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和中文阅读能力测试方法

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和中文阅读能力测试方法

IPC分类号 : A61B3/00,A61B3/032,G09B17/00

申请号
CN201610519234.6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6-07-04
  • 公开号: 107569206B
  • 公开日: 2018-01-12
  • 主分类号: A61B3/00
  • 专利权人: 北京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和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方法,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包括沿纵轴居中排列的多行视标;视标为在一行内完整展示的一个句子;每个句子由印刷字号一致的汉字组成;每行视标的字数相等;每行视标句子内容都不相同;视标尺寸以视标句子中汉字的高度表示,自上而下逐行缩小;视标尺寸为对数标记。施测时,抽出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使得逐行视标对受测者可见,并计阅读时间和错字数,直到受测者可辨识的汉字数量等于0,再计算得到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和受测者的阅读速度。本发明可快速又精确地测试得到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和阅读速度,可应用于研究或临床。

权利要求

1.一种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包括沿纵轴居中排列的多行视标;视标为在一行内完整展示的一个句子;每个句子由印刷字号一致的汉字组成;每行视标的字数相等;每行视标句子内容都不相同;视标尺寸以视标句子中汉字的高度表示,视标尺寸自上而下逐行缩小;视标尺寸为对数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其特征是,相邻行视标尺寸差值为10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其特征是,每行视标句子优选为包括12个汉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其特征是,视标句子中的每个汉字的笔画数优选为1~15画;每个视标句子中的汉字笔画数平均值±标准差优选为7.13±2.7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其特征是,每个视标句子中笔画数小于等于三画的的汉字不多于3个,且不连续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其特征是,视标个数优选为16个,视标尺寸优选分别为-0.3~1.2LogMAR,相邻行视标尺寸差值为100.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其特征是,两行视标的间距优选为尺寸较大一行的视标长度的1/6。

8.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7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测试受测者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方法,用来获得受测者的中文阅读视力和速度;包括如下步骤:

(一)测试开始前,执行如下操作:

1A)将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置于纸袋中,使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对受测者不可见;

1B)设置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的照明亮度;设置受测者眼睛到视力表的距离;

1C)施测者手持计时器站在一旁,计时器精确到毫秒;

1D)向受测者说明测试流程;要求受测者应该在保证读准每个字的情况下尽可能快地读完视标整句话;当遇到阅读困难的情况时,应尽力读出可识别的字;当放弃阅读时,应报告“放弃”;如果阅读中出现错误,不要修正;

(二)在受测者准备好后,开始测试,执行如下操作:

2A)从所述纸袋中抽出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使且仅使最大尺寸视标对受测者可见,并开始计时;当受测者读完最后一个字,或报告“放弃”时,停止计时;

2B)将所得时间计为阅读时间,将读错且未更改的汉字和未读汉字的数量计为错字数;

2C)从所述纸袋中抽出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使下一行视标对受测者可见,并计阅读时间和错字数;

重复步骤2C),直到受测者可辨识的汉字数量等于0,停止测试;

(三)计算得到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和受测者的阅读速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受测者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计算得到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和受测者的阅读速度,具体采用方法一或方法二:

方法一: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通过式1中的函数拟合数据:

式1中,f(x)为受测者在视标尺寸为x处的阅读速度的以10为底的对数。a、b、c为三个常数,起始值为e2,0.2,10000。拟合完成后得到 其中 即为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 即为受测者的阅读速度;

方法二:通过计分表计算得到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和受测者的阅读速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针对每个视标,将视标总字数减去错字数的差除以阅读时间,作为受测者在每个视标处的阅读速度,单位为字每分钟;

将阅读速度结果以标记点的形式绘制在计分表坐标系中;所述计分表坐标系的纵坐标为每个视标的尺寸,所述计分表坐标系的横坐标为受测者在每个视标处的阅读速度;

用一条垂直于横坐标表示为式2的竖线和一条表示为式3的斜线穿过标记点,所述竖线和斜线称作数据点的拟合线:

x=p (式2)

y=q log x+o (式3)

其中,式1中的常数p取值为 其中(xi,yi)为坐标系中自上而下第i个标记点的坐标,(xj,yj)为由上至下第一个与x1差值超过5%的标记点的坐标;式2中常数q和o的取值满足使式2所示的斜线穿过(xj,yj)与(xe,ye),即 其中(xe,ye)为坐标系中最下端标记点的坐标;

所述竖线和斜线的交点的纵坐标q log p+o为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两条线的交点的横坐标p为受测者的阅读速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受测者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纸袋与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同色同材质;步骤1B)设置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的照明亮度为100cd/m2;步骤1B)设置所述受测者眼睛到所述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的距离为40厘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力和阅读速度检测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中文阅读多功能视力表,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和使用该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测试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和研究中对受测者进行视力测验的常用视力表多用“E”字或“C”字作为视标(Snellen E、Landolt C等)。此类视标结构简单,可以准确测量受测者对简单影像细节的分辨能力。但是,这种视标结构存在如下不足:

(一)简单视标难以准确测量受测者对复杂影像细节的分辨能力。如汉字识别等。

(二)由于汉字本身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笔画数量,采用单个汉字测试受测者对复杂影像细节的分辨能力无法获得稳定结果。

因此,现有视力表难以满足临床和研究中测试受测者的汉字辨识能力和阅读速度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文阅读多功能视力表,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和使用该视力测试表测试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方法,本发明能够快速且精确地测试受测者的汉字辨识能力和阅读速度。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本发明称之为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视力表(C-READ),包括沿纵轴居中排列的多行视标;视标为在一行内完整展示的一个句子;每个句子由印刷字号一致的汉字组成;每行视标的字数相等;每行视标句子内容都不相同;视标尺寸以视标句子中汉字的高度表示,视标尺寸自上而下逐行缩小;视标尺寸为对数标记,单位为LogMAR

作为优化,相邻行视标尺寸差值为100.1

作为优化,视标字数优选12字,使阅读所用时间适中,约2~4秒。

作为优化,视标句子中的汉字笔画数优选为1~15画之间,其平均笔画数优选为7.13±2.78画(平均值±标准差),以使句子中出现的汉字复杂度相同且适中;每句中笔画数小于等于3画的字不多于3个,并且不连续排列,以降低较低复杂度的汉字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作为优化,视标个数优选为16个,尺寸优选分别为-0.3,-0.2,-0.1,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LogMAR(Logarithm of the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视力)共16个,因为先期测试中未发现可-0.2LogMAR及以下视标的受测者。印刷DPI优选2500以上,以保证尺寸最小的视标仍然可以辨识。

作为优化,两行视标的间距优选为尺寸较大一行的视标长度的1/6。如此设计为每行视标所设置的分辨环境空间更符合人类的视觉生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中文阅读多功能视力表测试中文阅读能力的测试方法,用来获得受测者正常中文阅读视力和速度,可应用于临床和研究;包括如下步骤:

(一)测试开始前

1A)将视力表置于与视力表同样颜色和材质的纸袋中,使视力表对受测者不可见;

1B)设置视力表的照明亮度;设置受测者眼睛到视力表的距离;

施测要求视力表照明亮度为100cd/m2。受测者眼睛到视力表距离为40厘米。

1C)施测者手持计时器站在一旁,计时器精确到毫秒;

1D)向受测者说明测试流程;

强调受测者应该在保证读准每个字的情况下尽可能快的读完整句话。当遇到阅读困难的情况时,应尽力读出可识别的字。当放弃阅读时,应报告“放弃”。如果阅读中出现错误,不要修正。

(二)在受测者准备好后,开始测试,执行如下操作:

2A)从纸袋中抽出视力表,使且仅使最大尺寸视标对受测者可见,并开始计时;当受测者读完最后一个字,或报告“放弃”时,停止计时;

2B)将所得时间计为“阅读时间”,将读错且未更改的和未读汉字的数量计为“错字数”;

2C)从纸袋中抽出视力表,使下一行视标对受测者可见,并计阅读时间和错字数,重复此过程,直到受测者可辨识的汉字数量等于0;测试完成;

(三)计算得到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和受测者的阅读速度:

测试完成后,按视标总字数减去错字数的差除以阅读时间的方式,计算受测者在每个视标处的阅读速度(单位为字每分钟),将结果以标记点的形式绘制在计分表坐标系中。用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竖线和一条与横坐标、纵坐标相交的斜线穿过前文所述的标记点。计算每个标记点与两条线在横坐标上的距离。以较短的那条距离为依据,计算所有标记点到线的距离和。调整两条线的位置,使前文所述的距离和最小。则两条线交点处的纵坐标即为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竖线标示处的横坐标即为受测者的阅读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视力测试表(C-READ)采用视标沿纵轴居中排列;视标为在一行内展示的一个句子,由印刷字号一致的汉字组成;所有视标的字数相等;视标尺寸以视标句子中汉字的高度表示,自上而下逐行缩小;设置视标个数和每个视标的尺寸、字数、汉字笔画数、相邻视标之间的间距等参数,使得视标句子中出现的汉字复杂度适中,且视标句子间的汉字复杂度相同,降低较低复杂度的汉字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更符合人类的视觉生理,使得阅读所用时间适中。使用上述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视力表(C-READ)可快速而又精确地测试得到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和阅读速度,可应用于研究环境或临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在施测前的设置;

其中,1为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2为与视力表同色同材质、用以遮盖视力表的纸袋。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在施测时的设置;

其中,3为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4为与视力表同色同材质、用以遮盖视力表的纸袋。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施测用的计分表;

其中,5为受测者信息记录表;6为施测过程中“阅读时间”和“错字数”的记录栏;7为计分表纵坐标,用于标记每个视标的尺寸(对数标记,单位为LogMAR);8为计分表横坐标,用于标记受测者在每个视标处的阅读速度,单位为字每分钟。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C-READ施测用计分表的应用实例;

图中,9为计分表坐标系;10为记录受测者在每个视标处阅读速度的标记点;11为施测实例中的竖线;12为施测实例中的斜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视力表(C-READ),C-READ视力表的视标沿纵轴居中排列;视标为在一行内展示的一个句子,由印刷字号一致的汉字组成;每个句子都不相同;所有视标的字数相等;视标尺寸以视标句子中汉字的高度表示,自上而下逐行缩小;优选地,相邻行视标尺寸差值可设置为100.1

作为优化,视标字数优选12字,使阅读所用时间适中,约2~4秒。

作为优化,视标句子中的汉字笔画数优选为1~15画之间,其平均笔画数优选为7.13±2.78画(平均值±标准差),以使句子中出现的汉字复杂度相同且适中;每句中笔画数小于等于3画的字不多于3个,并且不连续排列,以降低较低复杂度的汉字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作为优化,视标个数优选为16个,尺寸优选分别为-0.3,-0.2,-0.1,0,0.1,0.2,0.3,0.4,0.5,0.6,0.7,0.8,0.9,1.0,1.1,1.2LogMAR(Logarithm of the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最小分辨角的对数视力)共16个,因为先期测试中未发现可-0.2LogMAR及以下视标的受测者。印刷DPI优选2500以上,以保证尺寸最小的视标仍然可以辨识。

作为优化,两行视标的间距优选为尺寸较大一行的视标长度的1/6。如此设计为每行视标所设置的分辨环境空间更符合人类的视觉生理。

上述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视力表用于测试时,作为优化,规定的测试照明环境优选为100cd/m2,以排除照明不足或过度对汉字辨识造成的影响。规定的测试距离优选为40厘米,以方便施测者对视力表进行操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视力表(C-READ)可快速而精确的测试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和阅读速度,便于临床和研究环境下应用。

图1、图2和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视力表(C-READ)的三个实施例,其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三个中文阅读视力表均包括16个视标,16个视标沿纵轴居中排列,视标尺寸自上而下逐行缩小,相邻行视标尺寸差值为0.1LogMAR。每个视标占1行,为一个12字句子,句中汉字印刷字号一致,并且所有视标的字数一致。句中汉字笔画数为1-15画,其平均笔画数为7.13±2.78画(平均值±标准差)。每个句子中笔画数小于等于3的字不多于3个,且不连续排列。

应用上述北京-明尼苏达中文阅读视力表实施测试时,如图4所示,测试开始前,将视力表置于与视力表同样颜色和材质的纸袋中,使视力表对受测者不可见。施测要求视力表照明亮度为100cd/m2。受测者眼睛到视力表距离为40厘米。施测者手持计时器站在一旁,计时器精确到毫秒。待受测者准备完毕后,向受测者说明测试流程,强调受测者应该在保证读准每个字的情况下尽可能快的读完整句话。当遇到阅读困难的情况时,应尽力读出可识别的字。当放弃阅读时,应报告“放弃”。如果阅读中出现错误,不要修正。测试开始后,如图5所示从纸袋中抽出视力表,使且仅使最大尺寸视标对受测者可见,并开始计时。当受测者读完最后一个字,或报告“放弃”时,停止计时。将所得时间计为“阅读时间”,将读错且未更改的和未读汉字的数量计为“错字数”,记录在如图6所示计分表上。在受测者准备好后,从纸袋中抽出视力表,使下一行视标对受测者可见,并计阅读时间和错字数,重复此过程,直到某行视标中受测者可辨识的汉字数量等于0。测试完成后,按视标总字数减去错字数的差除以阅读时间的方式,计算受测者在每个视标处的阅读速度(单位为字每分钟)。

实验室环境下,本发明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计分,通过式1中的函数拟合数据:

其中,f(x)为受测者在视标尺寸为x处的阅读速度的以10为底的对数。a、b、c为三个常数,起始值为e2,0.2,10000。拟合完成后得到 其中 即为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 即为受测者的阅读速度。

考虑到实际应用需要,本发明方法可搭配图6所示计分表计算被试得分:将结果以标记点的形式绘制在计分表坐标系中。用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竖线11和一条斜线12穿过前文所述的标记点10。该竖线和该斜线两条线一起,称作数据点的拟合线。计横坐标为x轴,纵坐标为y轴,竖线的表达式见式2,斜线的表达式见式3:

x=p (式2)

y=q log x+o (式3)

设坐标系中自上而下第i个标记点的坐标为(xi,yi),由上至下第一个与x1差值超过5%的标记点的坐标为(xj,yj),则式1中的常数p取值为 坐标系中最下端标记点的坐标为(xe,ye)式2中常数q和o的取值满足使式2所示的斜线穿过(xj,yj)与(xe,ye),即 则竖线11和斜线12两条线的交点的纵坐标q log p+o即为受测者汉字辨识能力,两条线的交点的横坐标p即为受测者的阅读速度。

先期测试表明,基于32个受测者的数据,采用“E”字作为视标的视力表得分与本发明测得的汉字辨识能力得分相关为0.242且不显著(p=0.182),说明二者测量的东西存在差异。回归分析发现,采用“E”字作为视标的视力表得分仅能解释国际阅读速度测试(International Reading Speed Test,IReST)得分的1.1%(R2=0.011)。而由本发明得到的阅读速度得分可以解释75%的IReST成绩(R2=0.750),即相比于传统“E”字视力表,本发明可以精确测得受测者的汉字辨识能力和阅读速度。

需要注意的是,公布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帮助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不应局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为准。

中文阅读对数视力测试表和中文阅读能力测试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