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

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

IPC分类号 : B28B7/00,B28B23/02

申请号
CN201922417001.7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12-30
  • 公开号: CN211806815U
  • 公开日: 2020-10-30
  • 主分类号: B28B7/00
  • 专利权人: 章大桥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其方便塞堵预制模板上供钢筋穿出的孔洞,操作方便且封堵效果好,包括内圈层,外圈层,内衬条,外衬条,塞套,内圈层的外轮廓为圆柱状,外圈层的外轮廓为圆台形状,两者均采用橡胶材质制作,外圈层的内部存在同样为圆台状的空腔,内圈层的外径小于空腔的前端部内径,内圈层插入设置在空腔内,内圈层的内部存在圆柱状的柱腔,内衬条与外衬条均为硬质薄片金属条,两者分别排列环绕设置在内圈层的外壁一周与外圈层的内壁一周,塞套为圆柱状的金属壳状套体,塞套塞入进内圈层与外圈层之间间隙会形成挤压,则外圈层外壁会紧贴到模板孔洞上,对孔洞部位形成更好的封堵。

权利要求

1.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圈层(1),外圈层(2),内衬条(3),外衬条(4),塞套(5),所述内圈层(1)的外轮廓为圆柱状,所述外圈层(2)的外轮廓为圆台形状,两者均采用橡胶材质制作,所述外圈层(2)的前段部外径小于其后端部外径,所述外圈层(2)的内部存在同样为圆台状的空腔(21),同样,所述空腔(21)的前端部内径小于其后端部内径,所述内圈层(1)的外径小于空腔(21)的前端部内径,内圈层(1)插入设置在空腔(21)内,且内圈层(1)的外壁与外圈层(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22),所述内圈层(1)与外圈层(2)的中心轴线为同一直线,间隙(22)的前部位置内宽小于其后部位置的内宽,所述外圈层(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橡胶环(23),所述橡胶环(23)具备弹性能力,所述外圈层(2)的前端固定设置到橡胶环(23)的外周边沿,所述内圈层(1)的前端也固定设置到橡胶环(23)的内周边沿,从而橡胶环(23)将内圈层(1)与外圈层(2)连接到一块,且将之间的间隙(22)的前端封堵,所述内圈层(1)的内部存在圆柱状的柱腔(11),所述柱腔(11)为前后贯通状态,所述内衬条(3)与外衬条(4)均为硬质薄片金属条,两者均存在多道,所述内衬条(3)排列环绕设置在内圈层(1)的外壁一周,所述外衬条(4)排列环绕设置在外圈层(2)的内壁一周;

所述塞套(5)为圆柱状的金属壳状套体,其内径大于内圈层(1)的外径,其外径小于外圈层(2)的空腔(21)的后端部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套(5)的前后长度大于外圈层(2)的前后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套(5)的后端部一周固定设置有一圈外沿边(51),所述外沿边(51)与塞套(5)为一体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预制构件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由于相比传统现浇方式施工,装配式施工速度更快,不会带来大量扬尘以及噪音污染,所以很多城市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

由于采用工厂预制构件,再在现场拼装的方式施工,所以在预制构件的拼接部位需要留设很多连接锚固件,一般是将结构件内的钢筋伸出一部分,如图1所述,这就使得在预制时模板上对应位置需要留设洞口供钢筋穿过,考虑到模板搭设的误差,这些洞口的尺寸不可能正好等于钢筋的外径,洞口是显著偏大的,这样浇筑混凝土时就需要将模板上洞口的一些部分进行封堵,一般采用残布条或橡胶套等进行封堵,效果不好,且塞入不方便,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其方便塞堵预制模板上供钢筋穿出的孔洞,操作方便且封堵效果好,包括内圈层,外圈层,内衬条,外衬条,塞套,所述内圈层的外轮廓为圆柱状,所述外圈层的外轮廓为圆台形状,两者均采用橡胶材质制作,所述外圈层的前段部外径小于其后端部外径,所述外圈层的内部存在同样为圆台状的空腔,同样,所述空腔的前端部内径小于其后端部内径,所述内圈层的外径小于空腔的前端部内径,内圈层插入设置在空腔内,且内圈层的外壁与外圈层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即意思是内圈层未将空腔完全填塞,所述内圈层与外圈层的中心轴线为同一直线,而由于空腔为圆台状,内圈层外轮廓为圆柱状,则间隙的前部位置内宽小于其后部位置的内宽,所述外圈层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橡胶环,所述橡胶环具备弹性能力,即其能够在受力状态下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外圈层的前端固定设置到橡胶环的外周边沿,所述内圈层的前端也固定设置到橡胶环的内周边沿,从而橡胶环也将内圈层与外圈层连接在一起,并将之间的间隙的前端封堵,所述内圈层的内部存在圆柱状的柱腔,所述柱腔为前后贯通状态,即柱腔的前后分别与橡胶环的外部及内圈层的后端外部连通,所述内衬条与外衬条均为硬质薄片金属条,两者均存在多道,所述内衬条排列环绕设置在内圈层的外壁一周,所述外衬条排列环绕设置在外圈层的内壁一周,即内衬条与外衬条处在间隙的内外层位置。

所述塞套为圆柱状的金属壳状套体,其内径大于内圈层的外径,其外径小于外圈层的空腔的后端部内径,即塞套能够从间隙的后端部位置插入。

具体的,所述塞套的前后长度大于外圈层的前后长度,则塞套能够具备足够长度塞入到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及有益效果是,其方便塞堵预制模板上供钢筋穿出的孔洞,一般预制构件上需要伸出用于连接锚固的钢筋,在进行浇筑时,预制模板上需要在相应位置钻设预留出供钢筋条穿出的孔洞,而为了避免误差影响以及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筋伸出,模板上预设的孔洞一般要大于钢筋的直径,导致浇筑后的混凝土会从孔洞位置漏出,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则方便将孔洞塞住,其中内圈层的柱腔的内径与钢筋条的外径相当,将柱腔穿入套在钢筋条上,并且外圈层将模板上的孔洞塞住,后将塞套塞入进间隙内,由于内圈层与外圈层是橡胶材质的,而塞套塞入进间隙内后会对外圈层造成挤压,则外圈层外壁会紧贴到模板孔洞上,对孔洞部位形成更好的封堵。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内圈层的外壁与外圈层的内壁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内衬条与外衬条,这样塞套并不会直接与内圈层或外圈层接触,因为橡胶材质摩擦力较大,则塞套会难以塞入,而内衬条与外衬条为金属薄片,大大降低塞套塞入的摩擦阻力。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塞套的后端部一周固定设置有一圈外沿边,所述外沿边与塞套为一体的,其作用是扩大塞套后端部的外部接触面积,方便对塞套后端进行锤击,进而方便将塞套塞入进间隙内。

附图说明

图1为预制构件及对应模板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分离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未使用状态截面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如图2及图5所示,包括内圈层1,外圈层2,内衬条3,外衬条4,塞套5,所述内圈层1的外轮廓为圆柱状,所述外圈层2的外轮廓为圆台形状,两者均采用橡胶材质制作,所述外圈层2的前段部外径小于其后端部外径,所述外圈层2的内部存在同样为圆台状的空腔21,同样,所述空腔21的前端部内径小于其后端部内径,所述内圈层1的外径小于空腔21的前端部内径,内圈层1插入设置在空腔21内,且内圈层1的外壁与外圈层2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22,即意思是内圈层1未将空腔21完全填塞,所述内圈层1与外圈层2的中心轴线为同一直线,而由于空腔21为圆台状,内圈层1外轮廓为圆柱状,如图5所示,则间隙22的前部位置内宽小于其后部位置的内宽,所述外圈层2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橡胶环23,所述橡胶环23具备弹性能力,即其能够在受力状态下发生弹性形变,所述外圈层2的前端固定设置到橡胶环23的外周边沿,所述内圈层1的前端也固定设置到橡胶环23的内周边沿,从而橡胶环23将内圈层1与外圈层2连接到一起,且将之间的间隙22的前端封堵,所述内圈层1的内部存在圆柱状的柱腔11,所述柱腔11为前后贯通状态,即柱腔11的前后分别与橡胶环23的外部及内圈层11的后端外部连通,所述内衬条3与外衬条4均为硬质薄片金属条,两者均存在多道,所述内衬条3排列环绕设置在内圈层1的外壁一周,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外衬条4排列环绕设置在外圈层2的内壁一周,即内衬条3与外衬条4处在间隙22的内外层位置。

所述塞套5为圆柱状的金属壳状套体,如图5所示,其内径大于内圈层1的外径,其外径小于外圈层2的空腔21的后端部内径,即塞套5能够从间隙22的后端部位置插入。

具体的,所述塞套5的前后长度大于外圈层2的前后长度,则塞套5能够具备足够长度塞入到间隙22内。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及有益效果是,其方便塞堵预制模板上供钢筋穿出的孔洞,一般预制构件上需要伸出用于连接锚固的钢筋,在进行浇筑时,预制模板上需要在相应位置钻设预留出供钢筋条穿出的孔洞,如图1所示,而为了避免误差影响以及适应不同尺寸的钢筋伸出,模板上预设的孔洞内径一般要大于钢筋的直径,导致浇筑后的混凝土会从孔洞位置漏出,而通过本实用新型则方便将孔洞塞住,其中内圈层1的柱腔11的内径与钢筋条的外径相当,将柱腔11穿入套在钢筋条上,并且外圈层2将模板上的孔洞塞住,后将塞套5塞入进间隙22内,如图4及图6所示,由于内圈层1与外圈层2是橡胶材质的,而塞套5塞入进间隙22内后会对外圈层2造成挤压,则外圈层2外壁会紧贴到模板孔洞上,对孔洞部位形成更好的封堵。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内圈层1的外壁与外圈层2的内壁上分别排列设置有内衬条3与外衬条4,这样塞套5并不会直接与内圈层1或外圈层2接触,因为橡胶材质摩擦力较大,造成塞套5难以塞入,而内衬条3与外衬条4为金属薄片,大大降低塞套5塞入的摩擦阻力。

作为改进实施例,所述塞套5的后端部一周固定设置有一圈外沿边51,所述外沿边51与塞套5为一体的,其作用是扩大塞套5后端部的外部接触面积,方便对塞套5后端进行锤击,进而方便将塞套5塞入进间隙22内。

本文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建筑装配构件的预制浇筑模板堵头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