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分类号 : F25B39/02,F25B47/00,F28F1/20,F28F19/02,F28F19/04,F28F9/26,F28F9/00,F28F21/08,F28F21/06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包括排管和翅片。排管内能够通入载冷剂,翅片设置在排管的外壁上,翅片的高度沿排管的径向延伸。翅片包括与排管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第二导热部的导热系数小于第一导热部和排管的导热系数。第一导热部和排管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微米或纳米级的疏水层,疏水层为疏水涂层或疏水油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第二导热部的导热系数较低,在释冷工况下可使排管两边的霜或冰分隔,防止霜或冰对排管进行环状包裹,同时疏水涂层或疏水油膜有利于使霜层或冰层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脱落,可以省去加热除霜过程,提高换热器的释冷换热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包括:
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排管(11)和翅片(12),所述排管(11)内能够通入载冷剂,所述翅片(12)设置在所述排管(11)的外壁上,所述翅片(12)的高度沿所述排管(11)的径向延伸;
所述翅片(12)包括与所述排管(11)依次连接的第一导热部(121)和第二导热部(122),所述第二导热部(122)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第一导热部(121)的导热系数和所述排管(11)的导热系数;
所述第一导热部(121)的外表面和所述排管(11)的外表面均涂覆有微米或纳米级的疏水层(16),所述疏水层(16)为疏水涂层或疏水油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涂层为氟碳涂料涂层、聚四氟乙烯涂层或有机硅疏水涂料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油膜为凡士林油膜、动物油油膜、植物油油膜或白油油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组所述换热组件间隔排列,所述换热器(1)还包括连接管(13)和保温层(14),相邻的两个所述排管(11)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13)连通,所述保温层(14)包裹所述连接管(13),所述保温层(14)的导热系数小于所述排管(11)的导热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12)对称设置在所述排管(11)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12)的板面与所述排管(11)的轴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11)的导热系数为5-500W/(m·K);和/或
所述第一导热部(121)的导热系数为5-500W/(m·K);和/或
所述第二导热部(122)的导热系数为0.01-0.3W/(m·K)。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管(11)由铜、铝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第一导热部(121)由铜、铝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和/或
所述第二导热部(122)由塑料或橡胶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4)的导热系数为0.01-0.3W/(m·K)。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14)由塑料或橡胶制成。
一种可自动除霜或除冰的换热器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