皮带带动其左侧的第八九传动轮901转动,从顶端看第八九传动轮901逆时针转动,进而给外消毒机构9提供了动力,进一步实现了给褶皱抚平机构7和内消毒机构8提供了动力,此机构给装置提供了正常运行的动力。

其中,褶皱抚平机构7包括第四传动轮701,第一圆棍702,第二连接板703,柔性连接条704,粘性球705,第五传动轮706,L型连接板707,第三锥齿轮708和第六传动轮709;第四传动轮701后端中部与第一圆棍702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701前端中部与第二连接板703相连接;第四传动轮701右上方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7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圆棍702左端中部设置有柔性连接条704;柔性连接条704左部与粘性球705相连接;第五传动轮706后端中部与L型连接板707相连接;第五传动轮706后上方设置有第三锥齿轮708;第三锥齿轮708顶端中部与第六传动轮7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703顶端与主框架1相连接;L型连接板707顶端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六传动轮709顶端中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六传动轮709右侧与内消毒机构8相连接。

在防护服进入褶皱抚平机构7的工作范围时,第八传动轮802通过带动其左侧的第六传动轮709转动,进而第六传动轮709带动其底端中部的第三锥齿轮708转动,第三锥齿轮708通过与其底端前部啮合的锥齿轮带动其前下方的第五传动轮706转动,从前端看,第五传动轮706顺时针转动,进而第五传动轮706通过皮带带动其左下方的第四传动轮701转动,第四传动轮701带动其后端中部的第一圆棍702转动,进而第一圆棍702带起与其左端中部连接的柔性连接条704和粘性球705顺时针转动,在粘性球705转动到第一圆棍702右侧时,其外表面会在接触到防护服的时候粘附在防护服上,进而实现在粘性球705进行转动时,粘性球705带动与防护服接触的部分向下移动,进而将防护服的褶皱弄平整,之后粘性球705会在继续转动时,从防护服上脱落,此机构实现了将防护服表面的褶皱弄平整。

其中,内消毒机构8包括第七传动轮801,第八传动轮802,第一平齿轮803,第二平齿轮804,第一转盘805,第一挂钩806,第二挂钩807,第三挂钩808,第一消毒液存放舱809,第一进料口8010,第一软管8011,第一支撑板8012,第二支撑板8013,第一排污管8014,电动推杆8015,第三连接板8016,钢管8017,雾化接头8018,第二软管8019,气泵8020和第四连接板8021;第七传动轮801底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802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轮802底端中部与第一平齿轮8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平齿轮803左侧设置有第二平齿轮804;第二平齿轮804底端中部与第一转盘8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盘805底端左部通过螺母与第一挂钩806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盘805底端中前部通过螺母与第二挂钩807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盘805底端右部通过螺母与第三挂钩808进行螺栓连接;第一转盘805底端下方设置有第一消毒液存放舱809;第一消毒液存放舱809前端左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8010;第一消毒液存放舱809底端中右部设置有第一软管8011;第一消毒液存放舱809左端与第一支撑板8012进行焊接;第一消毒液存放舱809右端与第二支撑板8013进行焊接;第一支撑板8012右端中顶部设置有电动推杆8015;第二支撑板8013底部右下方设置有第一排污管8014;电动推杆8015右端与第三连接板8016相连接;第三连接板8016底部与钢管8017进行焊接,并且钢管8017顶端中左部与第一软管8011相连接;钢管8017右端设置有雾化接头8018;钢管8017底端左部与第二软管8019相连接;第二软管8019左中部与气泵8020相连接;气泵8020底端通过螺母与第四连接板8021进行螺栓连接,并且第四连接板8021左端与第一支撑板8012相连接;第七传动轮801顶端中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七传动轮801右侧与外消毒机构9相连接;第八传动轮802左侧与第六传动轮709相连接;第二平齿轮804顶端中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一支撑板8012底端与废液舱12相连接;第二支撑板8013底端与废液舱12相连接;第一排污管8014外表面顶部与废液舱12相连接。

首先,通过第一进料口8010向第一消毒液存放舱809中加入一定量的消毒水,人工将防护服挂在第二挂钩807上,然后电机601转动,进而实现第十传动轮904通过皮带带动其左侧的第七传动轮801转动,从顶端看,第七传动轮801逆时针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801带动其底端中部的第八传动轮802转动,在第八传动轮802通过皮带带动其左侧的第六传动轮709转动的同时,第八传动轮802带动其底端中部的第一平齿轮803转动,在第一平齿轮803转动一圈时,第一平齿轮803带动其左侧的第二平齿轮804恰好转动了九十度,进而第二平齿轮804带动其底端中部的第一转盘805转动九十度,进而实现了第二挂钩807移动到了第一挂钩806的位置上,并将挂在第二挂钩807上的防护服也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此时防护服恰好进入褶皱抚平机构7的工作范围,之后在第一平齿轮803转动继续转动两圈时,第二挂钩807恰好移动到第三挂钩808的位置,褶皱被弄平整的防护服也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此时,电动推杆8015右端向右推,进而带动第三连接板8016向右移动,第三连接板8016带动与其底部连接的钢管8017向右移动,进而将钢管8017的右部通过防护服的帽子送入防护服的内部,此时,气泵8020通过第二软管8019向钢管8017中送入空气,进而送入的空气会进入防护服内部并将防护服吹鼓起来,之后第一消毒液存放舱809中的消毒水会通过第一软管8011向钢管8017中加入一定量的消毒水,消毒水会被气泵8020送入的风的作用下向右移动,进入通过钢管8017右端的雾化接头8018进入防护服的内部,雾化接头8018将消毒水雾化,进而实现雾化的消毒水完成对防护服内表面的消毒工作,之后电动推杆8015右端缩回原来的位置,之后在第一平齿轮803继续转动一圈时,第二挂钩807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人工将经内部消毒的防护服放入外消毒机构9中,防护服内部的消毒水会从防护服底部流向下方,然后通过第一排污管8014进入废液舱12中,此机构完成了对防护服内表面的消毒工作,并配合褶皱抚平机构7完成对防护服的褶皱抚平工作。

其中,外消毒机构9包括第八九传动轮901,第三平齿轮902,第四平齿轮903,第十传动轮904,第二转盘905,第四挂钩906,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7,第二进料口908,第一雾化喷头909,第三消毒液存放舱9010,第三进料口9011,第二雾化喷头9012,第二连接架9013,矩形集水板9014和第二排污口9015;第八九传动轮901底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902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902左部与第四平齿轮903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903顶端中部与第十传动轮904进行转动连接;第四平齿轮903底端中部与第二转盘9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盘905底端中部通过螺母与第四挂钩906进行螺栓连接;第二转盘905底端左部下方设置有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7;第二转盘905底端右部下方设置有第三消毒液存放舱9010;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7中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908;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7右端中部设置有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7;第三消毒液存放舱9010中顶部设置有第三进料口9011;第三消毒液存放舱9010左端中部设置有第二雾化喷头9012;第三消毒液存放舱9010底端与第二连接架9013进行焊接,并且第二连接架9013顶端左部与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7;第二连接架9013顶端与矩形集水板9014进行焊接;第二连接架9013中右部设置有第二排污口9015;第八九传动轮901顶端中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八九传动轮901右侧与第三传动轮607;第十传动轮904顶端中部与主框架1相连接;第十传动轮904左侧与第七传动轮801相连接;第二连接架9013底端与废液舱12相连接;第二排污口9015外表面底部与废液舱12相连接。

首先,通过第二进料口908向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7中加入消毒水,通过第三进料口9011向第三消毒液存放舱9010中加入消毒水,在人工将经内部消毒的防护服挂在第四挂钩906上的过程中,电机601停止转动,在将防护服挂好后,电机601转动,进而实现第三传动轮607通过皮带带动其左侧的第八九传动轮901转动,第八九传动轮901带动其底端中部的第三平齿轮902转动,第三平齿轮902带动与其左部啮合的第四平齿轮903转动,从顶端看,第四平齿轮903顺时针转动,在第四平齿轮903带动其顶端中部的第十传动轮904转动的同时,第四平齿轮903带动其底端的第二转盘905转动,进而第二转盘905带动其底端中部的第四挂钩906转动,进而实现了第四挂钩906带动挂在上面的防护服转动,在防护服转动时,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7内的消毒水通过其左端中部的第一雾化喷头909均匀地喷洒在防护服的外表面,与此同时,第三消毒液存放舱9010内的消毒水通过第二雾化喷头9012也均匀地喷洒在防护服外表面,进而完成了对防护服的外表面的全面消毒,之后喷洒出来的消毒水会被矩形集水板9014收集的第二连接架9013顶端,进而通过第二排污口9015进入废液舱12中,此机构完成了对防护服的外表面消毒。

其中,废液舱12左端底部设置有一排污管,废液舱12中收集的消毒水通过该排污管排出装置。

其中,第一平齿轮803只有前端中部设置有齿,且为第一平齿轮803周长四分之一,使得在第一平齿轮803每转动三百六十度的过程中,只有在第一平齿轮803前端中部的齿与第二平齿轮804啮合时,才能带动第二平齿轮804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一平齿轮803每转动一圈,带动第二平齿轮804转动九十度。

其中,第一转盘805底端中后部设置有一挂钩,通过该挂钩配合第一挂钩806,第二挂钩807和第三挂钩808实现内消毒机构8不停顿工作。

其中,第四平齿轮903半径是第三平齿轮902半径的两到三倍,使得第三平齿轮902带动第四平齿轮903转动时,能够降低第四平齿轮903的转速,有利于消毒水均匀地喷洒在防护服上。

其中,第一雾化喷头909共设置有六组,等距安装在第二消毒液存放舱907右端,第二雾化喷头9012共设置有六组,等距安装在第三消毒液存放舱9010左端,有利于消毒水均匀地喷洒在防护服上。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一种医用防护服内外消毒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