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

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

IPC分类号 : A61H3/02,A61H3/04

申请号
CN201710996723.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7-10-19
  • 公开号: CN107595557A
  • 公开日: 2018-01-19
  • 主分类号: A61H3/02
  • 专利权人: 徐州致诚会计服务有限公司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一组条形承载基座,一组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设有腋下升降支撑机构,每个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下表面均设有移动行走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比较方便,便于根据患者的身高个情况进行控制整体升降和乘坐的距离,移动比较方便,减轻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强度,支撑效果良好,可以减轻陪护压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一组条形承载基座(1),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设有腋下升降支撑机构,每个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均设有移动行走机构,所述腋下升降支撑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的一组液压推动杆(2)、固定连接在每组液压推动杆(2)上表面的条形支撑块(3)、嵌装在每个条形支撑块(3)上表面的一组竖直支撑板(4)、设置在每组竖直支撑板(4)之间的多个水平支撑架(5)、套装在每组竖直支撑板(4)上表面的条形弹性支撑块(6)、加工在其中一个竖直支撑板(4)内侧表面下端的一号水平条形开口、固定连接在另一组竖直支撑板(4)内侧表面且与所对应一号条形开口相对应的条形固定板(7)、设置在每个条形固定板(7)侧表面上且与所对应条形固定板(7)相匹配的水平滑轨(8)、套装在每个水平滑轨(8)两端且与所对应条形固定板(7)上下两端面之间的多组支撑固定架(9)、设置在每个水平滑轨(8)上的电控小车(10)、固定连接在每个电控小车(10)侧表面上的固定夹手(11)、贯穿一组一号条形开口且两端与一组固定夹手(11)相连接的条形承载板(12)、套装在条形承载板(12)上的条形空心壳(13)、固定连接在其中一组竖直支撑板(4)外侧表面上的两组水平固定把手(14)、套装在每个水平固定把手(14)上的软层(15)共同构成的,所述移动行走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的一组承载垫片(16)、嵌装在每个承载垫片(16)下表面的转动框架(17)、设置在每个转动框架(17)内的滚动轮(18)、设置在其中一组滚动轮(18)上的刹车片(19)、固定连接在每个刹车片(19)一端的拉动刹车线(20)、固定连接在每个拉动刹车线(20)一端面上的弧形拉动带(21)、固定连接在其中一组竖直支撑板(4)外侧表面边缘处且与所对应拉动刹车线(20)相匹配的一组弹簧夹手(22)共同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液压推动杆(2)上均套装活动圆环(23),每个所述活动圆环(23)侧表面上均固定连接与所对应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相搭接的条形蓄电箱体(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条形蓄电箱体(24)内均设有蓄电池(25),每个所述蓄电池(25)的型号均为WDKH-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竖直支撑板(4)外侧表面上端嵌装控制开关(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承载板(12)的横截面为U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支撑固定架(9)的数量为2-4组,且两两相对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架(5)的数量为4-6个,且均匀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弧形拉动带(21)的高度与水平固定把手(14)高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竖直支撑板(4)上的一组水平固定把手(1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一号条形开口所对应的竖直支撑板(4)内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竖直把手(2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患者支撑用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患者支撑用具就例如轮椅或者拐杖,都是便于患者出行或者移动的装置。

对于有些脚部有病患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但是长期的卧床,对于患者的康复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在快要好的时候,需要站立进行锻炼行走,传统中由于患者站立不稳,因此都需要陪护进行扶着行走,有些患者的体重较大,对于陪护的压力是很大的,有些患者屁股也有可能受伤,如果进行临时休息,由于承载座椅的固定不动,承载面积比较大,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而言,是不能乘坐的,长时间的躺在床上,对于伤口的康复也是不好的,传统的腋下支撑装置结构比较简单,需要自动抬起进行移动,对于患者而言强度也很大,而且患者的身高不同,单一的支撑工具无法适应所有人群,因此为了使得患者早日的康复,设计一种便于患者进行锻炼的腋下支撑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一组条形承载基座,一组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设有腋下升降支撑机构,每个所述条形承载基座下表面均设有移动行走机构,所述腋下升降支撑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的一组液压推动杆、固定连接在每组液压推动杆上表面的条形支撑块、嵌装在每个条形支撑块上表面的一组竖直支撑板、设置在每组竖直支撑板之间的多个水平支撑架、套装在每组竖直支撑板上表面的条形弹性支撑块、加工在其中一个竖直支撑板内侧表面下端的一号水平条形开口、固定连接在另一组竖直支撑板内侧表面且与所对应一号条形开口相对应的条形固定板、设置在每个条形固定板侧表面上且与所对应条形固定板相匹配的水平滑轨、套装在每个水平滑轨两端且与所对应条形固定板上下两端面之间的多组支撑固定架、设置在每个水平滑轨上的电控小车、固定连接在每个电控小车侧表面上的固定夹手、贯穿一组一号条形开口且两端与一组固定夹手相连接的条形承载板、套装在条形承载板上的条形空心壳、固定连接在其中一组竖直支撑板外侧表面上的两组水平固定把手、套装在每个水平固定把手上的软层共同构成的,所述移动行走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基座下表面的一组承载垫片、嵌装在每个承载垫片下表面的转动框架、设置在每个转动框架内的滚动轮、设置在其中一组滚动轮上的刹车片、固定连接在每个刹车片一端的拉动刹车线、固定连接在每个拉动刹车线一端面上的弧形拉动带、固定连接在其中一组竖直支撑板外侧表面边缘处且与所对应拉动刹车线相匹配的一组弹簧夹手共同构成的。

每个所述液压推动杆上均套装活动圆环,每个所述活动圆环侧表面上均固定连接与所对应条形承载基座上表面相搭接的条形蓄电箱体。

每个所述条形蓄电箱体内均设有蓄电池,每个所述蓄电池的型号均为WDKH-F。

其中一个所述竖直支撑板外侧表面上端嵌装控制开关。

所述条形承载板的横截面为U形。

多组所述支撑固定架的数量为2-4组,且两两相对放置。

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架的数量为4-6个,且均匀分布。

每个所述弧形拉动带的高度与水平固定把手高度相同。

每个所述竖直支撑板上的一组水平固定把手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每个所述一号条形开口所对应的竖直支撑板内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竖直把手。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使用比较方便,便于根据患者的身高个情况进行控制整体升降和乘坐的距离,移动比较方便,减轻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强度,支撑效果良好,可以减轻陪护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中条形固定板、水平滑轨、支撑固定架、电控小车、固定夹手和条形承载板相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条形承载基座;2、液压推动杆;3、条形支撑块;4、竖直支撑板;5、水平支撑架;6、条形弹性支撑块;7、条形固定板;8、水平滑轨;9、支撑固定架;10、电控小车;11、固定夹手;12、条形承载板;13、条形空心壳;14、水平固定把手;15、软层;16、承载垫片;17、转动框架;18、滚动轮;19、刹车片;20、拉动刹车线;21、弧形拉动带;22、弹簧夹手;23、活动圆环;24、条形蓄电箱体;25、蓄电池;26、控制开关;27、竖直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包括一组条形承载基座1,一组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设有腋下升降支撑机构,每个所述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均设有移动行走机构,所述腋下升降支撑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的一组液压推动杆2、固定连接在每组液压推动杆2上表面的条形支撑块3、嵌装在每个条形支撑块3上表面的一组竖直支撑板4、设置在每组竖直支撑板4之间的多个水平支撑架5、套装在每组竖直支撑板4上表面的条形弹性支撑块6、加工在其中一个竖直支撑板4内侧表面下端的一号水平条形开口、固定连接在另一组竖直支撑板4内侧表面且与所对应一号条形开口相对应的条形固定板7、设置在每个条形固定板7侧表面上且与所对应条形固定板7相匹配的水平滑轨8、套装在每个水平滑轨8两端且与所对应条形固定板7上下两端面之间的多组支撑固定架9、设置在每个水平滑轨8上的电控小车10、固定连接在每个电控小车10侧表面上的固定夹手11、贯穿一组一号条形开口且两端与一组固定夹手11相连接的条形承载板12、套装在条形承载板12上的条形空心壳13、固定连接在其中一组竖直支撑板4外侧表面上的两组水平固定把手14、套装在每个水平固定把手14上的软层15共同构成的,所述移动行走机构由固定连接在每个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的一组承载垫片16、嵌装在每个承载垫片16下表面的转动框架17、设置在每个转动框架17内的滚动轮18、设置在其中一组滚动轮18上的刹车片19、固定连接在每个刹车片19一端的拉动刹车线20、固定连接在每个拉动刹车线20一端面上的弧形拉动带21、固定连接在其中一组竖直支撑板4外侧表面边缘处且与所对应拉动刹车线20相匹配的一组弹簧夹手22共同构成的;每个所述液压推动杆2上均套装活动圆环23,每个所述活动圆环23侧表面上均固定连接与所对应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相搭接的条形蓄电箱体24;每个所述条形蓄电箱体24内均设有蓄电池25,每个所述蓄电池25的型号均为WDKH-F;其中一个所述竖直支撑板4外侧表面上端嵌装控制开关26;所述条形承载板12的横截面为U形;多组所述支撑固定架9的数量为2-4组,且两两相对放置;多个所述水平支撑架5的数量为4-6个,且均匀分布;每个所述弧形拉动带21的高度与水平固定把手14高度相同;每个所述竖直支撑板4上的一组水平固定把手1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每个所述一号条形开口所对应的竖直支撑板4内侧边缘处均固定连接竖直把手27。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其中此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放置在地面上位于每个条形承载基座1下方的一组滚动轮18接触地面,患者站立在一组条形承载基座1之间,两边的腋下放置在位于每个条形承载基座1上方的条形弹性支撑块6上表面,其中每个条形弹性支撑块6均通过一组竖直支撑板4与所对应的条形支撑块3上表表面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条形支撑块3下表面均通过一组液压推动杆2与所对应的条形承载基座1的上表面进行支撑,其中位于每组竖直支撑板4之间的多个水平支撑架5便于将每组竖直支撑板4之间的空隙进行有效的支撑,使得此装置支撑稳定,其中将两边的手握住位于其中一组竖直支撑板4外侧表面上的水平固定把手14,一组水平固定把手14便于调整,手握的位置,其中位于每个水平固定把手14上的软层15,便于手握舒适,通过腋下,施力,使得此装置在滚动轮18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如果想要进行停止移动,双手拉动所对应的一组弧形拉动带21,通过拉动刹车线20拉动位于其中一个滚动轮18上的刹车片19与所对应的滚动轮18之间进行增大摩擦,使得此装置慢慢的停止移动,其中每个滚动轮18均通过转动框架17与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的承载垫片16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滚动轮18可以在转动框架17上进行转动行走,其中在长时间的行走过程中,患者锻炼了身体,如果患者的臀部受伤,按动位于其中一个竖直支撑板4侧表面上的控制开关26进行控制,使得位于每个水平滑轨8上的电控小车10进行移动,通过固定夹手11带动条形承载板12进行移动,带动位于条形承载板12上表面的条形空心壳13进行移动,将条形空心壳13放置在患者的上腿部下表面,通过控制使得每个液压推动杆2进行下降,腋下始终在条形弹性支撑块6上表面,患者可以坐在条形空心壳13上表面进行临时的休息,其中电控小车10的移动位置,根据自身的情况耳而定,其中水平滑轨8均通过条形固定板7与所对应的竖直支撑板4进行连接,其中另一组内侧的竖直支撑板4便于对其端面进行再次支撑,使得支撑效果良好,其中每个水平滑轨8均通过多组支撑固定架9与所对应的条形固定板7之间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拉动刹车线20均通过与组弹簧夹手22与竖直支撑板4的侧表面进行连接,使用比较方便,便于根据患者的身高个情况进行控制整体升降和乘坐的距离,移动比较方便,减轻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的强度,支撑效果良好,可以减轻陪护压力。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可编程系列控制器和一台继电器,以MAM-200型号的控制器为例,将该型号控制器的三个输出端子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台继电器、电控小车10和控制开关26的输入端连接,本领域人员在将一台继电器与液压推动杆2自带的电磁阀连接,将蓄电池2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接电端进行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控制器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其中此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放置在地面上位于每个条形承载基座1下方的一组滚动轮18接触地面,患者站立在一组条形承载基座1之间,两边的腋下放置在位于每个条形承载基座1上方的条形弹性支撑块6上表面,其中每个条形弹性支撑块6均通过一组竖直支撑板4与所对应的条形支撑块3上表表面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条形支撑块3下表面均通过一组液压推动杆2与所对应的条形承载基座1的上表面进行支撑,其中位于每组竖直支撑板4之间的多个水平支撑架5便于将每组竖直支撑板4之间的空隙进行有效的支撑,使得此装置支撑稳定,其中将两边的手握住位于其中一组竖直支撑板4外侧表面上的水平固定把手14,一组水平固定把手14便于调整,手握的位置,其中位于每个水平固定把手14上的软层15,便于手握舒适,通过腋下,施力,使得此装置在滚动轮18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如果想要进行停止移动,双手拉动所对应的一组弧形拉动带21,通过拉动刹车线20拉动位于其中一个滚动轮18上的刹车片19与所对应的滚动轮18之间进行增大摩擦,使得此装置慢慢的停止移动,其中每个滚动轮18均通过转动框架17与位于条形承载基座1下表面的承载垫片16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滚动轮18可以在转动框架17上进行转动行走,其中在长时间的行走过程中,患者锻炼了身体,如果患者的臀部受伤,按动位于其中一个竖直支撑板4侧表面上的控制开关26进行控制,使得位于每个水平滑轨8上的电控小车10进行移动,通过固定夹手11带动条形承载板12进行移动,带动位于条形承载板12上表面的条形空心壳13进行移动,将条形空心壳13放置在患者的上腿部下表面,通过控制使得每个液压推动杆2进行下降,腋下始终在条形弹性支撑块6上表面,患者可以坐在条形空心壳13上表面进行临时的休息,其中电控小车10的移动位置,根据自身的情况耳而定,其中水平滑轨8均通过条形固定板7与所对应的竖直支撑板4进行连接,其中另一组内侧的竖直支撑板4便于对其端面进行再次支撑,使得支撑效果良好,其中每个水平滑轨8均通过多组支撑固定架9与所对应的条形固定板7之间进行连接,其中每个拉动刹车线20均通过与组弹簧夹手22与竖直支撑板4的侧表面进行连接,其中位于每个条形承载基座1上表面的条形蓄电箱体24内的蓄电池25便于给此装置提供电源,其中每个条形蓄电箱体24均通过一组活动圆环23与所对应一组液压推动杆2进行连接,其中活动圆环23不随着液压推动杆2的升降而改变位置,其中位于内侧的一组竖直支撑板4侧表面上的竖直把手26便于在患者进行休息时,可以手握住,便于固定,其中所述电控小车10内部采用一块八位AT89S52作为控制核心动力源采用集成化的步进电机驱动专用芯片组。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发明的原理,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患者腋下升降支撑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