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压转螺丝刀

一种压转螺丝刀

IPC分类号 : B25B17/00

申请号
CN201921514260.5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9-09-12
  • 公开号: 210500004U
  • 公开日: 2020-05-12
  • 主分类号: B25B17/00
  • 专利权人: 桂林理工大学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转螺丝刀,该压转螺丝刀包括上刀柄、下刀柄、螺丝刀头,所述上刀柄滑动套设在下刀柄的上部外侧,其内设置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垂直上刀柄的滑动方向,其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下刀柄内安装有上传动杆、第一复位弹簧、凸台、限位棘爪、第二复位弹簧、第一齿轮、两中间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下传动杆、第一传动棘爪、第二传动棘爪和第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压转螺丝刀能将往反直线运动变成定向左旋转或右旋转运动,且能高效的实现各种螺丝钉的旋紧或旋松,而当需要拧的螺丝钉数量变多后,可节省下大量时间使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压转螺丝刀,包括上刀柄、下刀柄、螺丝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刀柄滑动套设在下刀柄的上部外侧,其内设置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垂直上刀柄的滑动方向,其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下刀柄内安装有上传动杆、第一复位弹簧、凸台、限位棘爪、第二复位弹簧、第一齿轮、两中间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下传动杆、第一传动棘爪、第二传动棘爪和第三复位弹簧;

所述上传动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横板和凸台,所述上传动杆为螺旋状,其平行所述通口的横截面尺寸略小于通口的开口尺寸,所述上传动杆的一端活动穿设通口,并延伸至所述下刀柄的正上方,所述上传动杆的另一端固连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面边沿具有缺口,所述缺口不贯穿凸台的底面,其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棘爪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棘爪的爪部伸出缺口外,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连凸台,另一端抵接所述限位棘爪的爪部所在端;

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下刀柄的上部的内壁,其顶面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齿轮底面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横截面尺寸较大的一端在上,该一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齿形结构,所述凸台嵌在阶梯槽内,其上的限位棘爪的爪部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齿形结构啮合连接;所述阶梯槽横截面尺寸较小的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二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和阶梯槽的阶梯面、凸台的底面均存在间隔;所述第一齿轮底面的周沿设置有锥形齿形结构,并通过该锥形齿形结构分别啮合连接两中间锥齿轮,两中间锥齿轮分设在第二齿形结构的两侧,并均与所述传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锥齿轮活动安装在下刀柄内;

所述下传动杆的一端从第一齿轮的底部滑动插设至阶梯槽内,并在该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齿形结构匹配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厚度不大于第二齿形结构至凸台底面之间的间距,所述下传动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传动锥齿轮和下刀柄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下刀柄的外侧后连接所述螺丝刀头;所述下传动杆与传动锥齿轮键连接,其在所述传动锥齿轮与螺丝刀头之间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三齿形结构的相对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均与下刀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轴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传动棘爪的爪部从下斜向上啮合连接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二传动棘爪的爪部从上斜向下啮合连接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均匹配一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连接下刀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其中,抵接所述第一传动棘爪的第三复位弹簧从上斜向下抵接第一传动棘爪,抵接所述第二传动棘爪的第三复位弹簧从下斜向上抵接第二传动棘爪,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弹力方向均与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成角度;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均匹配有导口,所述导口开设在下刀柄柄壁上,并沿所述下刀柄的长度方向开设,且正对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的爪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转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转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外侧壁的中部设置有凸沿,并通过所述凸沿转动安装在下刀柄内壁的安装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转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锥齿轮和传动锥齿轮的转动轴线垂直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转螺丝刀,其特征在于:两中间锥齿轮相对下传动杆对称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转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刀柄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横板,所述下传动杆滑动穿设第二横板,所述第三齿形结构设置在第二横板和螺丝刀头之间,所述传动锥齿轮设置在第二横板和第一齿轮之间,所述传动锥齿轮啮合中间锥齿轮时与第二横板存在间隔,该间隔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转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棘爪的爪部相对第二传动棘爪的爪部远离螺丝刀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转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匹配两导口,该两导口分设在所述下刀柄的相对两侧上并相互正对;所述第二传动棘爪亦匹配两导口,该两导口分设在所述下刀柄的相对两侧上并相互正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转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刀头与下传动杆可拆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转螺丝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传动杆的杆身上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上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两端伸出下传动杆外,且与所述传动锥齿轮的顶面接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转螺丝刀。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常需要拧各种小螺丝钉。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当需要拧的螺丝钉数量变多后,简单的工作就变得繁琐了。目前在市场上的螺丝刀主要分成两类,一是电动螺丝刀,二是非电动螺丝刀。电动螺丝刀内部含有电机,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旋转运动从而快速、高效地实现螺丝钉的拧紧或拧松,但价格较高且需要反复充电或使用时寻找电源。非电动螺丝刀则通过手拧的形式将螺丝钉拧紧或拧松,虽然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但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压转螺丝刀,以将往复直线运动变成定向左旋转或右旋转运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转螺丝刀,包括上刀柄、下刀柄、螺丝刀头,所述上刀柄滑动套设在下刀柄的上部外侧,其内设置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横板垂直上刀柄的滑动方向,其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下刀柄内安装有上传动杆、第一复位弹簧、凸台、限位棘爪、第二复位弹簧、第一齿轮、两中间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下传动杆、第一传动棘爪、第二传动棘爪和第三复位弹簧;

所述上传动杆外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横板和凸台,所述上传动杆为螺旋状,其平行所述通口的横截面尺寸略小于通口的开口尺寸,所述上传动杆的一端活动穿设通口,并延伸至所述下刀柄的正上方,所述上传动杆的另一端固连凸台,所述凸台的顶面边沿具有缺口,所述缺口不贯穿凸台的底面,其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棘爪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限位棘爪的爪部伸出缺口外,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固连凸台,另一端抵接所述限位棘爪的爪部所在端;

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连接下刀柄的上部的内壁,其顶面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齿轮底面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横截面尺寸较大的一端在上,该一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齿形结构,所述凸台嵌在阶梯槽内,其上的限位棘爪的爪部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第一齿形结构啮合连接;所述阶梯槽横截面尺寸较小的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二齿形结构,所述第二齿形结构和阶梯槽的阶梯面、凸台的底面均存在间隔;所述第一齿轮底面的周沿设置有锥形齿形结构,并通过该锥形齿形结构分别啮合连接两中间锥齿轮,两中间锥齿轮分设在第二齿形结构的两侧,并均与所述传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锥齿轮活动安装在下刀柄内;

所述下传动杆的一端从第一齿轮的底部滑动插设至阶梯槽内,并在该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齿形结构匹配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厚度不大于第二齿形结构至凸台底面之间的间距,所述下传动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传动锥齿轮和下刀柄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下刀柄的外侧后连接所述螺丝刀头;所述下传动杆与传动锥齿轮键连接,其在所述传动锥齿轮与螺丝刀头之间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三齿形结构的相对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均与下刀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轴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传动棘爪的爪部从下斜向上啮合连接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二传动棘爪的爪部从上斜向下啮合连接第三齿形结构;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均匹配一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一端连接下刀柄,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其中,抵接所述第一传动棘爪的第三复位弹簧从上斜向下抵接第一传动棘爪,抵接所述第二传动棘爪的第三复位弹簧从下斜向上抵接第二传动棘爪,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弹力方向均与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成角度;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均匹配有导口,所述导口开设在下刀柄柄壁上,并沿所述下刀柄的长度方向开设,且正对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和第二传动棘爪的爪部。

优选的,所述凸台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外侧壁的中部设置有凸沿,并通过所述凸沿转动安装在下刀柄内壁的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中间锥齿轮和传动锥齿轮的转动轴线垂直设置。

优选的,两中间锥齿轮相对下传动杆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刀柄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横板,所述下传动杆滑动穿设第二横板,所述第三齿形结构设置在第二横板和螺丝刀头之间,所述传动锥齿轮设置在第二横板和第一齿轮之间,所述传动锥齿轮啮合中间锥齿轮时与第二横板存在间隔,该间隔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棘爪的爪部相对第二传动棘爪的爪部远离螺丝刀头。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棘爪匹配两导口,该两导口分设在所述下刀柄的相对两侧上并相互正对;所述第二传动棘爪亦匹配两导口,该两导口分设在所述下刀柄的相对两侧上并相互正对。

优选的,所述螺丝刀头与下传动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传动杆的杆身上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上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两端伸出下传动杆外,且与所述传动锥齿轮的顶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压转螺丝刀可将直线下压运动转换成螺丝刀头的定向旋转,从而拧动螺丝,且操作简便,效率高,其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刀柄相对下刀柄的滑动及第一横板上通口与上传动杆螺旋状结构的配合实现上刀柄的直线下压转换成上传动杆的转转运动,通过凸台上限位棘爪与第一齿形结构的啮合连接实现上传动杆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的定向转动,通过第一齿轮上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二齿轮的配合及第一齿轮上锥形齿形结构与中间锥齿轮、传动锥齿轮的配合实现第一齿轮带动下传动杆定向顺时针旋转或者定向逆时针旋转,通过下传动杆上第三齿形结构与第一传动棘爪、第二传动棘爪及第三复位弹簧的设置实现下传动杆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齿形结构与第二齿轮啮合或者中间锥齿轮与传动锥齿轮啮合,两种啮合连接不同时存在,且,该两种啮合方式的设置实现了下传动杆的定向顺时针旋转或者定向逆时针旋转,便于根据实际操作需要选择螺丝刀头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

2、本实用新型的压转螺丝刀能高效的实现各种螺丝钉的旋紧或旋松,当需要拧的螺丝钉数量变多后,可节省下大量时间,并使得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1中A-A剖视图。

图5是图1中C-C剖视图。

图6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局部视图。

图8是图6中上刀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中下刀柄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上刀柄1、第一横板11、通口12、下刀柄2、导口21、安装槽22、第二横板23、凸杆24、螺丝刀头3、上传动杆4、第一复位弹簧5、凸台6、缺口61、限位棘爪62、第二复位弹簧63、第一齿轮7、阶梯槽71、第一齿形结构72、第二齿形结构73、锥形齿形结构74、凸沿75、中间锥齿轮8、传动锥齿轮9、下传动杆10、第三齿形结构101、第二齿轮20、第一传动棘爪30、第二传动棘爪40、第三复位弹簧50、定位销60。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压转螺丝刀,包括上刀柄1、下刀柄2、螺丝刀头3。

所述上刀柄1滑动套设在下刀柄2的上部外侧,其内设置有第一横板11,所述第一横板11垂直上刀柄1的滑动方向,其中部开设有一通口12;所述下刀柄2内安装有上传动杆4、第一复位弹簧5、凸台6、限位棘爪62、第二复位弹簧63、第一齿轮7、两中间锥齿轮8、传动锥齿轮9、下传动杆10、第一传动棘爪30、第二传动棘爪40和第三复位弹簧50。

所述上传动杆4外部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5,所述第一复位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横板11和凸台6,所述上传动杆4为螺旋状,其平行所述通口12的横截面尺寸略小于通口12的开口尺寸,所述上传动杆4的一端活动穿设通口12,并延伸至所述下刀柄2的正上方,所述上传动杆4的另一端固连凸台6,所述凸台6的顶面边沿具有缺口61,所述缺口61不贯穿凸台6的底面,其上设置有所述限位棘爪62和第二复位弹簧63,所述限位棘爪62的爪部伸出缺口61外,所述第二复位弹簧63的一端固连凸台6,另一端抵接所述限位棘爪62的爪部所在端,优选的,所述限位棘爪62的转动轴线竖直放置,所述第二复位弹簧63的弹力方向水平放置。

所述第一齿轮7转动连接下刀柄2的上部的内壁,优选在所述第一齿轮7外侧壁的中部设置凸沿75,并通过所述凸沿75转动安装在下刀柄2内壁的安装槽22内;所述第一齿轮7的顶面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一齿轮7底面的阶梯槽71,所述阶梯槽71横截面尺寸较大的一端在上,该一端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齿形结构72,所述凸台6嵌在阶梯槽71内,其上的限位棘爪62的爪部在第二复位弹簧63的作用下与第一齿形结构72啮合连接,以通过限位棘爪62啮合第一齿形结构72的方式使得凸台6在随上传动杆4的旋转而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所述阶梯槽71横截面尺寸较小的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二齿形结构73,所述第二齿形结构73和阶梯槽71的阶梯面、凸台6的底面均存在间隔,即,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齿形结构73不延伸至阶梯面处,亦与凸台6不接触,也就是第二齿形结构73和凸台6之间存在容置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阶梯槽71具有两种横截面尺寸的槽状结构,凸台6同时嵌入两种横截面尺寸的槽状结构内,即所述凸台6的底部相对阶梯槽71的阶梯面靠近第二齿形结构73,优选将凸台6的顶面与第一齿轮7的顶面、下刀柄2的顶面齐平。所述第一齿轮7底面的周沿设置有锥形齿形结构74,并通过该锥形齿形结构74分别啮合连接两中间锥齿轮8,两中间锥齿轮8分设在第二齿形结构73的两侧,并均与所述传动锥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传动锥齿轮9活动安装在下刀柄2内;以通过第一齿轮7与中间锥齿轮8、中间锥齿轮8与传动锥齿轮9啮合连接的方式促使传动齿轮跟随第一齿轮7转动;优选的,所述中间锥齿轮8和传动锥齿轮9的转动轴线垂直设置;两中间锥齿轮8相对下传动杆10对称设置。

所述下传动杆10的一端从第一齿轮7的底部滑动插设至阶梯槽71内,并在该一端设置有与第二齿形结构73匹配啮合的第二齿轮20,所述第二齿轮20的厚度不大于第二齿形结构73至凸台6底面之间的间距,以便于第二齿轮20在随下传动杆10上移时能够滑至第二齿形结构73与凸台6之间,也就是第二齿轮20能够容置在两者所形成的容置空间中,进而使第二齿轮20与第二齿形结构73分离不啮合。所述下传动杆10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传动锥齿轮9和下刀柄2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下刀柄2的外侧后连接所述螺丝刀头3,优选将所述螺丝刀头3与下传动杆1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根据需要选择螺丝刀头3,如一字型刀头或者十字型刀头。所述下传动杆10与传动锥齿轮9键连接,以使得传动锥齿轮9带动下传动杆10或者下传动杆10带动传动锥齿轮9转动。

所述下传动杆10在所述传动锥齿轮9与螺丝刀头3之间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三齿形结构101,所述第三齿形结构101的相对两侧分别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棘爪30和第二传动棘爪40,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和第二传动棘爪40均与下刀柄2内壁转动连接,转动轴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的爪部从下斜向上啮合连接第三齿形结构101,所述第二传动棘爪40的爪部从上斜向下啮合连接第三齿形结构101;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和第二传动棘爪40均匹配一第三复位弹簧5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5一端连接下刀柄2,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和第二传动棘爪40,其中,抵接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的第三复位弹簧50从上斜向下抵接第一传动棘爪30,抵接所述第二传动棘爪40的第三复位弹簧50从下斜向上抵接第二传动棘爪40,所述第三复位弹簧50的弹力方向均与第一传动棘爪30和第二传动棘爪40成角度,以使得第三复位弹簧50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时刻抵接第一传动棘爪30和第二传动棘爪40,进而使得第一传动棘爪30与第二传动棘爪40均与第三齿形结构101啮合,从而限制下传动杆10的上下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三复位弹簧50套设在下刀柄2内壁的凸杆24上,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的爪部相对第二传动棘爪40的爪部远离螺丝刀头3,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和第二传动棘爪40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和第二传动棘爪40均匹配有导口21,所述导口21开设在下刀柄2柄壁上,并沿所述下刀柄2的长度方向开设,且正对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和第二传动棘爪40的爪部,以通过导口21的设置便于利用外界棒状或者杆状物体(如小铁棒)伸入下刀柄2内,进而促使对应的第一传动棘爪30或者第二传动棘爪40脱离下传动杆10的第三齿形结构101,即,当第一传动棘爪30的爪部与第三齿形结构101分离不啮合,第二传动棘爪40的爪部与第三齿形结构101啮合连接,此时,下传动杆10可向上移动,反之,当第二传动棘爪40的爪部与第三齿形结构101分离不啮合,第一传动棘爪30的爪部与第三齿形结构101啮合连接,此时,下传动杆10可向下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棘爪30匹配两导口21,该两导口21分设在所述下刀柄2的相对两侧上并相互正对;所述第二传动棘爪40亦匹配两导口21,该两导口21分设在所述下刀柄2的相对两侧上并相互正对;以便于操作及查看小铁棒是否能够接触第一传动棘爪30的爪部或者第二传动棘爪40的爪部。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小铁棒,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小铁棒从上刀柄1的顶部容置至上刀柄1上部的内侧中,实现隐藏收纳,待需要时方拿出。

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螺丝刀头3的定向旋转,其中,通过上刀柄1相对下刀柄2的滑动及第一横板11上通口12与上传动杆4螺旋状结构的配合实现上刀柄1的直线下压转换成上传动杆4的转转运动,通过凸台6上限位棘爪62与第一齿形结构72的啮合连接实现上传动杆4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的定向转动,通过第一齿轮7上第二齿形结构73与第二齿轮20的配合及第一齿轮7上锥形齿形结构74与中间锥齿轮8、传动锥齿轮9的配合实现第一齿轮7带动下传动杆10定向顺时针旋转或者定向逆时针旋转,通过下传动杆10上第三齿形结构101与第一传动棘爪30、第二传动棘爪40及第三复位弹簧50的设置实现下传动杆10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齿形结构73与第二齿轮20啮合或者中间锥齿轮8与传动锥齿轮9啮合,两种啮合连接不同时存在,也就是下传动杆10上移的极限是使得传动锥齿轮9与中间锥齿轮8连接,此时,第二齿轮20不啮合第二齿形结构73,而是位于第二齿形结构73的上方,下传动杆10下移的极限是第二齿轮20与第二齿形结构73啮合连接,传动锥齿轮9与中间锥齿轮8不啮合连接,而是位于中间锥形齿轮的下方,该两种啮合方式的设置则实现了下传动杆10的定向顺时针旋转或者定向逆时针旋转,该种设置便于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螺丝刀头3是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因此,为了避免下传动杆10下移过多而使得第二齿轮20脱离第一齿轮7,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下刀柄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横板23,所述下传动杆10滑动穿设第二横板23,所述第三齿形结构101设置在第二横板23和螺丝刀头3之间,所述传动锥齿轮9设置在第二横板23和第一齿轮7之间,所述传动锥齿轮9啮合中间锥齿轮8时与第二横板23存在间隔,该间隔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齿轮20的厚度。进一步地,所述下传动杆10的杆身上开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上插设有定位销60,所述定位销60两端伸出下传动杆10外,且与所述传动锥齿轮9的顶面接触,以对传动锥齿轮9进行限位,使得传动锥齿轮9稳定安装在下传动杆10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刀柄1不受力下压后,在第一复位弹簧5的作用下上移,在上移过程上传动杆4因第一横板11的作用会发生旋转,凸台6亦跟着旋转,但由于设置了限位棘爪62和第二复位弹簧63,第一齿轮7不受限位棘爪62的作用而发生旋转,也就是第一齿轮7不随上传动杆4的转动而转动,螺丝刀头3保持前一时刻的状态,这也是上文所说的上传动杆4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的定向转动,优选的,所述凸台6的相对两侧上均开设有缺口61,以使得第一齿轮7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否需要使得第一传动棘爪30或者第二传动棘爪40脱离下传动杆10而使下传动杆10上移或者下移,从而使得第二齿轮20啮合第二齿形结构73或者传动锥齿轮9啮合中间锥齿轮8,也就是根据实际操作需要选择螺丝刀头3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旋转,接着,将螺丝刀头3接触螺丝,下压上刀柄1后松开,上刀柄1复位,螺丝刀头3继续拧动螺丝,重复下压上刀柄1直至螺丝拧好即可。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一种压转螺丝刀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