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

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

IPC分类号 : A01G29/00,E01C9/00,E01C11/22

申请号
CN202020665745.0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20-04-27
  • 公开号: 212544964U
  • 公开日: 2021-02-19
  • 主分类号: A01G29/00
  • 专利权人: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包括:多个盖板体,多个盖板体互相拼接完成一个具有树孔的平面体,盖板体顶端开设有多个固定通孔,集水斗,集水斗顶部嵌设固定在固定通孔内,且集水斗底部伸出盖板体下表面向下延伸,盖板体下表面外缘一体连接有封闭板,盖板体下表面靠近树孔的位置一体连接有支撑柱。在大气降雨时,雨水可快速汇集在集水斗内,并渗入土壤中对树木根部进行补水,同时盖板体和封闭板的设置,有效避免树木根部经土壤毛管水分蒸散流失,并且封闭板和支撑柱的设置,还起到支撑盖板体的作用,避免因行人踩踏盖板,而出现盖板不平整的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包括:多个盖板体(1),多个所述盖板体(1)互相拼接完成一个具有树孔(101)的平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体(1)顶端开设有多个固定通孔(11),还包括集水斗(2),所述集水斗(2)顶部嵌设固定在所述固定通孔(11)内,且所述集水斗(2)底部伸出所述盖板体(1)下表面向下延伸,其中,所述盖板体(1)下表面外缘一体连接有封闭板(3),所述盖板体(1)下表面靠近所述树孔(101)的位置一体连接有支撑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斗(2)包括:

锥形集水管(21),所述锥形集水管(21)嵌设固定在所述固定通孔(11)内,且所述锥形集水管(21)的大端口朝上设置;

流出弯管(22),所述流出弯管(22)一端与所述锥形集水管(21)的小端口一体连接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弯管(22)包括:

连接管(221),所述连接管(221)一端与所述锥形集水管(21)的小端口一体连接且连通;

倾斜管(222),所述倾斜管(222)向下倾斜,且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管(221)另一端一体连接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体(1)下表面靠近拼接位置一体连接有多个锥形尖齿(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体(1)一侧一体连接有插接块(12),所述盖板体(1)上远离所述插接块(12)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接槽(13),所述盖板体(1)上的所述插接块(12)与其相邻的所述盖板体(1)上的所述插接槽(13)插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体(1)为透明材质,且为扇形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根部盖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林业生产中,对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即在大气降雨过程中,一部分水渗透到土壤深层和浅层,一部分水通过地表径流流失,一部分水通过壤中流流失,并且,雨后一部分储存在土壤毛管空隙中的水分通过物理性蒸发向大气中散失,最终,植物根系对雨水的吸收利用率较低。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提高植物根系对雨水的吸收利用率的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植物根系对雨水的吸收利用率的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包括:多个盖板体,多个所述盖板体互相拼接完成一个具有树孔的平面体,所述盖板体顶端开设有多个固定通孔,还包括集水斗,所述集水斗顶部嵌设固定在所述固定通孔内,且所述集水斗底部伸出所述盖板体下表面向下延伸,其中,所述盖板体下表面外缘一体连接有封闭板,所述盖板体下表面靠近所述树孔的位置一体连接有支撑柱。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通过设置多个集水斗,在大气降雨时,雨水可快速汇集在集水斗内,并渗入土壤中对树木根部进行补水,提高了植物根系对雨水的吸收利用率,同时,树木根部经土壤毛管水分蒸散的水蒸气凝结在盖板体的下表面上,形成水滴后又滴落在表层土壤上,被树木浅层根系又重新逐渐吸收利用,从而降低了因物理性蒸发导致的水分流失;同时,设置了封闭板,以封闭盖板范围内的土壤环境,防止水分从侧面蒸散流失,提高盖板防水分蒸散效果;并且封闭板和支撑柱的设置,还起到支撑盖板体的作用,避免因行人踩踏盖板,而出现盖板不平整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斗包括:

锥形集水管,所述锥形集水管嵌设固定在所述固定通孔内,且所述锥形集水管的大端口朝上设置;

流出弯管,所述流出弯管一端与所述锥形集水管的小端口一体连接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流出弯管包括:

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所述锥形集水管的小端口一体连接且连通;

倾斜管,所述倾斜管向下倾斜,且其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另一端一体连接且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倾斜管的设置,易于雨水从锥形集水管流出滴落到土壤表面上,并且树木根部经土壤毛管水分蒸散的水蒸气不易经倾斜管散失,同时还有利于使该部分水蒸气凝结并聚集在倾斜管外壁上再次滴落到土壤表面对树木根部渗透式补水。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体下表面靠近拼接位置一体连接有多个锥形尖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锥形尖齿插入到土壤中,以使盖板体固定在土壤上,避免因行人踩踏盖板而出现移动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体一侧一体连接有插接块,所述盖板体上远离所述插接块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盖板体上的所述插接块与其相邻的所述盖板体上的所述插接槽插接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易于多个盖板体之间的拼接,安装简单,易于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体为透明材质,且为扇形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保证光照穿透盖板到土壤表面,有热量输入,有利于土壤积温效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盖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附图为图1附图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附图为盖板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板体,101-树孔,11-固定通孔,12-插接块,13-插接槽,2-集水斗,21-锥形集水管,22-流出弯管,221-连接管,222-倾斜管,3-封闭板,4-支撑柱,5-锥形尖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包括:多个呈扇形结构的盖板体1,多个盖板体1互相拼接完成一个具有树孔101的平面体,盖板体1顶端开设有多个固定通孔11,还包括集水斗2,集水斗2顶部嵌设固定在固定通孔11内,且集水斗2底部伸出盖板体1下表面向下延伸,其中,盖板体1下表面外缘一体连接有封闭板3,盖板体1下表面靠近树孔101的位置一体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的高度和封闭板的高度需保持一致,以保证盖板的平整。

集水斗2包括:

锥形集水管21,锥形集水管21嵌设固定在固定通孔11内,且锥形集水管21的大端口直径为2-3cm,朝上设置;

流出弯管22,流出弯管22一端与锥形集水管21的小端口一体连接且连通。

流出弯管22包括:

连接管221,连接管221一端与锥形集水管21的小端口一体连接且连通;

倾斜管222,倾斜管222向下倾斜,且其一端与连接管221另一端一体连接且连通,另一端为细管口,其管口径约为3mm,使得树木根部经土壤毛管水分蒸散的水蒸气不易于从细管口排出,避免水分蒸散到大气中。

盖板体1下表面靠近拼接位置一体连接有多个锥形尖齿5,需要说明的是,锥形尖齿的高度需大于支撑柱的高度和封闭板的高度,以使锥形尖齿插入到土壤中后,支撑柱和封闭板对盖板进行有效支撑。

盖板体1一侧一体连接有插接块12,盖板体1上远离插接块12的另一侧开设有插接槽13,盖板体1上的插接块12与其相邻的盖板体1上的插接槽13插接连接。

盖板体1可选择PVC透明材质,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还有利于太阳光穿过盖板体照射在土壤表面,使得土壤表面有热量输入,有利于土壤积温效应。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一种树木根部雨水收集渗漏及水分防蒸散装置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