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

一种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

IPC分类号 : B63C11/00,E02D29/063

申请号
CN201810553228.1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8-05-31
  • 公开号: 108860519B
  • 公开日: 2018-11-23
  • 主分类号: B63C11/00
  • 专利权人: 西京学院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包括主管道、支管道、气闸站、气闸门、基站、出口闸管,主管道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分支管道,其上设置气闸站,终端设置基站,基站具有出口闸管;支管道跟主管道之间有一定水平夹角,由多个规格、功能相同或不同的基站组合而成,通过连接部连通。本发明拓展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功能,为低成本、高水平建设海底观测网提供平台与基础,为潜水员、潜航器、海底捕捞、探测提供便捷的进出途径,为海底观光旅游、科学考察提供广阔优越的空间,为检查维修、抢险救援提供平台与场地,为海底真空管道自身安全提供有效防护。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在管墩(6)上的主管道(1)和支管道(2),支管道(2)沿主管道(1)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支管道(2)与主管道(1)之间有一定夹角;车辆(5)运行在主管道(1)内,支管道(2)允许车辆(5)进入、停留;

支管道(2)在与主管道(1)交界处设有气闸站(3),气闸站(3)由设置在支管道(2)内的内外两道气闸门(31)及其间的管道空间构成;支管道(2)的终端设置大型基站,大型基站固定连接在管墩(6)上;大型基站由多个规格、功能相同或不同的基站(4)组合而成,基站(4)之间通过连接部(42)相连通;

部分基站(4)设有出口闸管(43),供人员或设备从基站(4)进入海底,或从海底进入基站(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辆(5)运行在主管道(1)内设置的轨道上,支管道(2)内也铺设有供车辆(5)运行的轨道,支管道(2)在与主管道(1)交界处设有道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外两道气闸门(31)之间的间距大于车辆(5)的长度;气闸站(3)内设置有抽气用的真空泵和充气用的充气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部(42)内部设置有一道气闸门(31),当相邻的基站(4)发生泄露事件时气闸门(31)降落隔离;

或者,所述的连接部(42)内部设置两道气闸门(31),构成一个气闸站;

所述的出口闸管(43)包括内、外两道水密性水闸门,其间设有抽水用的水泵和充水用的水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站(4)通过管箍固定在管墩(6)上,或通过连接件与管墩(6)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墩(6)的管箍或连接件上设置力传感器;所述的基站(4)内设置可调节水箱,当基站(4)所受浮力过大,管墩(6)所受向上的拉力超过设定值,则往调节水箱内充水,增加基站重量,使管墩所受拉力减小;反之,排出调节水箱内的水,减轻基站重量,使管墩所受压力减小;

所述的基站(4)内还设置有声纳,当探测到鱼雷或不明潜航器靠近基站或海底真空管道时,请求海底真空管道的防御系统发射电磁波干扰其轨迹,或以电磁信号方式予以引导驱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其特征在于,通常情况下车辆(5)在主管道(1)内行驶,气闸站(3)的内外两道气闸门(31)均为关闭状态,基站(4)内为常压状态;当有车辆需要进入基站(4)时的操作为:

1)可能影响待进入车辆(5)的其他车辆临时停止运行,将道岔拨向支管道(2)一侧;

2)对气闸站(3)进行真空度检查,若气闸站(3)内气压高于主管道(1)内,则对气闸站(3)抽真空,直至真空度跟主管道内一致;打开靠近主管道(1)一侧的气闸门(31),车辆(5)进入气闸站(3);

3)关闭靠近主管道(1)一侧的气闸门(31),给气闸站(3)充气,直至气压达到跟基站(4)内一致;同时道岔拨回直通状态,线路开通,主管道(1)内后续车辆恢复正常运营模式;

4)打开靠近基站(4)一侧的气闸门(31),车辆(5)进入基站(4),人员下车,或进行物资装卸作业;若基站(4)内不设置车辆(5)停靠设施,则在气闸站(3)内设置车辆(5)停靠设施,人员上下车或物资装卸作业在气闸站(3)内进行;

5)当人员上下车和物资装卸作业结束,车辆(5)要离开气闸站(3)进入主管道时,先关闭靠近基站(4)一侧的气闸门(31);对气闸站(3)抽真空,直至气压与主管道内一致;同时支管道(2)所在位置处主管道内后方车辆暂停通过,道岔拨向支管道(2)一侧;

6)打开靠近主管道(1)一侧的气闸门(31),车辆(5)倒退离开气闸站(3)进入主管道;

7)关闭靠近主管道(1)一侧的气闸门(31),道岔拨回直通状态;车辆(5)前行驶离,后续车辆(5)放行,主管道内恢复正常运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其特征在于,通常情况下,连接各基站(4)的连接部(42)内部为开通状态,其内的气闸门(31)为打开状态;当其中一个基站(4)遇到紧急情况,则关闭与其连接的连接部(42)内的气闸门(31),以备修复和人员脱险;

当潜水员或潜水器要出基站(4)进入海中时的操作为:

1)检查出口闸管(43)的内侧的水闸门和外侧的水闸门,确保密封良好和出口闸管(43)内无水;

2)潜水员穿戴好潜水服或潜水器做好准备,打开内侧的水闸门,进入出口闸管(43);

3)关闭内侧的水闸门,检查密封良好,然后打开外侧的水闸门,让海水进入出口闸管(43),直至充满;

4)潜水员离开出口闸管(43)进入海中;

当潜水员或潜水器要从海中进入基站(4)时的操作为:

5)潜水员或潜水器先进入出口闸管(43);

6)关闭外侧的水闸门,检查密封良好,抽出出口闸管(43)中的海水,然后打开内侧的水闸门;

7)潜水员或潜水器离开出口闸管(43)进入基站(4)内;

8)关闭内侧的水闸门,检查密封良好,过程结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管道交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因受到空气阻力、气动噪声、气动振动等制约,无法进一步提高速度。飞机和汽车除受空气阻力影响外,其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将来发展会受到限制。真空管道高速交通克服上述缺点,是一种能达到超高速度,且能耗很低、环境影响很小的交通模式,可望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交通所面临的困境。真空管道交通由管道、车辆、供电、通讯、驱动与控制、真空泵组、真空计量、监控系统等部分组成,运行时,管道内抽成一定真空,然后车辆在其中行驶。

在海峡通道建设领域,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已得到广泛应用,施工技术成熟。跨海大桥需要高出海平面的桥墩支撑,适合近岸浅海;海底隧道能适应较深海域,但工程造价高,施工风险和运营风险大;沉管隧道结构庞大,要求河床或海床平缓,不能有大起伏,只适合短距离浅水域,不适合距离较长及水深较大的海域;悬浮隧道是被理论界看好的跨海交通新模式,目前没有现实应用,预计建设成本低于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对海域的适应性很强,但建设成本仍然较高、施工难度较高。

亚音速(600~1200km/h)或低速(<600km/h)真空管道交通,断面小、结构轻型、集成度好,当作为跨海通道方案在海底建设时,成本低于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悬浮隧道。在施工技术方面,已经普遍实施的海底输油输气管道建设经验可提供良好参照与借鉴。

海底真空管道基本形式为,在海床上修建固定墩台,然后通过水下施工方法,把真空管道管段按设计精度架设在墩台上,再用水下密封连接方法把所有管道固定连接。

海底环境对真空管道具有特殊优越性,海水可以为真空管道降温、提供恒温环境,还可为管道提供均匀浮力,抵消管道自身重力作用,降低结构强度要求,减少工程费用,因此海底真空管道作为真空管道交通先行先试工程具有可行性、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多功能海底基站依托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通过海底基站进行空间拓展,为开展海底作业提供依托与平台。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包括分别设置在管墩上的主管道和支管道,支管道沿主管道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支管道与主管道之间有一定夹角;车辆运行在主管道内,支管道允许车辆进入、停留;

支管道在与主管道交界处设有气闸站,气闸站由设置在支管道内的内外两道气闸门及其间的管道空间构成;支管道的终端设置基站,基站固定连接在管墩上;

所述的基站包括多种空间规格:微型基站、小型基站和大型基站,根据功能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基站。

所述的基站为微型基站,微型基站为支管道的延伸部,其规格尺寸与支管道、主管道相同,微型基站的末端为球形封头。

所述的基站为小型基站,小型基站为设置在支管道末端的扩增壳体,其规格尺寸大于主管道和支管道;小型基站的壳体上设置有观察窗;

所述的小型基站为圆柱体或球体,内部设有供车辆停靠的站台,还设有生命保障系统,以及供设置检测设备的空间。

所述的基站是大型基站,大型基站由多个规格、功能相同或不同的基站组合而成,基站之间通过连接部相连通;

部分基站设有出口闸管,供人员或设备从基站进入海底,或从海底进入基站;

或者,部分基站为用于海底观光考察的全透明壳体,;

或者,部分基站具有客房及娱乐生活设施。

所述的连接部内部设置有一道气闸门,当相邻的基站发生泄露事件时气闸门降落隔离;

或者,所述的连接部内部设置两道气闸门,构成一个气闸站;

所述的出口闸管包括内、外两道水密性水闸门,期间设有抽水用的水泵和充水用的水阀。

所述的基站通过管箍固定在管墩上,或通过连接件与管墩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墩的管箍或连接件上设置力传感器;所述的基站内设置可调节水箱,当基站所受浮力过大,管墩所受向上的拉力超过设定值,则往调节水箱内充水,增加基站重量,使管墩所受拉力减小;反之,排出调节水箱内的水,减轻基站重量,使管墩所受压力减小;

所述的基站内还设置有声纳或雷达探测装置,当探测到鱼雷或不明潜航器靠近基站或海底真空管道时,请求海底真空管道的防御系统发射电磁波干扰其轨迹,或以电磁信号方式予以引导驱离,或发射具有攻击功能的潜航器予以警告或摧毁。

通常情况下车辆在主管道内行驶,气闸站的内外两道气闸门均为关闭状态,基站内为常压状态;当有车辆需要进入基站时的操作为:

1)可能影响待进入车辆的其他车辆临时停止运行,将道岔拨向支管道一侧;

2)对气闸站进行真空度检查,若气闸站内气压高于主管道内,则对气闸站抽真空,直至真空度跟主管道内一致;打开靠近主管道一侧的内闸门,车辆进入气闸站;

3)关闭内闸门,给气闸站充气,直至气压达到跟基站内一致;同时道岔拨回直通状态,线路开通,主管道内后续车辆正常运营模式;

4)打开靠近基站一侧的外闸门,车辆进入基站,人员下车,或进行装卸作业;若基站内不设置车辆停靠设施,则在气闸站内设置车辆停靠设施,人员上下车或装卸作业在气闸站内进行。

5)当人员上/下车和物资装卸过程结束,车辆要离开气闸站进入主管道时,先关闭外闸门;对气闸站抽真空,直至气压与主管道内一致;同时支管道所在位置处主管道内后方车辆暂停通过,道岔拨向支管道一侧;

6)打开内闸门,车辆倒退离开气闸站进入主管道;

7)关闭内闸门,道岔拨回直通状态;车辆前行驶离,后续车辆放行,主管道内恢复正常运营。

通常情况下,连接各基站的连接部内部为开通状态,其内的气闸门为打开状态;遇到紧急情况,则关闭与其连接的连接部内的气闸门,以备修复和人员脱险;

当潜水员或潜水器要出基站进入海中时的操作为:

1)检查出口闸管的内闸门和外闸门,确保密封良好和闸管内无水;

2)潜水员穿戴好潜水服或潜水器做好准备,打开内闸门,进入出口闸管;

3)关闭内闸门,检查密封良好,然后打开外闸门,让海水进入出口闸管,直至充满;

4)潜水员离开出口闸管进入海中;

当潜水员或潜水器要从海中进入基站时的操作为:

5)潜水员或潜水器先进入出口闸管;

6)关闭外闸门,检查密封良好,抽出出口闸管中的海水,然后打内闸门;

7)潜水员或潜水器离开出口闸管进入基站内;

8)关闭内闸门,检查密封良好,过程结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依托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通过海底基站进行空间拓展提供多功能海底基站,为开展海底作业提供依托与平台;可以为低成本、高水平建设海底观测网提供平台与基础,为潜水员、潜航器、海底捕捞、海底探测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进出途径,为海底观光旅游、科学考察提供更广阔、更优越的空间与环境,为海底真空管道检查维修、抢险救援提供平台与场地,为海底真空管道自身安全提供更有效防护。类似地,海底真空管道还有可能为其他更多的应用提供位于海底的支撑与平台。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充分的考虑到其高速真空运行的特点,提出主管道和支管道分别来运行和停靠,通过气闸站来隔绝真空管道和基站,基站保持在常压状态下;而通过气闸站的充放气来解决真空管道和基站之间的气压差,使得进入基站不会影响到基站内的气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平面示意图,所示为微型基站;

图2是本发明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平面示意图,所示为小型基站;

图3是本发明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立体示意图,所示为小型基站;

图4是本发明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平面示意图,所示为大型基站;

图5是本发明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立体示意图,所示为大型基站;

图6是实施过程示意图,所示为内闸门打开时的状态;

图7是实施过程示意图,所示为内闸门打开且车辆5已经进入气闸站3 时的状态;

图8是实施过程示意图,所示为内闸门关闭、外闸门打开时的状态;

图9是实施过程示意图,所示为内闸门打开、车辆5准备离开气闸站3 并进入主管道1时的状态。

图中1为主管道;2为支管道;3为气闸站,31为气闸门;4为基站,41 为观察窗,42为连接部,43为出口闸管;5为车辆;6为管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包括分别设置在管墩6 上的主管道1和支管道2,支管道2沿主管道1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支管道2 与主管道1之间有一定夹角;车辆5运行在主管道1内,支管道2允许车辆5 进入、停留;

支管道2在与主管道1交界处设有气闸站3,气闸站3由设置在支管道2 内的内外两道气闸门31及其间的管道空间构成;支管道2的终端设置基站4,基站4固定连接在管墩6上;

所述的基站4包括多种空间规格:微型基站、小型基站和大型基站,根据功能需求选择不同规格的基站4。

所述的车辆5运行在主管道1内设置的轨道上,支管道2内也铺设有供车辆5运行的轨道,支管道2在与主管道1交界处设有道岔。如图1所示,所述的支管道2跟主管道1之间有一定水平夹角,便于为轮轨车辆或磁悬浮车辆设置道岔,让车辆5顺利进入支管道2。

所述的内外两道气闸门31之间的间距大于车辆5的长度;气闸站3内设置有抽气用的真空泵和充气用的充气阀。具体的,所述的气闸站3是支管道2 的组成部分,具有内外两道气闸门31,内外两道气闸门31之间的空间要求大于车辆5长度,保证至少能够容纳一个车辆5。

所述的基站4包括以下三种具体方案:

1)微型基站,支管道2的末端作为基站4,基站4是支管道2的一部分,本质上仍然是一段管道,其规格、尺寸跟支管道2、主管道1相同,末端是球形封头21,如图1所示。该基站4仅作为维修检查、紧急救援时车辆待避、设备物资存放和人员临时休息和避险使用。

2)小型基站,其规格尺寸大于主管道1和支管道2,空间宽敞,剖面为圆柱形、矩形、球形或其他形状,壳体上设置观察窗41(观景窗),内部除具有供车辆停放的基本站台外,还有生命保障系统,以及供设置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之海底观测网设施设备的空间,如图2、图3所示。

3)大型基站,如图4、图5所示,其由多个规格、功能相同或不同的基站4组合而成,基站4之间通过连接部42相连通,并通过气闸站3跟支管道 2相连;其中部分基站4具有出口闸管43,供潜水员、潜航器、海底捕捞、探测和其他试验设备从基站4进入海底或从海底进入基站4;部分基站4为全透明壳体,用于海底观光、考察;部分基站4具有客房、娱乐设施、生活设施,作为海底酒店和休闲度假地使用。

上述的微型基站、小型基站、大型基站,为多功能基站的不同体现形式。

因此,所述的基站4为微型基站,微型基站为支管道2的延伸部,其规格尺寸跟与支管道2、主管道1相同,微型基站的末端为球形封头21。

或者,所述的基站4为小型基站,小型基站为设置在支管道2末端的扩增壳体,其规格尺寸大于主管道1和支管道2;小型基站的壳体上设置有观察窗41;

所述的小型基站为圆柱体或球体,内部设有供车辆5停靠的站台,还设有生命保障系统,以及供设置检测设备的空间。

或者,所述的基站4是大型基站,大型基站由多个规格、功能相同或不同的基站4组合而成,基站4之间通过连接部42相连通;

部分基站4设有出口闸管43,供人员或设备从基站4进入海底,或从海底进入基站4;

或者,部分基站4为用于海底观光考察的全透明壳体;

或者,部分基站4具有客房及娱乐生活设施。

所述的连接部42内部设置有一道气闸门31,当相邻的基站4发生泄露事件时气闸门31降落隔离;所述的连接部42是一个供人员、物资、设备通过的通道,其内部设置一道气闸门31,当相邻的基站4发生泄露事件时发挥隔离作用。

或者,所述的连接部42内部设置两道气闸门31,构成一个气闸站;此时连接部42可以作为一个气闸站。

所述的出口闸管43包括内、外两道水密性水闸门(类似于潜艇的紧急逃生口和鱼雷发射管),其间设有抽水用的水泵和充水用的水阀。

出口闸管43的作用是对海水进行隔离,可以采用水密性水闸门。因此,出口闸管43跟气闸站3有所不同:气闸站3上设置有抽气用的真空泵和充气用的充气阀;出口闸管43不需要设置真空泵和充气阀,而需要设置抽水用的水泵和充水用的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站4通过管箍固定在管墩6上,或通过连接件与管墩6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墩6的管箍或连接件上设置力传感器;所述的基站4 内设置可调节水箱,当基站4所受浮力过大,管墩6所受向上的拉力超过设定值,则往调节水箱内充水,增加基站重量,使管墩所受拉力减小;反之,排出调节水箱内的水,减轻基站重量,使管墩所受压力减小;

所述的基站4内还设置有声纳或雷达探测装置,当探测到鱼雷或不明潜航器靠近基站或海底真空管道时,请求海底真空管道的防御系统发射电磁波干扰其轨迹,或以电磁信号方式予以引导驱离,或发射具有攻击功能的潜航器予以警告或摧毁。

具体的,当基站4内部搁置的人和物较少时,其受到的浮力会大于其总重,因此管墩6除具有抗压功能外,还必须具有抗拔/拉功能。为此,基站4 要固定连接在管墩6上,可通过管箍固定,也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的管墩6是棱柱形、圆柱形,或其他形状,如图5所示。

在基站4内设置可调节水箱,类似于潜艇上用于控制下潜和上浮的调节水箱,在连接管墩6的管箍或连接件上设置力传感器,当检测到基站所受浮力过大,即管墩6所受向上的拉力过大,则往调节水箱内充水,增加基站重量,使管墩所受拉力减小;反之,排出调节水箱内的水,减轻基站重量,使管墩所受压力减小。

在基站4设置声纳、雷达等探测装置,当发现鱼雷、不明潜航器靠近基站或海底真空管道,对海底真空管道造成威胁时,发射电磁波干扰其轨迹,或以电磁信号方式予以引导驱离,或发射具有攻击功能的潜航器予以摧毁。

通常情况下车辆5在主管道1内行驶,气闸站3的内外两道气闸门31均为关闭状态,基站4内为常压状态;当有车辆需要进入基站4时的操作为:

1)可能影响待进入车辆5的其他车辆临时停止运行,将道岔拨向支管道 2一侧;

2)对气闸站3进行真空度检查,若气闸站3内气压高于主管道1内,则对气闸站3抽真空,直至真空度跟主管道内一致;打开靠近主管道1一侧的内闸门,车辆5进入气闸站3;

3)关闭内闸门,给气闸站3充气,直至气压达到跟基站4内一致;同时道岔拨回直通状态,线路开通,主管道1内后续车辆恢复正常运营模式;

4)打开靠近基站4一侧的外闸门,车辆5进入基站4,人员下车,或进行装卸作业;若基站4内不设置车辆5停靠设施,则在气闸站3内设置车辆5 停靠设施,人员上下车或装卸作业在气闸站3内进行。

5)当人员上/下车和物资装卸过程结束,车辆5要离开气闸站3进入主管道时,先关闭外闸门;对气闸站3抽真空,直至气压与主管道内一致;同时支管道2所在位置处主管道内后方车辆暂停通过,道岔拨向支管道2一侧;

6)打开内闸门31,车辆5倒退离开气闸站3进入主管道;

7)关闭内闸门31,道岔拨回直通状态;车辆5前行驶离,后续车辆5放行,主管道内恢复正常运营。

通常情况下,连接各基站4的连接部42内部为开通状态,其内的气闸门 31为打开状态;遇到紧急情况,则关闭与其连接的连接部42内的气闸门31,以备修复和人员脱险;

当潜水员或潜水器要出基站4进入海中时的操作为:

1)检查出口闸管43的内闸门和外闸门,确保密封良好和闸管43内无水;

2)潜水员穿戴好潜水服或潜水器做好准备,打开内闸门,进入出口闸管 43;

3)关闭内闸门,检查密封良好,然后打开外闸门,让海水进入出口闸管 43,直至充满;

4)潜水员离开出口闸管43进入海中;

当潜水员或潜水器要从海中进入基站4时的操作为:

5)潜水员或潜水器先进入出口闸管43;

6)关闭外闸门,检查密封良好,抽出出口闸管43中的海水,然后打内闸门;

7)潜水员或潜水器离开出口闸管43进入基站4内;

8)关闭内闸门,检查密封良好,过程结束。

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方案与技术,包括主管道1,支管道2,气闸站3,气闸门31,基站4,出口闸管43,车辆5,管墩6,如图1-图5所示。在主管道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分支管道2,支管道2上设置气闸站3,支管道终端设置基站4。

所述的支管道2跟主管道1之间有一定夹角,便于为轮轨车辆或磁悬浮车辆设置道岔,让车辆顺利进入支管道2。

所述的气闸站3是支管道2的组成部分,具有内外两道气闸门31,其长度,即内外两道气闸门31之间的空间,要求大于车辆5长度,保证至少能够容纳一个车辆5。

所述的连接部42是一个供人员、物资、设备通过的通道,其内部设置一道气闸门31,当相邻的基站4发生泄露事件时发挥隔离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部42内部设置两道气闸门,本质上成为一个气闸站。

所述的出口闸管43内设置内、外两道闸门。出口闸管43的作用是对海水进行隔离,本质上是一种水闸。

气闸站3上设置有抽气用的真空泵和充气用的充气阀;出口闸管43不需要设置真空泵和充气阀,而设置抽水用的水泵和充水用的水阀。

管墩6除具有抗压功能外,还必须具有抗拔/拉功能。为此,基站4要固定连接在管墩6上,可通过管箍固定,也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在基站4设置声纳、雷达等探测装置,当发现鱼雷、不明潜航器靠近基站或海底真空管道,对海底真空管道造成威胁时,发射电磁波干扰其轨迹,或以电磁信号方式予以引导驱离,或发射对抗鱼雷或具有攻击功能的潜航器予以摧毁。

所述的基站4包括以下三种具体方案及实施方法:

1)微型基站

支管道2的末端作为基站4,基站4是支管道2的一部分,本质上仍然是一段管道,其规格、尺寸跟支管道2、主管道1相同,末端是球形封头21。该基站4仅作为维修检查、紧急救援时车辆待避、设备物资存放和人员临时休息和避险使用。

如图1所示,通常情况下运营车辆在主管道1内行驶,气闸站3的内外两道气闸门31均为关闭状态,基站4内为常压状态(1个大气压,1atm)。

当有车辆需要进入基站4时,按以下步骤实施操作:

步骤1:在主管道内待进入基站4的车辆5后方的,且在追踪时域影响范围内的其他车辆临时停止运行,道岔拨向支管道2一侧。

步骤2:对气闸站3进行真空度检查,即检查气压,如低于主管道内真空度(气压高于主管道1内),则对气闸站3抽真空,直至真空度跟主管道内一致。

步骤3:打开内闸门31(靠近主管道一侧),车辆5进入气闸站3,如图 6、图7所示。

步骤4:关闭内闸门31,给气闸站3充气,直至气压达到跟基站4内一致(1atm);

与此同时,道岔拨回直通状态,线路开通,主管道1内后续车辆放行,进入正常运营模式。

步骤5:打开外闸门31(靠近基站4一侧),车辆5进入基站4,人员下车,或进行装卸作业;如基站4内不设置车辆5停靠设施,则在气闸站3内设置车辆5停靠设施,以及人员上下车和物资装卸的站台,于是人员上下车或装卸作业在气闸站3内进行,如图8所示。

步骤6:当人员上/下车和物资装卸过程结束,车辆5要离开气闸站3进入主管道时,先关闭外闸门31。

步骤7:对气闸站3抽真空,直至气压与主管道内一致;

与此同时,支管道2所在位置后方车辆暂停通过,道岔拨向支管道2一侧;

打开内闸门31,车辆5倒退离开气闸站3进入主管道,如图9所示。

步骤8:关闭内闸门31,道岔拨回直通状态,如图1所示。

步骤9:车辆5前行驶离,后续车辆5放行,主管道内恢复正常运营模式。

2)小型基站

其规格尺寸大于主管道1和支管道2,空间宽敞,为圆柱形、矩形、球形或其他形状,壳体上设置观察窗41(观景窗),内部除具有供车辆停放的基本站台外,还有生命保障系统,以及供设置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之海底观测网设施设备的空间,如图2、图3所示。

其具体实施步骤跟上述微型基站4相同。

3)大型基站

如图4、图5所示,其由多个规格、功能相同或不同的基站4组合而成,基站4之间通过连接部42相连通,并通过气闸站3跟支管道2相连;其中部分基站4具有出口闸管43,供潜水员、潜航器、海底捕捞、探测和其他试验设备从基站4进入海底或从海底进入基站4;部分基站4为全透明壳体,用于海底观光、考察;部分基站4具有客房、娱乐设施、生活设施,作为海底酒店和休闲度假地使用。

通常情况下,连接各基站4的连接部42内部为开通状态,即其内的气闸门31为打开状态,人员、物资、设备可以经由连接部42在各基站4之间根据需要传送或转移。

遇到紧急情况,如某基站4发生泄露(包括漏水、漏气),则关闭与其连接的连接部42内的气闸门31,以备修复和人员脱险。

因此,要求该气闸门具有气密性和水密性双重功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气压和抗水压性能。支管道2内的气闸门31和主管道内的气闸门也要求具有类似的双重功能。

当潜水员要出基站4进入海中时,按以下步骤实施操作:

步骤1:检查出口闸管43的内闸门(基站4一侧)和外闸门(临海一侧),确保密封良好和闸管43内无水。

步骤2:潜水员穿戴好潜水服,打开内闸门,进入出口闸管43。

步骤3:关闭内闸门,检查密封良好,然后打开外闸门,让海水进入出口闸管43,直至充满。

步骤4:潜水员离开出口闸管43进入海中。

步骤5:当潜水员要从海中进入基站4时,先进入出口闸管43。

步骤6:关闭外闸门,检查密封良好,抽出出口闸管43中的海水,然后打开内闸门。

步骤7:潜水员离开出口闸管43进入基站4内。

步骤8:关闭内闸门,检查密封良好,过程结束。

车辆5从主管道进出支管道2及基站4的过程类似上述微型基站4的操作。

一种基于海底真空管道交通的多功能海底基站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