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转让平台_买专利_卖专利_中国高校专利技术交易-买卖发明专利上知查网

全部分类
全部分类
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及其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

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及其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

IPC分类号 : B62K3/00,B62K11/00,B62J99/00,G05D1/02,G05D1/08

申请号
CN201810081108.6
可选规格
  •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 法律状态: 有权
  • 申请日: 2018-01-26
  • 公开号: 108357594B
  • 公开日: 2018-08-03
  • 主分类号: B62K3/00
  • 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及其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该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传感器模块、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该控制方法包括自平衡控制和无人驾驶控制两部分。自平衡控制在人骑自行车的同时通过实际自行车状态变化与预期是否相同来进行控制策略的筛选,最终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实时学习实现自行车的自平衡。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通过耦合的控制方法可以在多种运动状态下具有自平衡功能,同时采用的是间接驱动的方法,并不需要对普通自行车进行进一步的改装,只需要将三个控制器模块安装在普通自行车上,就可以实现自行车的自平衡和无人驾驶。

权利要求

1.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自行车、传感器模块、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

所述传感器模块用于测量自行车变量,所述自行车变量包括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

所述车把控制模块位于自行车车把,通过重心调节机构调节车把的重心,实现车把偏转角度α的调节;

所述车体中部控制模块位于自行车车体中部,通过重心调节机构调节车体中部的重心;

所述车体后部控制模块位于自行车后部,通过重心调节机构调节车体后部的重心,通过旋转轮机构进行自行车后部的平衡控制和后轮旋转控制;通过后轮旋转控制实现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的调节;

所述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各自的重心调节机构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平衡控制,共同实现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的调节;

选取自行车变量和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控制变量作为关键变量;在用户进行自行车骑行时,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实时给出随机控制,通过自行车状态变化实际与预期是否相同来进行控制规则的筛选,如此重复进行控制器参数的实时学习,实现无人驾驶自行车的平衡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控制模块的重心调节机构为横向放置于车把上的滑杆机构,车把控制模块通过调节车把滑杆机构的滑块位置进行车把重心的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中部控制模块的重心调节机构为偏心轮,车体中部控制模块通过调节偏心轮旋转角度进行车体中部重心的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重心调节机构为偏心轮,车体后部控制模块通过调节偏心轮旋转角度进行车体后部重心的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旋转轮机构为互相垂直的两个旋转轮:水平旋转轮、竖直旋转轮,竖直旋转轮与水平旋转轮相切,且与自行车后轮平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通过调节两个旋转轮的转速进行自行车后部的平衡控制和后轮旋转控制。

6.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的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平衡控制部分和无人驾驶控制部分;

所述平衡控制部分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关键变量选取:选取可控可观的关键变量,包括自行车各变量和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控制变量;

2)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实时学习及控制器的建立:在用户进行自行车骑行时,通过控制器给自行车一个随机的控制,不考虑人对自行车控制来预测控制器变量变化应该带来的自行车各变量变化方向,若自行车实际控制结果与预测相反,则优化掉该种控制方法,若自行车实际控制结果与预测相同,则保留该种控制方法,建立当前自行车变量(即当前自行车状态)与控制变量变化的对应关系,在多种自行车状态下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原则进行控制器参数的实时学习;

3)实现自平衡:将实时学习得到的控制器参数分别输入实际的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并进行微调,建立自行车的三个控制器,从而实现自行车的自平衡;

所述无人驾驶控制部分的实现方法:根据目标运动状态,选择期望的自行车变量,实现自行车的无人驾驶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控制方法可以分多种路况、地形情况收敛到各自的控制方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习惯矫正,学习运动员或教练的健康的骑车习惯后,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与用户对自行车控制的叠加效果趋向于健康的自行车变量控制方法,当用户的骑车习惯不好,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为了健康的骑车模式会产生额外的扰动,用户就会感到费力,从而更趋向于使用该健康的骑车习惯进行骑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驾驶控制部分的实现包括:选择目标运动状态,进行目标运动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启动、前进、转弯、后退;

所述的启动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一个常数,即使得自行车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0、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从一定偏转角度到竖直站立状态;

所述的前进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在车把不转的同时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保持平衡;

3)间接驱动: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以一定角速度变化,即使得自行车以一定速度前进;

所述的转弯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转弯方向,即使得自行车在车把转动的同时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保持平衡;

3)间接驱动: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以一定角速度变化,即使得自行车以一定速度转弯;

所述的后退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间接驱动: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以一定角速度反向变化,即使得自行车后轮以一定速度反向旋转;由于车把与前轮接触地面处存在一个前后关系,当自行车处于倒退状态下,车把及前轮处于被拖动状态,在车把连接处的拖动力在前,消除了自行车前进时产生的车把转动扭矩,可以简化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的调节,自行车在后退状态会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保持平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目标运动状态具体为:

1)宏观路线确定:通过导航、人工选择等方式确定自行车整体行进路线;

2)路面监控及避障:通过传感器模块进行路面的监控;进行地形扫描,判断地形并选择地形对应的控制方法;判断是否有障碍物,若有障碍物则进行避障,即通过距离、障碍物宽度、障碍物运动情况等路面信息得到自行车需要调整的行进方向从而进行调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及其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传统的交通工具,具有车体窄小、机构简单、能作小半径回转、方便灵活、无污染、无噪声、无需能源、售价低廉等优势,在道路拥挤、空气污染、油价上涨等问题日益严重的现代人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无人驾驶自行车不仅能够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提供驾驶平衡辅助,更是有望在灾难救援、森林作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人们对智能交通工具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关注度持续提高,无人驾驶自行车或者说自行车机器人在这一智能交通工具概念的基础上有了初步的发展。目前,无人驾驶自行车的研究大部分研究学者都是围绕动力学建模和提出新的控制算法这两方面进行的,对其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探讨和初步试验的阶段。由于自行车复杂的动力学特征和一定的侧向不稳定性,自行车的自平衡仍存在很多棘手问题,如何解决静止或低速行驶下自行车的自平衡问题是无人驾驶自行车突破当前发展限制的关键。

现有的应用于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的平衡系统本质上是独轮车平衡系统(即倒立摆平衡系统)和两足平衡系统的叠加。而自行车的前把具有高度的自由度,且两轮没有直接驱动力。所以,在摩托车或电动自行车上导致其平衡的驱动力在自行车上是不存在的,其平衡方法在自行车上无效,这为自行车的自平衡和无人驾驶带来了更多难度。

同时,尽管目前有一些相关的自演化仿真研究,但还没有基于硬件进行自演化的相关研究,同时也没有将其应用到自行车的自平衡问题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及其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的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平衡控制部分和无人驾驶控制部分;所述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模块提供的信息进行模块各机构的控制,从而进行自行车平衡和行进的间接控制;所述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各机构控制变量是相互耦合的;

所述平衡控制部分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关键变量选取:选取可控可观的关键变量,包括自行车各变量和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控制变量;

2)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实时学习及控制器的建立:在用户进行自行车骑行时,通过控制器给自行车一个随机的控制,不考虑人对自行车控制来预测控制器变量变化应该带来的自行车各变量变化方向,若自行车实际控制结果与预测相反,则优化掉该种控制方法,若自行车实际控制结果与预测相同,则保留该种控制方法,建立当前自行车变量(即当前自行车状态)与控制变量变化的对应关系,在多种自行车状态下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原则进行控制器参数的实时学习;

3)实现自平衡:将实时学习得到的控制器参数分别输入实际的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并进行微调,建立自行车的三个控制器,从而实现自行车的自平衡;

所述无人驾驶控制部分的实现方法:根据目标运动状态,选择期望的自行车变量,实现自行车的无人驾驶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可以分多种路况、地形情况收敛到各自的控制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习惯矫正,学习运动员或教练的健康的骑车习惯后,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与用户对自行车控制的叠加效果趋向于健康的自行车变量控制方法,当用户的骑车习惯不好,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为了健康的骑车模式会产生额外的扰动,用户就会感到费力,从而更趋向于使用该健康的骑车习惯进行骑行。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驾驶控制部分的实现包括:选择目标运动状态,进行目标运动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所述运动状态包括:启动、前进、转弯、后退;

所述的启动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一个常数,即使得自行车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0、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从一定偏转角度到竖直站立状态;

所述的前进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在车把不转的同时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保持平衡;

3)间接驱动: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 以一定角速度变化,即使得自行车以一定速度前进;

所述的转弯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转弯方向,即使得自行车在车把转动的同时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保持平衡;

3)间接驱动: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 以一定角速度变化,即使得自行车以一定速度转弯;

所述的后退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间接驱动: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 以一定角速度反向变化,即使得自行车后轮以一定速度反向旋转;由于车把与前轮接触地面处存在一个前后关系,当自行车处于倒退状态下,车把及前轮处于被拖动状态,在车把连接处的拖动力在前,消除了自行车前进时产生的车把转动扭矩,可以简化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的调节,自行车在后退状态会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保持平衡。

进一步地,所述选择目标运动状态具体为:

1)宏观路线确定:通过导航、人工选择等方式确定自行车整体行进路线;

2)路面监控及避障:通过传感器模块进行路面的监控;进行地形扫描,判断地形并选择地形对应的控制方法;判断是否有障碍物,若有障碍物则进行避障,即通过距离、障碍物宽度、障碍物运动情况等路面信息得到自行车需要调整的行进方向从而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具有自平衡功能。

(2)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在多种运动情况下都具有自平衡功能。

(3)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通过耦合的控制方法对一个多变量耦合的系统进行控制,三个控制器模块的控制变量相互耦合,使得无人驾驶自行车成为一个自平衡的整体。

(4)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采用的是间接驱动的方法,只需要将三个控制器模块安装在普通自行车上,就能实现普通自行车的无人驾驶,并不需要对普通自行车进行进一步的改装。

(5)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采用的是竞争与合作的自平衡控制方法,在人骑自行车的同时通过实际自行车状态变化与预期是否相同来进行控制策略的筛选,为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6)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还可以应用于习惯矫正,用于学习运动员或教练的健康的骑车习惯,并矫正普通人的骑车习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的后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自演化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流程图及学习目标;

图8是本发明的通过数据得到控制规则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自演化的控制方法中自演化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基于地形扫描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控制方案选择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的后轮驱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传感器模块、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

所述的自行车为市面上的普通自行车,包括前轮(质量m1,半径r)、后轮(质量m1,半径r)和车架(质量m2)。

所述的传感器模块用于测量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如图2所示,所述的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是自行车前轮与自行车车体的夹角,所述的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为正数时表示自行车车把向右偏转,为负数时表示自行车车把向左偏转;如图3所示,所述的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是自行车车体与竖直面的夹角,所述的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为正数时表示自行车车体向右倾斜,为负数时表示自行车车体向左倾斜;所述的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是自行车后轮沿后轮轴线的旋转角度,所述的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为正数时表示自行车后轮向前转动,为负数时表示自行车后轮向后转动。进一步,所述的传感器模块可以与车把控制模块安装在一处,也可以分别安装在车把控制模块处、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处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处。进一步,所述的传感器模块也可以用于测量人体变量。所述的人体变量包括车把的压力传感器阵列检测到的车把左右两侧的压力F1、F2以及左右两侧的压力中心与车把中心的距离x1、x2,左右脚蹬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左右脚蹬的压力F3、F4,车座的压力传感器阵列检测到的左右两侧的压力F5、F6,人体脊椎上布置的姿态传感器检测到的人体脊椎偏转方向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车体的夹角α1及在水平面上的重心偏转半径R;

所述的车把控制模块位于自行车车把,包括横向放置于车把上的电动滑杆机构(滑块配重m3)。所述的车把控制模块通过调节车把滑块位置x进行车把重心和车把偏转角度α的调节。所述的车把滑块位置x为滑块与车把中心的距离,所述的车把滑块位置x为正数时表示滑块位于车把中心右侧,为负数时表示滑块位于车把中心左侧。

所述的车体中部控制模块位于自行车车体,包括车体电动偏心轮机构(半径r1,车体偏心轮配重m4)。所述的车体中部控制模块通过调节车体偏心轮旋转角度θ1进行车体重心的调节。所述的车体偏心轮旋转角度θ1为正数时表示偏心轮配重位于车体右侧,为负数时表示偏心轮配重位于车体左侧。

所述的车体后部控制模块位于自行车后轮上方,包括后座电动偏心轮机构(半径r2,后座偏心轮配重m5)以及电动旋转轮机构m6。所述的后座电动偏心轮机构通过调节后座偏心轮旋转角度θ2进行后座重心的调节,所述的后座偏心轮旋转角度θ2为正数时表示偏心轮配重位于车体右侧,为负数时表示偏心轮配重位于车体左侧。所述的电动旋转轮机构m6包括互相垂直的两个旋转轮:水平旋转轮、竖直旋转轮,其中水平旋转轮位于后座偏心轮正上方,水平旋转轮的中心与后座偏心轮的中心位于同一竖直面上,竖直旋转轮与水平旋转轮相切,且与自行车后轮平行;所述的电动旋转轮机构m6通过调节两个旋转轮的转速进行自行车后座部分的辅助平衡和后轮旋转的间接控制。

所述的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根据传感器模块提供的信息进行模块各机构的控制,从而进行自行车平衡和行进的间接控制。所述的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各机构控制变量是相互耦合的。

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的控制方法包括两部分,一是自平衡的控制方法,二是无人驾驶的控制方法。

所述的自平衡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驱动的控制方法、自行车模型驱动的控制方法、行为驱动的控制方法、分解关键平衡的控制方法、等价映射的控制方法、自演化的控制方法、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的控制方法、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

所述的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给出了基于竞争与合作进行无人驾驶自行车平衡控制学习的方法,在人骑自行车的同时控制器实时给出随机控制,通过自行车状态变化实际与预期是否相同来判断其适应度,如此重复从而得到控制与状态的对应关系。

如图4所示,所述的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关键变量选取:选取可控可观的关键变量,包括自行车各变量和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控制变量;所述的自行车各变量包括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所述的控制变量包括车把滑块位置x、车体偏心轮旋转角度θ1、后座偏心轮旋转角度θ2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

2)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实时学习及控制器的建立: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原则进行控制器参数的实时学习。在用户进行自行车骑行时,通过控制器给自行车一个随机的控制,不考虑人对自行车控制来预测控制器变量变化应该带来的自行车各变量变化方向,若自行车实际控制结果与预测相反,则优化掉该种控制方法,若自行车实际控制结果与预测相同,则保留该种控制方法,建立当前自行车变量(即当前自行车状态)与控制变量变化的对应关系,在多种自行车状态下重复上述操作;所述的控制方法可以分多种路况、地形情况收敛到各自的控制方案;

3)实现自平衡:将实时学习得到的控制器参数分别输入实际的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并进行微调,建立自行车的三个控制器,从而实现自行车的自平衡;

所述的行为驱动的控制方法给出了基于人骑自行车的数据进行控制规则建立,并通过人体变量与控制变量的二次映射进行无人驾驶自行车平衡直接控制的方法,建立控制器变量与自行车变量间的关联后直接对自行车进行控制。

所述的自演化的控制方法给出了基于自演化进行无人驾驶自行车平衡控制学习的方法,在设定了基本规则和演化目标后,在一个三维的模拟物理仿真空间进行自行车在平地演化环境下的物理仿真,生成基本控制规则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控制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环境的不断复杂进行控制规则的自演化。

如图5所示,所述的自演化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关键变量选取:选取可控可观的关键变量,包括自行车各变量和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控制变量;所述的自行车各变量包括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所述的控制变量包括车把滑块位置x、车体偏心轮旋转角度θ1、后座偏心轮旋转角度θ2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

2)设定基本规则和演化目标:设定基本的物理规则,即建立关键变量需要遵守的物理规则;设定演化目标,即建立自行车平衡需要满足的关键变量的演化目标;所述的物理规则包括自行车结构的物理规则和演化环境下的物理规则;所述的演化环境包括平地、各种角度的坡地等基本地形和半管道场地、泥地等复杂地形;

3)基本控制规则集生成:在模拟物理仿真空间进行自行车在平地演化环境下的物理仿真,通过进化算法进行筛选,得到一代能保持基本平衡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其中,自行车对环境的适应度通过自行车各变量是否在正常区间中的某个值或稳定来衡量;所述的正常区间可以为自行车不接触地面,即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大于一个阈值B。再通过这些方法产生数据,即通过这些自行车控制策略在模拟物理仿真空间进行自行车骑行,得到能保持基本平衡的自行车控制数据。通过数据进行控制规则的建立,并将细化规则逐渐归纳为基本的控制规则集;

4)自演化:在基本控制规则集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环境的不断复杂,进行控制规则的不断增加,形成新的控制规则集从而进行迭代,最终得到一个演化后的能够适应一定复杂环境且具有一定控制精度的控制规则集;所述的控制精度是指控制自行车平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所述的环境的不断复杂可以为演化环境从平地扩展为坡地,再不断随机出现从少到多的洼地或高地;所述的形成新的控制规则集的方法是控制规则或控制规则组的随机增加,若基本控制规则集加新规则的控制结果不符合目标则重新随机增加,反之则将新的控制规则或控制规则组划入控制规则集;增加控制规则后的规则集是基本控制规则集的迭代演化,且与之前的基本控制规则集存在相似或自相似关系,2)中设定的基本规则对最终演化出的控制规则集有约束引导解空间作用;

5)建立控制器:基于自演化出的控制规则,通过对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参数调试,建立对自行车变量的三个控制器。

所述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的控制方法给出了基于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进行无人驾驶自行车平衡控制学习的方法,在设定了基本规则和演化目标后,在一个三维的模拟物理仿真空间进行自行车在多种演化环境下的物理仿真,使关键变量逐渐建立能够使自行车平衡的关联。

如图6所示,所述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关键变量选取:选取可控可观的关键变量,包括自行车各变量和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控制变量;所述的自行车各变量包括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所述的控制变量包括车把滑块位置x、车体偏心轮旋转角度θ1、后座偏心轮旋转角度θ2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

2)设定基本规则和演化目标:设定基本的物理规则,即建立关键变量需要遵守的物理规则;设定演化目标,即建立自行车平衡需要满足的关键变量的演化目标;所述的物理规则包括自行车结构的物理规则和演化环境下的物理规则;所述的演化环境包括平地、各种角度的坡地等基本地形和半管道场地、泥地等复杂地形;

3)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在一个三维的模拟物理仿真空间进行自行车在多种演化环境下的物理仿真,通过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方法,使关键变量逐渐建立能够使自行车平衡的关联,即使无人驾驶自行车自己学会平衡;所述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方法是进化算法,包括但不限于遗传算法(优胜劣汰);所述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方法中的自行车对环境的适应度通过自行车各变量是否在正常区间或时候稳定来衡量;所述的正常区间可以为自行车不接触地面,即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大于一个阈值B;

4)建立控制器:基于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出的关键变量的关联,通过对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参数调试,建立对自行车变量的三个控制器。

所述的自行车模型驱动的控制方法和/或数据采集驱动的控制方法可进一步归纳为基于模型的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的自平衡控制方法,通过机理和/或数据构建模型;所述的行为驱动的控制方法和/或分解关键平衡的控制方法和/或等价映射的控制方法可进一步归纳为基于行为驱动的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的自平衡控制方法,都是直接控制自行车平衡;所述的自演化的控制方法和/或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的控制方法和/或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可进一步归纳为基于智能演化的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的自平衡控制方法,都是通过离线和/或在线的演化进行平衡学习,同时所述的基于智能演化的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还有一种习惯矫正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应用及应用方法。

所述的一种习惯矫正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应用及应用方法给出了一种习惯矫正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应用及应用方法,学习运动员或教练的健康的骑车习惯后,通过三个控制器与用户对自行车控制的叠加效果趋向于健康的自行车变量控制方法,进行习惯矫正。

所述的无人驾驶的控制方法包括启动、前进、转弯、后退等多种运行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及其方法的选择。

所述的启动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一个常数,即使得自行车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0、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从一定偏转角度到竖直站立状态。

所述的前进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在车把不转的同时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保持平衡;

3)间接驱动: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后座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 以一定角速度变化,即使得自行车以一定速度前进。

所述的转弯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转弯方向,即使得自行车在车把转动的同时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保持平衡;

3)间接驱动: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后座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 以一定角速度变化,即使得自行车以一定速度转弯。

所述的后退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间接驱动: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 以一定角速度反向变化,即使得自行车后轮以一定速度反向旋转;由于车把与前轮接触地面处存在一个前后关系,当自行车处于倒退状态下,车把及前轮处于被拖动状态,在车把连接处的拖动力在前,消除了自行车前进时产生的车把转动扭矩,可以简化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的调节,自行车在后退状态会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保持平衡。

所述的多种运行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的选择的具体步骤如下:

1)宏观路线确定:通过导航、人工选择等方式确定自行车整体行进路线;

2)路面监控及避障:通过传感器模块进行路面的监控;进行地形扫描,判断地形并选择地形对应的控制方法;判断是否有障碍物,若有障碍物则进行避障,即通过距离、障碍物宽度、障碍物运动情况等路面信息得到自行车需要调整的行进方向从而进行调整;

实施例1

下面以用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进行无人驾驶自行车的平衡控制为例,具体说明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

t0时刻,即在投入给用户使用前,将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其中包含传感器模块)这三个装置安装于普通的自行车上。

t1时刻,直接投入给用户使用。用户打开电源开关,并将无人驾驶自行车当作普通自行车来使用,并启动三个控制器的实时的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的学习多种路况、地形情况下的平衡,并叠加上无人驾驶的控制方法。

如图4所示,所述的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关键变量选取:选取可控可观的关键变量,包括自行车各变量和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控制变量;所述的自行车各变量包括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所述的控制变量包括车把滑块位置x、车体偏心轮旋转角度θ1、后座偏心轮旋转角度θ2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

2)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实时学习及控制器的建立:基于竞争与合作的原则进行控制器参数的实时学习。在用户进行自行车骑行时,通过控制器给自行车一个随机的控制,不考虑人对自行车控制来预测控制器变量变化应该带来的自行车各变量变化方向,若自行车实际控制结果与预测相反,则优化掉该种控制方法,若自行车实际控制结果与预测相同,则保留该种控制方法,建立当前自行车变量(即当前自行车状态)与控制变量变化的对应关系,在多种自行车状态下重复上述操作,如图7所示;所述的控制方法可以分多种路况、地形情况收敛到各自的控制方案;

3)实现自平衡:将实时学习得到的控制器参数分别输入实际的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和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并进行微调,建立自行车的三个控制器,从而实现自行车的自平衡;

t2时刻,即建立好具有自平衡功能和无人驾驶功能的控制器后,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可以投入给用户进行功能性的使用。

实施例2

下面以用自演化的控制方法进行无人驾驶自行车在多环境下的平衡控制为例,具体说明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

t0时刻,即在投入给用户使用前,将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其中包含传感器模块)这三个装置安装于普通自行车上,并基于自演化的控制方法建立控制器,并叠加上无人驾驶的控制方法。

如图5所示,所述的自演化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关键变量选取:选取可控可观的关键变量,包括自行车各变量和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控制变量;所述的自行车各变量包括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所述的控制变量包括车把滑块位置x、车体偏心轮旋转角度θ1、后座偏心轮旋转角度θ2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

2)设定基本规则和演化目标:设定基本的物理规则,即建立关键变量需要遵守的物理规则;设定演化目标,即建立自行车平衡需要满足的关键变量的演化目标;所述的物理规则包括自行车结构的物理规则和演化环境下的物理规则;所述的演化环境包括平地、各种角度的坡地等基本地形和半管道场地、泥地等复杂地形;

3)基本控制规则生成:在模拟物理仿真空间进行自行车在平地演化环境下的物理仿真,通过进化算法进行筛选,得到一代能保持基本平衡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其中,自行车对环境的适应度通过自行车各变量是否在正常区间中的某个值或稳定来衡量;所述的正常区间可以为自行车不接触地面,即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大于一个阈值B。再通过这些方法产生数据,即让这些“大脑”在模拟物理仿真空间进行自行车骑行,得到能保持基本平衡的自行车控制数据。如图8所示,通过数据进行控制规则的建立,并将细化规则逐渐归纳为基本的控制规则;

4)自演化:在基本控制规则集的基础上,通过对控制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环境的不断复杂,进行控制规则的不断增加,形成新的控制规则集从而进行迭代,最终得到一个演化后的能够适应一定复杂环境且具有一定控制精度的控制规则集,如图9所示;所述的控制精度是指控制自行车平衡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所述的环境的不断复杂可以为演化环境从平地扩展为坡地,再不断随机出现从少到多的洼地或高地;所述的形成新的控制规则集的方法是控制规则或控制规则组的随机增加,若基本控制规则集加新规则的控制结果不符合目标则重新随机增加,反之则将新的控制规则或控制规则组划入控制规则集;增加控制规则后的规则集是基本控制规则集的迭代演化,且与之前的基本控制规则集存在相似或自相似关系,2)中设定的基本规则对最终演化出的控制规则集有约束引导解空间作用;

5)建立控制器:基于自演化出的控制规则,通过对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参数调试,建立对自行车变量的三个控制器。

t1时刻,即建立好具有自平衡功能和无人驾驶功能的控制器后,投入给用户使用。用户打开电源开关,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基于启动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进行启动。

所述的启动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一个常数,即使得自行车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0、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从一定偏转角度到竖直站立状态。

t2时刻,用户乘坐上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进行复杂场地的杂技训练,而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直接进行自演化控制规则学习。

所述的自演化控制规则学习是指当控制精度降低时,进行规则演化,增加新的控制规则以适应新的环境。

t3时刻,用户下车,将一些物资放置在无人驾驶自行车上,并设定一段复杂环境的无人自动驾驶,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同样能够进行自演化控制规则学习,同时基于多种运行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的选择进行自行车行进的调整,并采用间接驱动的方式进行驱动。

所述的多种运行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的选择的具体步骤如下:

1)宏观路线确定:通过导航、人工选择等方式确定自行车整体行进路线;

2)路面监控及避障:通过传感器模块进行路面的监控;进行地形扫描,判断地形并选择地形对应的控制方法;判断是否有障碍物,若有障碍物则进行避障,即通过距离、障碍物宽度、障碍物运动情况等路面信息得到自行车需要调整的行进方向从而进行调整;

所述的间接驱动是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后座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 以一定角速度变化,即使得自行车以一定速度前进,如图11所示。

t4时刻,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到达指定地点,等待下一步指令。

实施例3

下面以用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的控制方法进行无人驾驶自行车在多环境下的平衡控制为例,具体说明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

t0时刻,即在投入给用户使用前,将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其中包含传感器模块)这三个装置安装于普通自行车上,并基于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的控制方法建立控制器,并叠加上无人驾驶的控制方法。

如图6所示,所述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的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关键变量选取:选取可控可观的关键变量,包括自行车各变量和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控制变量;所述的自行车各变量包括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所述的控制变量包括车把滑块位置x、车体偏心轮旋转角度θ1、后座偏心轮旋转角度θ2及它们的一次、二次导数;

2)设定基本规则和演化目标:设定基本的物理规则,即建立关键变量需要遵守的物理规则;设定演化目标,即建立自行车平衡需要满足的关键变量的演化目标;所述的物理规则包括自行车结构的物理规则和演化环境下的物理规则;所述的演化环境包括平地、各种角度的坡地等基本地形和半管道场地、泥地等复杂地形;

3)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在一个三维的模拟物理仿真空间进行自行车在多种演化环境下的物理仿真,通过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方法,使关键变量逐渐建立能够使自行车平衡的关联,即使无人驾驶自行车自己学会平衡;所述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方法是进化算法,包括但不限于遗传算法(优胜劣汰);所述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方法中的自行车对环境的适应度通过自行车各变量是否在正常区间或时候稳定来衡量;所述的正常区间可以为自行车不接触地面,即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大于一个阈值B;

4)建立控制器:基于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出的关键变量的关联,通过对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参数调试,建立对自行车变量的三个控制器。

t1时刻,即建立好具有自平衡功能和无人驾驶功能的控制器后,投入给用户使用。用户打开电源开关,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基于启动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进行启动。

所述的启动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性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一个常数,即使得自行车趋于一个整体;

2)重心调节:通过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变量调节,调节自行车重心,使得自行车车把偏转角度α趋于0、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β趋于0,即使得自行车从一定偏转角度到竖直站立状态。

t2时刻,用户乘坐上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进行复杂场地的杂技训练,而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进行基于地形扫描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控制方案选择。

所述的基于地形扫描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控制方案选择通过地形扫描来判断地形,若扫描地形是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时已经学习过的,则直接按照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的控制方法下的对应的控制方案进行控制;若扫描地形并非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时学习过的,则进行与服务器的交互,获取地形对应的控制方案;若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中已经有所扫描的地形,则直接将该地形对应的控制器参数发回无人驾驶自行车,而若服务器中的数据库中没有所扫描的地形,则需要在扫描地形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得到该地形对应的控制器参数,发回无人驾驶自行车。所述的基于地形扫描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控制方案选择的具体步骤如图10所示。

t3时刻,用户下车,将一些物资放置在无人驾驶自行车上,并设定一段复杂环境的无人自动驾驶,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同样能够进行基于地形扫描的环境演化自适应进化控制方案选择,同时基于多种运行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的选择进行自行车行进的调整,,并采用间接驱动的方式进行驱动。

所述的多种运行状态下的自行车控制方法的选择的具体步骤如下:

1)宏观路线确定:通过导航、人工选择等方式确定自行车整体行进路线;

2)路面监控及避障:通过传感器模块进行路面的监控;进行地形扫描,判断地形并选择地形对应的控制方法;判断是否有障碍物,若有障碍物则进行避障,即通过距离、障碍物宽度、障碍物运动情况等路面信息得到自行车需要调整的行进方向从而进行调整;

所述的间接驱动是通过车体后部控制模块的后座旋转轮机构的变量调节,间接驱动自行车后轮,使得自行车后轮转动角度φ以一定角速度变化,即使得自行车以一定速度前进,如图11所示。

t4时刻,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到达指定地点,等待下一步指令。

实施例4

下面以无人驾驶自行车的驾驶习惯学习为例,具体说明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

t0时刻,即在投入给用户使用前,将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其中包含传感器模块)这三个装置安装于普通的自行车上,并通过自平衡的控制方法、无人驾驶的控制方法进行设置。

t1时刻,由运动员或教练使用一段时间,并进行对健康的尽量减少损伤的驾驶习惯的学习,得到一个健康的自行车变量控制方法,即良好的骑车习惯。

t2时刻,投入给用户使用,并进行习惯矫正。所述的习惯矫正是通过三个控制器对自行车的控制叠加在用户对自行车的控制上进行的,使其叠加效果趋向于健康的自行车变量控制方法;这样若用户的骑车习惯不好,控制器给出了一个额外的扰动,用户就会感到费力,从而更趋向于使用该健康的骑车习惯进行骑行,当用户养成了良好的骑车习惯时。

实施例5

下面以无人驾驶自行车的驾驶习惯学习为例,具体说明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

t0时刻,即在投入给用户使用前,将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其中包含传感器模块)这三个装置安装于普通的自行车上,并通过自平衡的控制方法、无人驾驶的控制方法进行设置。

t1时刻,投入给用户使用,并进行个性化的驾驶习惯学习。所述的骑行习惯学习是对用户的长期使用该无人驾驶自行车的驾驶习惯的学习。

t2时刻,有其他人(可能为偷车贼)骑走了该用户的自行车,该自行车同样会继续学习其他人的驾驶习惯学习,从而判断出骑行人的变化。之后,该无人驾驶自行车可以通过服务器终端联系该用户进行确认,判断该用户是否把车借出去、租出去,若都不是或超过租借期限可进一步通过服务器终端联系警方或相关机构,并提供其定位。若用户将其无人驾驶自行车进行买卖操作,需要通过相关授权,对上一任用户的驾驶习惯进行清空。

实施例6

下面以共享的无人驾驶自行车的智能叫车、还车的应用为例,具体说明一种具有自平衡功能的无人驾驶自行车。

t0时刻,即在投入给用户使用前,将车把控制模块、车体中部控制模块、车体后部控制模块(其中包含传感器模块)这三个装置安装于普通的共享自行车上,并通过自平衡的控制方法、无人驾驶的控制方法进行设置。

t1时刻,直接投放到街道供用户使用,每辆无人驾驶自行车还应该有自己的停车位和支撑。

t2时刻,用户在街边通过手机软件进行叫车,服务器便搜索出与叫车地点最近的停靠着的共享无人驾驶自行车,该共享无人驾驶自行车启动、自动驾驶至叫车地点。若该无人驾驶自行车处于非竖直状态,则需要无人机管家出动,用钩子吊正自行车,使其回到竖直状态,从而进行启动和自动驾驶。所述的竖直状态是自行车车体偏转角度大小小于等于自行车后轮支撑时的车体偏转角度时的状态。

t3时刻,该共享无人驾驶自行车到达叫车地点,并为叫车用户所使用。

t4时刻,用户使用完共享无人驾驶自行车后,服务器会自动筛选出一定范围内共享无人驾驶自行车密度最低的区域,该共享无人驾驶自行车便会自行自动驾驶至该区域中适合停车的地点,并停车,等待下一次使用需求。

一种基于智能演化的自平衡无人驾驶自行车及其竞争与合作的控制方法专利购买费用说明

专利买卖交易资料

Q:办理专利转让的流程及所需资料

A:专利权人变更需要办理著录项目变更手续,有代理机构的,变更手续应当由代理机构办理。

1:专利变更应当使用专利局统一制作的“著录项目变更申报书”提出。

2:按规定缴纳著录项目变更手续费。

3:同时提交相关证明文件原件。

4:专利权转移的,变更后的专利权人委托新专利代理机构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全体专利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委托书。

Q:专利著录项目变更费用如何缴交

A:(1)直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大厅收费窗口缴纳,(2)通过代办处缴纳,(3)通过邮局或者银行汇款,更多缴纳方式

Q:专利转让变更,多久能出结果

A:著录项目变更请求书递交后,一般1-2个月左右就会收到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下达《转让手续合格通知书》。

动态评分

0.0

没有评分数据
没有评价数据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复制
用户中心
我的足迹
我的收藏

您的购物车还是空的,您可以

  •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