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包括管道主体、连接套管、密封盖,连接套管配套设置于管道主体的外侧端面处,当需要对PVC管道进行连接处理时,将密封带和防水套缠绕至2根PCV管道的连接处,并迫使防水套、密封带和管道主体卡入至连接套管内部,由于防水套和密封带的特性,可以对管道连接处进行第一步防渗水处理,当防水套与橡胶抵块接触时,手动对橡胶抵块进行拉伸,使防水套的外侧面与橡胶抵块的内侧端面进行接触,由于其橡胶抵块和压簧的连接设置,因此当管道主体的连接处完全卡入至橡胶抵块后,利用其压簧的回弹性,当管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震动时,其压簧会对其震动力进行减缓,从而达到抗震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包括管道主体(1)、连接套管(2)、密封盖(3),所述连接套管(2)配套设置于管道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所述密封盖(3)螺纹连接于连接套管(2)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1)还包括有密封带(101)、防水套(102),所述密封带(101)配套设置管道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所述防水套(102)固定设置于密封带(101)的外侧面;
所述连接套管(2)还包括有橡胶抵块(201)、螺杆(202)、压簧(203)、凹槽(204),所述橡胶抵块(201)活动连接于连接套管(2)内部,所述螺杆(202)螺纹连接于连接套管(2)的外侧端面处,所述压簧(2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管(2)的内壁端面处,且压簧(2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橡胶抵块(201)的外侧端面处,所述凹槽(204)嵌入式设置于橡胶抵块(201)外侧端面处;
所述密封盖(3)还包括有防水垫圈(301)、开口槽(302),所述开口槽(302)贯穿设置于密封盖(3)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所述防水垫圈(301)固定设置于开口槽(302)的内侧端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2)整体为圆柱结构,其中连接套管(2)左侧孔径小于连接套管(2)的右侧孔径,同时连接套管(2)的左侧孔径直径与管道主体(1)的直径相互配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抵块(201)、密封带(101)、防水套(102)均为圆柱状结构,并且其橡胶抵块(201)的外侧面配套设置有多个压簧(203)和螺杆(2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04)的形状为半圆状,而螺杆(202)的底部端面也为半圆状结构,同时连接套管(2)的外侧端面还配套设置有与螺杆(202)配套的螺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槽(302)和防水垫圈(301)均为环形结构,并且防水垫圈(301)的挤压后的内壁直径与管道主体(1)的外侧直径相互契合,同时防水垫圈(301)的材料为硅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为“凹”字状,其数量为2个,并且密封盖(3)的内壁端面处还配套设置螺纹槽,同时连接套管(2)的外端面左侧处和外侧面右侧处均设置有外螺纹,而密封盖(3)的螺纹槽与连接套管(2)的外螺纹相互配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VC管道连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式 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PVC管(PVC-U管)硬聚氯乙烯管,是由聚氯乙烯树脂与稳定剂、润滑剂等配合后用热压法挤压成型,是最早得到开发应用的塑料管材,PVC-U管抗腐蚀能力强、易于粘接、价格低、质地坚硬,但是由于有PVC-U单体和添加剂渗出,只适用于输送温度不超过45℃的给水系统中。塑料管道用于排水,废水,化学品,加热液和冷却液,食品,超纯液体,泥浆,气体,压缩空气和真空系统的应用。
PVC管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对其进行连接处理,现有PVC塑料管材的连接方式大多都是采用热熔剂,将管道的一端加热变形,然后直接与另一根管道连接,这种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以下问题,由于PVC管多用于运输液体,当PVC管受到液体的冲击力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这样会迫使管道的连接处出现松动,从而导致管道连接处出现渗水等情况,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具有抗震和防渗水功能的PVC管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在解决当PVC管需要进行连接处理时,通过其连接结构,能够对PVC管进行抗震和防渗水处理,从而保证PVC管道的连接稳定性。
(二)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包括管道主体、连接套管、密封盖,连接套管配套设置于管道主体的外侧端面处,密封盖螺纹连接于连接套管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管道主体还包括有密封带、防水套,密封带配套设置管道主体的外侧端面处,防水套固定设置于密封带的外侧面;
连接套管还包括有橡胶抵块、螺杆、压簧、凹槽,橡胶抵块活动连接于连接套管内部,螺杆螺纹连接于连接套管的外侧端面处,压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管的内壁端面处,且压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橡胶抵块的外侧端面处,凹槽嵌入式设置于橡胶抵块外侧端面处;
密封盖还包括有防水垫圈、开口槽,开口槽贯穿设置于密封盖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防水垫圈固定设置于开口槽的内侧端面处。
优选的:连接套管整体为圆柱结构,其中连接套管左侧孔径小于连接套管的右侧孔径,同时连接套管的左侧孔径直径与管道主体的直径相互配套。
优选的:橡胶抵块、密封带、防水套均为圆柱状结构,并且其橡胶抵块的外侧面配套设置有多个压簧和螺杆。
优选的:凹槽的形状为半圆状,而螺杆的底部端面也为半圆状结构,同时连接套管的外侧端面还配套设置有与螺杆配套的螺纹槽。
优选的:开口槽和防水垫圈均为环形结构,并且防水垫圈的挤压后的内壁直径与管道主体的外侧直径相互契合,同时防水垫圈的材料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密封盖为“凹”字状,其数量为2个,并且密封盖的内壁端面处还配套设置螺纹槽,同时连接套管的外端面左侧处和外侧面右侧处均设置有外螺纹,而密封盖的螺纹槽与连接套管的外螺纹相互配套。
有益效果:
1、这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设置有连接套管和密封带,当需要对PVC管道进行连接处理时,将连接套管和密封盖插入至其中1根PVC 管道的一端,并使其中1根PVC管的一端软化,并插入至另1根PVC管的内壁端面处,然后用密封带和防水套缠绕至2根PCV管道的连接处,并迫使防水套、密封带和管道主体卡入至连接套管内部,由于防水套和密封带的特性,可以对管道连接处进行第一步防渗水处理,当防水套与橡胶抵块接触时,手动对橡胶抵块进行拉伸,使防水套的外侧面与橡胶抵块的内侧端面进行接触,由于其橡胶抵块和压簧的连接设置,因此当管道主体的连接处完全卡入至橡胶抵块后,利用其压簧的回弹性,会管道进行抵紧处理,这样能够对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夹持处理,从而保证管道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利用其压簧的抵紧力,还能够对管道连接处进行抗震处理,当管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震动时,其压簧会对其震动力进行减缓,从而达到抗震效果。
2、这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设置有螺杆和密封盖,当橡胶抵块完成对管道连接处的夹持后,手动选择螺杆,通过螺杆和橡胶抵块的连接关系,当螺杆向连接套管内部进行位移时,会迫使橡胶抵块向管道主体的外侧端面进行一定程度的位移,这样能够提升其橡胶抵块对管道主体的夹持力度,从而避免因橡胶抵块夹持不稳定而导致管道连接处发生渗水等情况,同时利用其密封盖和防水垫圈的设置,能够将连接套管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进行防渗水处理,从而避免水流泄漏等情况,最终,通过其连接结构,完成了对管道连接处防渗水和抗震处理,从而保证了管道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管左视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盖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套管A处侧面示意图。
图1-4中:1-管道主体;101-密封带;102-防水套;2-连接套管;201-橡胶抵块;202-螺杆;203-压簧;204-凹槽;3-密封盖;301-防水垫圈;302- 开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制式PVC 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包括管道主体1、连接套管2、密封盖3,连接套管2配套设置于管道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密封盖3螺纹连接于连接套管2 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管道主体1还包括有密封带101、防水套102,密封带101配套设置管道主体1的外侧端面处,防水套102固定设置于密封带101的外侧面;
连接套管2还包括有橡胶抵块201、螺杆202、压簧203、凹槽204,橡胶抵块201活动连接于连接套管2内部,螺杆202螺纹连接于连接套管2的外侧端面处,压簧20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管2的内壁端面处,且压簧 2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橡胶抵块201的外侧端面处,凹槽204嵌入式设置于橡胶抵块201外侧端面处;
密封盖3还包括有防水垫圈301、开口槽302,开口槽302贯穿设置于密封盖3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防水垫圈301固定设置于开口槽302的内侧端面处。
其中:连接套管2整体为圆柱结构,其中连接套管2左侧孔径小于连接套管2的右侧孔径,同时连接套管2的左侧孔径直径与管道主体1的直径相互配套,通过连接套管2的设置,能够对管道连接处进行限位和夹持处理。
其中:橡胶抵块201、密封带101、防水套102均为圆柱状结构,并且其橡胶抵块201的外侧面配套设置有多个压簧203和螺杆202,通过橡胶抵块、密封带101和防水套102的设置,能够对管道连接处进行防渗水处理,同时压缩203和螺杆202的设置,能够迫使橡胶抵块201对管道连接处进行夹持和固定处理,从而提升其管道的连接稳定性。
其中:凹槽204的形状为半圆状,而螺杆202的底部端面也为半圆状结构,同时连接套管2的外侧端面还配套设置有与螺杆202配套的螺纹槽,通过螺杆202和凹槽204的设置,当螺杆202在转动时,能够避免对其凹槽204 造成迫害,同时螺纹槽的设置,能够保证螺杆202进行稳定的旋转。
其中:开口槽302和防水垫圈301均为环形结构,并且防水垫圈301的挤压后的内壁直径与管道主体1的外侧直径相互契合,同时防水垫圈301的材料为硅胶材质,通过防水垫圈301和开口槽302的设置,能够为连接套管2 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进行防渗水处理。
其中:密封盖3为“凹”字状,其数量为2个,并且密封盖3的内壁端面处还配套设置螺纹槽,同时连接套管2的外端面左侧处和外侧面右侧处均设置有外螺纹,而密封盖3的螺纹槽与连接套管2的外螺纹相互配套,通过螺纹槽和外螺纹的设置,能够使密封盖3稳定的安装在连接套管2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从而提升保证其连接套管2的防渗水性。
工作原理:
首先,将当需要对PVC管道进行连接处理时,将连接套管2和密封盖3 插入至其中1根PVC管道的一端,并使其中1根PVC管的一端软化,并插入至另1根PVC管的内壁端面处,然后用密封带101和防水套102缠绕至2根 PCV管道的连接处,并迫使防水套102、密封带101和管道主体1卡入至连接套管2内部,由于防水套102和密封带101的特性,可以对管道连接处进行第一步防渗水处理,当防水套102与橡胶抵块201接触时,手动对橡胶抵块 201进行拉伸,使防水套102的外侧面与橡胶抵块201的内侧端面进行接触,由于其橡胶抵块201和压簧203的连接设置,因此当管道主体1的连接处完全卡入至橡胶抵块201后,利用其压簧203的回弹性,会管道进行抵紧处理,这样能够对管道的连接处进行夹持处理,从而保证管道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利用其压簧203的抵紧力,还能够对管道连接处进行抗震处理,当管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震动时,其压簧203会对其震动力进行减缓,从而达到抗震效果。
当橡胶抵块201完成对管道连接处的夹持后,手动选择螺杆202,通过螺杆202和橡胶抵块201的连接关系,当螺杆202向连接套管2内部进行位移时,会迫使橡胶抵块201向管道主体1的外侧端面进行一定程度的位移,这样能够提升其橡胶抵块201对管道主体1的夹持力度,从而避免因橡胶抵块 201夹持不稳定而导致管道连接处发生渗水等情况,同时利用其密封盖3和防水垫圈301的设置,能够将连接套管的左侧端面和右侧端面进行防渗水处理,从而避免水流泄漏等情况,最终,通过其连接结构,完成了对管道连接处防渗水和抗震处理,从而保证了管道的连接稳定性。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一种预制式PVC管抗震防渗水的连接结构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